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赵悦
2015年11月20日清晨,丰都县虎威镇大溪村在鸡鸣声中渐渐苏醒。
一只黑鸡“呼啦”一下从鸡圈里飞到树杈上,警惕地观察整个院坝。
屋门打开,一个男人轻脚走到鸡圈前,清点鸡的数量。
“陈万喜!又在数你的‘战斗鸡啊?”一个过路人在院门口喊道。
“莫扰我!又忘了数到好多只了!”
“哈,哪里用得着晚上数一道,早上还数一道啊!”
外人哪里知道,这100只鸡是陈万喜盼了两年才得来的——2015年8月,他遇到了“群工同志”。
相遇
一个破旧院坝,几只土鸡,几亩薄田,两条狗,构成了陈万喜的日常生活。
陈万喜是大溪村贫困户,40多岁的他是家里唯一劳动力。
为了照顾没有劳动能力的女儿和妻子,他没有外出打工。
“我想做点什么来改善生活。”陈万喜做着自己的“脱贫梦”。
但现实总是很骨感,陈万喜的梦想总是因为没有一个系统成型的产业构想而屡屡破灭。
2015年8月7日,陈万喜被村便民服务中心旁的红色条幅所吸引——“有困难,找群工。”
“‘群工是谁?”陈万喜有点摸不着头脑。
为了找到“群工”,陈万喜走进村便民服务中心院子里,阅读着宣传栏上的图文。
“有什么事吗?”
陈万喜一回头,看见一张笑脸——原来是村里的综合专干杨梅。
“我路过,随便看看。”
“看嘛,不了解的都可以问我,有困难就可以找‘群工!”
“那……请问‘群工同志是谁呀?怎么找他?”陈万喜说出疑问。
“哈哈!‘群工不是某个人,它是‘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是市委组织部开发的一个信息化党建平台。说白了就是通过网络平台来及时解决咱们各种问题的!”杨梅拍拍陈万喜的肩说。
“真有这么神?”陈万喜一脸狐疑。
一年前,同样的疑问在大溪村村委会里也传出过。
相识
“这到底啷个用啊?”
年近60岁的党支部书记李朝华扶了扶眼镜,皱着眉头点着智能手机的屏幕。
“这是‘事项反映,就是录入走访发现的问题,要跟踪处理就点‘进度查询和评价……”
杨梅坐在桌边,正在教李书记操作手机上的“重庆群工”软件。
“只需要点一点就能把问题反映到上面!”
在推进群工系统之初,大溪村遇到了各种困难——
许多村民上了岁数,文化水平又不高,再加上人口分散、信息传递不便等因素,让每一户村民来掌握、操作这个软件是不大可能的。
如何才能顺利地让村民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让群工系统显出它的神通?丰都县委组织部给出对策。
“首先集结乡镇干部、村里的年轻干部,对他们进行操作群工系统的技术培训;再由村里面的年轻干部对本村村支‘两委干部进行培训,实现村支‘两委干部100%会操作;最后由村支‘两委干部将走访过程中村民反映的问题代为录入群工系统。”镇党委负责人介绍道。
丰都县委组织部还给大溪村拨款3.5万元,专门进行群工系统硬件建设,包括购置5部智能手机,分别配给五位村支‘两委干部,专门用于群工系统录入。
“流量、资费全包了!”杨梅说。
现在,李朝华的荷包里总是揣着两部手机:一部平常打电话用的老长虹,一部专门使用群工系統的智能机。
“我们手上拿的其实是一个村的‘实时录像仪。”杨梅说。
她没料到,就是手上的这个“录像仪”,竟能成为整村脱贫的致富推手。
相信
2015年8月7日,午饭时间到了。
而在村便民服务中心里,关于群工系统的对话还在继续。
“杨老师,你可不可以帮我反映一个问题给‘群工?”陈万喜问。
“好啊!”杨梅说。
“我叫陈万喜,家里情况不好,没有经济来源……”
陈万喜自报家门。
“一直想搞个产业出来,这样既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又能带动全村一起脱贫。”
杨梅在手机上飞快录入。
“可是具体要做什么,我还没有想好,就看看我们村里有没有好的路子。”陈万喜打开话匣子。
“叮!”杨梅按下群工系统界面的“提交键”。
“好的,我给你反映到群工系统上去了,你等着我们的消息哈,肯定给你解决办法!”
陈万喜火热的“脱贫梦”正飞往它的目的地。
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陈万喜告别杨梅,哼着小曲儿回到家里。
“陈万喜您好,您的申请我们已经受理,请关注动态。重庆群工。”
刚刚坐下,陈万喜便收到一条短信,这天中午,他多吃了一碗饭。
相知
“叮咚!”一声短信提示音引起虎威镇办公室安鹏军的注意。
“您有一个事项等候处理。重庆群工。”
安鹏军登录系统审核事项,沉思了片刻,打印出处理单,交给分管群工系统的党委组织委员陶小丰,征求处理意见。
“陈万喜,男,42岁,虎威镇大溪村贫困户,希望申请产业建设方面的援助,实现自己脱贫,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陶小丰第一时间将这一事项划分为“重要事件”,上报给虎威镇党委书记代海门。
2015年8月9日,陶小丰联系时任大溪村“第一书记”的夏晓辉,同村干部们组织了讨论会。
“可以搞蛋鸡产业。”
“让一个企业提供资源、进行技术指导,带头开发市场。”
经过几番研讨,大溪村最终将目光投向了镇里的龙头民营企业——“孙记麻辣鸡”。
几天后,“快来领鸡苗啦!”喇叭声在大溪村的清晨回荡。
夏晓辉和陶小丰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以及村支“两委”干部,在一辆大卡车旁“卸货”。
原来,驻村扶贫工作队最终与“孙记麻辣鸡”协商引进4000只绿壳蛋鸡,采取“政府补贴15元+农户自筹3元”的方式购买鸡苗,并且联合“孙记麻辣鸡”,免费给予村民养鸡技术支持。
刚刚领了鸡苗,陈万喜还要再清一次数量,这时,他又收到一条短信。
“陈万喜您好,您的问题已经解决,请您进行评价:满意请回复1,比较满意请回复2,不满意请回复3。重庆群工。”
“这肯定是非常满意呀!”陈万喜输入“1”,按下“发送”键。
三天一培训,五天一交流,脱贫工作队还为农户们采购了鸡圈围栏,大溪村村民都成了养鸡专业户,400多位村民做起卖鸡蛋的生意。
2015年11月20日,陈万喜在干稻草里捡到第一个绿壳鸡蛋。
陈万喜小心翼翼地捏着鸡蛋,对着盈盈的阳光照着,乐得合不拢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