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木元哲:中国制造从日本工匠精神汲取什么?

时间:2024-05-04

智能制造还需要工匠精神吗?提升企业组织运营力,当然需要工匠精神

日本工匠精神的起源

日本的工匠精神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在日本的工业制造当中,对于工匠,他们是有很多情怀的。

日本的工匠文化有一个认定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最低一层的叫工匠,他们靠熟练掌握的手工技术将产品加工出来;中间一层的叫现代名工,由日本的厚生劳动省授予不同行业拥有卓越技能的第一名,每年认定160人左右。最高一层是人间国宝,就是国家认定的最高层面大师级技工。有这样一个国家认定制度,获得各个层次的这些资质的技师,在日本社会是广受尊敬的,由此形成这样的社会氛围。

日本工匠精神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当时丰臣秀吉出兵朝鲜,史称壬辰倭乱(中国称为朝鲜之役),在这_历史事件中从朝鲜掳回日本的朝鲜儒者著有《看羊录》一书,该书最早对日本手艺独特的工匠进行评价、最早出现诸多“日本天下第一”的记录。

在日本有很多细分领域,在某一个领域干活干到最极致的人会受到推崇,在日本社会得到认可,慢慢形成了工匠文化,这也就是工匠精神的历史源泉。

日本工匠精神的核心:守、破、离

“守、破、离”是日本传统戏剧、茶道和剑道非常有名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对日本工匠及各行各业都有直接影响,对日本工匠精神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所谓“守”就是你做学徒,从师父身上学手艺,师父教你什么你要好好地学,认真按照师父的指示去做,即使一个最基本的东西也要把它做到位;遵守既定标准和师父的教导,长期反复操作,练就基本功。

“破”就是有了扎实的内功以后,接下来要加入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苦练自身功夫,逐渐突破传统的局限。

第三阶段是通过持续磨炼,脱离学来的既有形式,发挥自主独创的个性,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最后变成自己独特的东西,跟原来师父教你的完全不—样,这个就是“离”。

守、破、离的思想,在早期表现比较多的是在日本的茶道、剑道中,后来推广到其他手工业,包括现代工业,师徒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最后可以做到一代代徒弟超越自己的师父,形成自己的风格。

但是,现在日本的匠技传承也面临着非常多的问题。第一个是大的社会环境变化,少子化、高龄化,工匠队伍日渐式微。第二个是现代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到制造型企业去工作,他们更愿意到服务行业、IT行业去工作。第三个是工艺技术的进化,很多的技术不需要靠手工来进行传承,可以通过工业化的手段做得更好。

虽然很多东西我们可以通过设备加工来做到,但毕竟设备是靠人来操作的。让设备来替代人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就是工艺改进,遵循现场、现物、现实的“三现主义”作风,大家在现场琢磨如何改进工艺。从这个角度来看,工匠精神仍然有它的时代必要性。

与匠人相比,培育匠技的过程、思想和精神的传承显得更为重要。

日东电工“三新活动”的工匠基因

日本企业的实践是可以作为一个中国工匠精神培养的借鉴标本的。日本企业对所谓工匠精神的表述,比较多地用了这些词汇:现场·现物·现实,改善,创新,人财培养,OJT(On JobTraining),多能工,全员经营。也就是以现场为中心,推进技术和产品的改善和创新,把人才培养放在企业经营的重要位置,全员参与公司经营,不断培养多能工,形成公司的制度和文化,让专家型员工不断涌现。

现在中国不只是在经济总量上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员工技能培养方面也走到世界的前列了。但是现在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我們要思考的就是,在技能比赛场合有很多人脱颖而出,甚至取得了世界冠军,如何让这样的技能也活跃于企业内部,为企业的经营服务?

这里介绍一个日本企业,就是创立于1918年的日东电工。

这个企业很有意思,它的主营业务就是以贴、涂、粘技术作为基础,开发出各种各样的产品,业务领域涉及电子、汽车、住宅建材、一般工业、环保和健康,其每年30%的业务都来自于最近三年开发出来的新产品,目前其全球年营收规模达8200多亿日元,相当于超过500亿元人民币。

日东电工的DNA就是工匠精神,具体表现在持续50多年开展“三新活动”,在利基领域发现并发展新业务。所谓“三新活动”,就是开发新产品、开发新用途、创造新需求。近百年来,日东电工的技术人员形成了这样的思考习惯:自己精心研究的领域是什么?自己想做的东西是什么?想反映自己的特色是什么?将产品技术开发与制造技术开发相结合,持续开发新产品,之后立即思考这种新产品可以创造出哪些新用途,这些新用途可以创造哪些新的市场需求。

现在我们每个人手上都有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触摸屏技术叫透明导电膜(Indium Tin Oxide),早在40年以前就是1980年代就已经被日东电工开发出来了,在1990年代以及之前这个产品只用在卡拉OK的点歌屏上,而且持续亏损,直到21世纪也就是30多年后终于迎来市场的春天,业务爆发式增长。

工匠基因使日东电工沉静、专注、钻研,不急功近利,他们选择融入生活用品的细分市场,追求在所进入的利基领域做到NO.1,一旦选择了所关注的技术,绝不轻言放弃,在被市场需要之前,保持忍耐和等待。

日东电工的实践说明,工匠精神、匠人文化不只是针对现场操作型的技工,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市场策划等部门的所有员工,都可以通过发挥匠人精神,进行创造性工作,人人争创对企业经营的贡献。

当代中国的工匠精神

在2017年10月举办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以15金7银8铜的成绩创造了自2010年参加大赛以来的最佳成绩,总积分位居世界第一。

两年一度的世界技能大赛号称“全球技工奥运会”,限22岁以下技工参赛,除了设立木工、园艺、砌筑等传统工匠技术比赛项目,世界技能大赛还增设了平面设计、CAD机械设计,3D数字游戏技术和移动机器人等21世纪需要的软件技术。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宣布上海正式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中国企业其实在工匠精神方面已经开始有很大的进步,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消除类似应试教育的“应赛思维”,把工匠精神不只是用于现场操作型的岗位上,所有员工都要有工匠精神。

今天倡导的智能制造,还需要工匠精神吗?

日本一桥大学研究国际化企业战略知名教授名和高司总结道:经营变革力、商业模式构建力、市场开拓力和组织运营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四大引擎,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是组织运营力。工匠精神在哪个时代都是必不可缺的,只有通过全员参与,发扬工匠精神,才能提高企业的组织运营力。

当然,重要的是企业能认识到个体保持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将工匠精神作为企业的DNA,提供培养匠人文化的土壤。

责任编辑:史亚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