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伟
关键词:预算 绩效 策略
一、引言
预算是指国家机关、团体或事业单位等对于未来的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的计划。预算在国家治理和财政运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为我国预算工作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意义
(一)确保资源配置的科学性
预算绩效要与本单位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相一致,对预算内项目的设定、实施与效果进行研究,再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本单位的技术、人力、管理、组织结构等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保证本单位财务工作的顺利展开,实现本单位的事业发展规划。预算绩效能保障将本单位的所有的资源都合理的利用起来,提高统筹规划的效率。
(二)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严格的预算绩效管理,能有效地控制预算资金的执行力度,检测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了解预算资金的流入与流出,避免预算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低效问题,减少预算资金的浪费与乱用情况。通过预算绩效,可以掌握预算资金的收支情况,还能对预算资金出现剩余与资金短缺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三)增强预算单位的责任意识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不仅使预算绩效管理的范围不断变大,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也不断完善,更重要的是,通过预算绩效可以增强预算的绩效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可以进一步明确预算单位的职责,提高预算单位预算管理的水平,逐步提高预算单位的主体意识,强化预算单位的角色。
三、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的内容不够详尽
以往,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的支出预算中,不仅没有列出详细的日常支出项目,甚至有些重大支出项目也没有列出完整的预算安排。不仅如此,所使用的预算绩效指标与预算中所包含项目的实际内容不相符,使预算绩效的评价结果可信度不高。因此,预算内容的不完整不仅影响资金的分配与使用,还影响预算协调和控制功能的发挥。
(二)预算执行较随意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预算所包含的项目的细化程度不够,导致在执行过程中预算内容被频繁的变更,经常不能按照计划执行预算。具体体现为:经常调整预算编制、大量调剂项目的出现、项目资金的随意变动等,亟待提升预算执行的约束力。
(三)预算绩效缺乏监管
对预算绩效进行监管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能参与到预算绩效监管工作的人员较少,对预算绩效重视程度不够。另外,对预算执行过程,资金的落实情况与预算绩效的监管形式化比较严重,没有真正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对预算绩效缺乏监管使得预算绩效的广度和深度严重不足。
(四)缺乏预算绩效专业人才
预算绩效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面较宽泛,预算绩效的范围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管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员来操作,但目前具备全面的预算绩效专业知识的人才却严重匮乏,在实际工作中,只能由一些兼职人员甚至“外行”来进行预算绩效工作,严重影响预算绩效结果的可行性。
(五)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重视
由于传统的“重决算,轻预算”的思想,预算绩效一直为人们所忽视,对如何进行预算绩效也缺乏了解。许多人简单地认为预算绩效就是财务部门多计算几个统计数字,对预算绩效的结果也不重视,更谈不上根据预算结果对预算工作进行调整,使得预算绩效改革工作不能顺利地开展。
四、改善预算绩效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度
《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的发布,显示了我国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各级管理部门与各企事业单位都要加大预算绩效管理的宣传力度,向所有的相关从业人员与广大群众普及预算绩效的相关知识,使所有人对预算绩效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扩大预算绩效管理的影响范围,在全社会树立预算绩效管理的理念,让预算绩效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是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准确性的保证,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对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公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建立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需要注意:由于不同行业资金来源不同,行业特点各异,所以指标体系要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其次,要建立多层次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准确、有效;再次,建立不同类型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使得评价结果更全面、可靠。
(三)改进预算绩效管理监督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各級人大都应加强对预算绩效的监督。首先,要保证预算绩效监督的范围涵盖预算的每个阶段,预算监控要贯穿于从预算的编制到预算的审批与执行各个环节;其次,预算绩效监督由定期检查改为不定期检查,不仅要提高预算绩效检查的频率,还要加强预算绩效检查的质量。最后,尽可能由专人来进行预算绩效监督工作,提高预算绩效工作的质效。
(四)应用预算绩效结果及时进行整改
预算绩效的开展离不开对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使用,根据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调整是预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预算绩效的评价结果,查找预算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对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归纳、总结,反映给每个相关部门,并给出整改意见,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约束性,使得预算管理更加完善。
(五)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协调机制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与监督等内容,需要不同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因此,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协调机制就能使预算绩效工作顺利开展。预算绩效管理部门通过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与人大、审计等部门交换预算绩效相关的数据与评价结果,实现信息共享,对不同部门的工作相互协调,实时反馈,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协调性。
(六)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激励机制
构建预算绩效管理激励机制,就是要建立详细的奖惩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预算绩效结果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工作成效明显的要给予奖励。工作成效不明显的要给予惩罚。通过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激励机制,不仅能够促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深入开展,还能优化财政资源的配置,使资金能够被科学、有效的利用。
(七)注重预算绩效管理人才的培养
预算绩效改革是否能顺利开展与改革的执行者有很大的关系,预算绩效人才的素质与能力是改革的关键因素。对于从事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人员,国家应建立长期、全方位的培训体系,使从事预算绩效管理的人员定期接受相关的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为我国预算绩效改革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预算绩效管理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突破口,解决好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对我国建立完备、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全面、深入地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建立联动机制,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吴琳.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J].纳税,2019,(3):228-229.
[2]韩莹莹.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9,(4):32-33.
[3]沙瑛.刍议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的绩效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12):60-61.[4]钱竹青.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与思考[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9,(1):36-3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