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董金鹏
使创业者翻船的除了合伙人、投资人和职业经理人外,还有创业者自己。
分配公司股权,对创业者来说还是颇具挑战性的。如果某人的股份太低,他的能动性就无法完全发挥;如果股份太多,一旦犯错代价就会太大。所以,哈佛商学院的Noam Wasserman教授说,使创业者翻船的除了合伙人、投资人和职业经理人,最主要还是创业者自己。
参考“样板”
一位来自加州地区的著名风险投资人,给出了创业企业起步阶段应该遵守的股权分配方案:
创始人占比60~80%(视投资、合作情况而定);
种子投资占比15~33%(视投资数额而定);
员工和顾问的股权池占比15%;
创始人之所以应该得到如此之高的股权,主要在于保证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从而获取更多资源让公司成功。但是,随着多轮风险投资,创始人的股权将被稀释。对于需要风险投资的企业,在天使投资、A轮、B轮以后,管理层应该占到多大的股权比例?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CEO阎焱的看法是,管理层与创始人的股权加起来,不得低于30%,底线是25%,如果更低,激励机制就会大大削弱,企业再往下走就会出现问题。
预留“池子”
另外,合伙人之间的股权在一开始可以留出有活动余地的“池子”,在公司运行中根据各自贡献来进行分配。在周鸿祎创业初始,他拿40%的股票做了一个股权池,直到奇虎360上市的时候,还留有20%的股份,用来给员工让利。
在股权分配上,周鸿祎建议创业者:首先,在公司创建初期,拿20%~30%的股份做一个股份库,补给成长较快的老员工,吸引有能力的新员工。其次,制定“常青树计划”,股权总会分完,永远保留5%的期权池,从股权上把投资人、创业者和团队的利益统一起来。
侧重激励
为了使初期不甚成熟的分配机制和不见得稳定的团队保持一定的弹性,可以将所有创始人的股份分N年兑现。到底多少年兑现完比较合理呢?答案取决于创业团队对于达成目标所需时间的多数共识。如果出现有人离开,至少可以确保留下来的人有所得且仍有多余股份激励后来者。
另外,合伙人之间在早期可以内部签订合伙协议,主要协商当出现其中有伙伴由于能力不适、理念不合等各种原因造成离开后,其他合伙人有权利以什么价格回购他的部分或全部股权。
不过,这些技术性的建议并不是全部。团队分配股权,根本上讲是要让创始人在分配和讨论的过程中,使创业团队感受到一种合理与公平,从而在事后的工作中努力奋进。复杂、全面的股权分配分析框架和模型有助于各方达成共识,但是绝对无法替代信任的建立。只有一套被大家普遍接受的股权方案,才有可能在日后帮助企业走向崛起。
这是核心的,也是创始人容易忽略的。
责任编辑:李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