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淡如菊艺芬芳竹琴一曲牡丹红

时间:2024-04-23

何真宗

“何团长,您主演的四川竹琴《生日礼物》获得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为万州区争了光,为重庆添了彩,祝贺您!”

今年9月底,随着一则获奖消息的发布,社会各界纷纷致电重庆市三峡曲艺保护传承研究中心主任、三峡曲艺团团长何菊芳,向她表示衷心祝贺。

中国曲艺牡丹奖是由中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曲艺艺术专业最高奖,是每个曲艺演员奋斗终生的追求。

自此奖项设立以来,何菊芳是渝东北片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曲艺演员,在全市此前也只有5位获奖者。

面对来自各界人士的祝贺,何菊芳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谢谢大家的关心和支持,圆了我的曲艺梦!”

然而,在鲜花和掌声背后,何菊芳的曲艺人生却饱含艰辛和付出。

乡下妹儿求学记

上世纪70年代,何菊芳出生于云阳县凤桥乡一户贫困农家。

父亲何浩德虽然是农民,但吹拉弹唱样样都会,是村里有名的“文艺范”。

何菊芳从小聪明好学,还生就一副好嗓门,加之跟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便渐渐喜欢上了唱歌,乡亲们都十分喜爱她。

临近初中毕业,学校老师在报纸上看到四川省万县市(现重庆市万州区)川剧团招考学员的消息,就鼓励何菊芳报考。何菊芳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赶到云阳县城的招生报名处,参加招考。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

面试那天,考官让何菊芳唱歌,她就唱了一首《南泥湾》。

一曲唱罢,考官又让她唱了一首《微山湖》。

唱毕,考官之一的万县市川剧团(现重庆市三峡川剧团)团长张承志十分满意:“这个妹儿嗓音明亮甜美,乐感音准都很好,骨子里也有股‘倔劲,是个好苗子!”后来,何菊芳顺利进入四川省川剧学校。

然而,毕竟来自偏远山区,何菊芳基本没接触过戏曲,在学习的过程中,吃了不少苦。但何菊芳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当同学们在玩耍时,她独自一人默默复习当天老师所教课程;当同学们去逛街买衣服时,她就在宿舍里练声发音;当同学们相约看电影时,她就独自预习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繁重的学习之余,何菊芳也深知家里供养她上学的不易。为此,她曾几次萌生退学的想法。

在家人的耐心劝说下,何菊芳暗暗发誓:“只有混出个名堂,才对得起家人的良苦用心!”

1992年,何菊芳完成学业并正式成为万县市川剧团的一名演员。此后20年间,她先后主演了川剧大幕戏《杨八姐盗刀》、折子戏《桂英打雁》等剧目。

2000年,何菊芳被任命为三峡川剧团团长助理,随后又组织并参演了大型现代川剧《鸣凤》和《白露为霜》两个经典剧目,并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

此时的何菊芳,在很多人看来,她的演艺事业正走进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

华丽转身竹琴响

2013年,重庆市三峡曲艺团新创排的四川竹琴《妹妹花轿几时来》参加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曲艺门类的角逐,并成功获得决赛入场券。

这时,有专家建议,要想拿回此次赛事的大奖,就必须换主演,表演形式和演唱方式都要更加传统一些。

时任曲艺团团长张克宪听取了专家意见,在物色主演时,正巧碰到了川剧演员何菊芳,一眼相中了她:“菊芳,我团节目《妹妹花轿几时来》即将冲击全国群星奖,你有兴趣来演唱吗?”

何菊芳一听,便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要得!”

当时的何菊芳,正在为自己的表演寻求一种超越与突破,张克宪的邀请让她眼前一亮。

通过近3个月的“魔鬼式”训练,2013年10月,何菊芳登上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曲艺门类的比赛舞台,拿回了优秀演出奖。

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四川竹琴的表演方式让何菊芳深感酣畅淋漓,找到了新的自我。

这时,张克宪也邀请何菊芳加入三峡曲艺团。2014年1月,何菊芳从三峡川剧团调入三峡曲艺团,并担任团长助理。

从一名川剧演员,转变为曲艺演员,主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四川竹琴,这不仅需要过人的天分,更需要百倍的努力。

作为曲艺“新生”,何菊芳想到了四川竹琴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华国秀。然而,华国秀已近八十高龄,无法亲自传授教学。

何菊芳没有放弃,她从资料库里找来华老前辈仅有的一小段录像和一些音频资料进行研究学习,再结合曲艺鼓书类的共同特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2016年,何菊芳拜师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竹琴代表性传承人吴卡娅。

在吴卡娅的悉心教导下,何菊芳渐渐熟悉了四川竹琴的演唱特点,并牢牢掌握了传统竹琴的各种技法和演唱方式。

竹琴学艺之难,远超何菊芳的预想,然而何菊芳却愈发热爱竹琴,“我是一个拿起竹琴就不愿意放下的人”。

人淡如菊香自来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除了学习师傅所教知识,何菊芳还通过查找资料、拜访前辈等方式,细心揣摩四川竹琴的表现形式和表演风格,并寻求四川竹琴与其他曲艺形式的融通之道。

为此,一个字、一段话的语气轻重缓急、语调高低起伏,何菊芳都要反复琢磨和练习;对每一个人物的个性定位和性格分析,何菊芳都要和创作人员反复推敲;竹琴的打法技巧如何更精准地融入音乐,如何更好地烘托气氛,何菊芳都要不停地思量,问自己为什么这样用……

正因如此,何菊芳演唱的作品都经过了精雕细琢,深受观众喜爱。

2016年4月,老团长张克宪退休,何菊芳被提拔为三峡曲艺保护传承中心主任、三峡曲艺团团长。

为了既不影响日常工作,又不影响曲艺表演学习,何菊芳只能充分利用下班后的空闲时间。

早上,何菊芳就利用梳洗和做早餐的时间,手里边做事嘴里边练习基础发声和绕口令;每天下班开车回家时,何菊芳就收听一些传统的四川竹琴唱段,博采众长;回到家里做家务时,何菊芳就背台词,琢磨人物角色的语气、声音和表演;有休息时间,何菊芳就练习竹琴的打法和运用,并用剧中人物的语言与家人对话练习……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通过几年的学习研究,何菊芳不但继承了前辈们的演唱技巧和特点,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逐渐成为四川竹琴中青年领军人物,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

何菊芳主演的四川竹琴《双枪老太婆》曾荣获重庆市第四届戏剧曲艺大赛曲艺类作品一等奖、首届“泉城书会”暨“全国优秀曲艺传人学术交流展演”银奖、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大赛牡丹奖提名等;其主唱的四川竹琴《华子良智勇出虎口》曾荣获重庆市第五届戏剧曲艺大赛曲艺类作品一等奖、中国西部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奖……

平湖深处“牡丹”红

“梆、梆、梆……移民回乡一年半,又出技术又出钱。亲力亲为打前站,全靠政府来支援……”

2018年6月14日晚,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大赛正隆重举行。

舞台上,何菊芳正在表演新创排的四川竹琴节目《生日礼物》。

这是一个发生在农村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典型故事。何菊芳采用四川竹琴一人多角、半说半唱的形式,融合传统竹琴各种经典腔体和打法,搭配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民乐伴奏,形式十分新颖。

舞台上,何菊芳端庄大气,音色圆润甜美,唱腔细腻婉转,吐字清晰有力,人物形象刻画对比鲜明,凭借过硬的表演功底获得了观众和评委的一次又一次掌声。

本次牡丹奖竞争异常激烈,数百名曲艺演员同台竞技,何菊芳至今仍觉得心有余悸。

好在,通过一年多时间反复酝酿,精心排练,参评节目《生日礼物》脱颖而出,获得了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提名,成功拿到了进入9月终评的入场券。

国庆节前夕,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选结果正式公示,何菊芳荣获牡丹奖表演奖。

如今,面对诸多荣誉和各方涌来的赞誉,何菊芳人淡如菊、心怀感念:“这是大家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区委、区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传承和扶持的结果!”

这些年来,何菊芳除了自己在曲艺路上不断奋斗拼搏外,还带领队伍在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曲艺中锐意进取。她牵头打造的万州文化名片“三峡曲艺周周演”,将三峡曲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一身旗袍,风姿绰约,出尘之貌倾世独立;一把竹琴,歌声绕梁,婉转悠扬过耳难忘。何菊芳的曲艺人生为巴山渝水添了一抹“牡丹”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