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去杠杆下半场:稳杠杆

时间:2024-05-04

曾刚

不同阶段的提法虽然不同,核心都是要使得金融层面的增长速度和实体增长趋于一致。

去杠杆正在进入下半场,即保持前期去杠杆的成效,强化稳杠杆的理念。

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要求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的同时,提出“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协调好各项政策出台时机”。

此前的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接下来,在总量可控的前提下,稳杠杆和结构性去杠杆将成为下一步的重点方向。

近年来,随着去杠杆进程的不断推进,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融资总量、融资结构发生变化,金融风险的集聚得到了很好抑制。但由于存量规模庞大,在宏观层面上难以做到及时、精准的调控,需要在进程中持续调整策略。

不同阶段的提法虽然不同,但核心都是要使得金融层面的增长速度和实体增长趋于一致。

去杠杆现成效

过去几十年,中国金融层面规模的扩张速度远快于名义GDP增长速度。如果实体经济获得回报的速度不及其债务增长速度,很可能会出现两个不好的结果,一是会形成庞氏融资,另一是易出现资源配置的扭曲。长此以往肯定不利于国家長远发展。

因此持续坚决推进去杠杆就势在必行。2017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

去杠杆带来的阵痛在所难免,但只有去杠杆才能重新树立正确的配置价值观的基础。

2017年以来,监管力度、货币政策的收紧力度相较往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紧货币、紧金融的大环境下,原银监会组织开展“三三四十”系列专项治理行动,随后继续深入整治“乱搞同业、乱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等市场乱象,对影子银行尤其是同业业务的整顿效果明显。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下半年开始,M2增速明显下降——2017年全年M2增长8.2%,今年6月末M2增速降至8%,已低于名义GDP增速。这意味着宏观杠杆率实际已在下降,下一步将进入稳杠杆阶段。

结构性去杠杆

但持续的去杠杆进程也使市场利率升高、银行信贷扩张能力受限,导致整个社会融资总量出现下行,这是必然且在意料之中的。金融去杠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紧信用环境延续。虽然今年的流动性整体趋于宽松,但此前资管新规实施细则未出台,金融机构的许多业务完全处于停滞状态,因此使得紧信用环境在今年继续延续。

去年的紧信用环境,使得信贷以外的融资通道运行不畅,企业融资迅速回转至银行信贷为主。央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96.3%,比去年同期高了22.5个百分点。

其二,结构性问题凸显。去杠杆进程中,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受到冲击,因此在总量得以控制的前提下,须进一步优化结构。

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要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

从“金融去杠杆”到“实体去杠杆”,再到“结构性去杠杆”,可以预见的是,下一步针对结构性去杠杆的政策会逐渐细化和增多,并将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体系,引导市场改变预期、进行调整。

过去一段时间,各部门的政策执行力虽大幅度提升,但部门之间仍缺乏有效沟通,以至于政策之间相互影响、叠加,影响了实际政策效果。

各项政策接下来还须进一步理顺,避免因冲突而“走弯路”。在已经提高了政策执行力的情况下,未来对不同类型政策的统筹,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监管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等的配合,都需进行持续、深入的探讨,以降低整体不确定性,提高和改善融资环境。

厘清两个问题

从近期的货币政策及监管的窗口指导方向来看,监管层正在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输送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这实际上是结构性去杠杆的重要发力点之一。

接下来在结构性优化的基础上,同时关注实体经济总量的需要,将使总量上的适度宽松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趋势,但其中也有两个问题需要厘清:

第一,银行信贷额度的适度放松,并不等于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量。

央行去年实行的MPA考核对银行表内表外广义信贷的扩张规模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管控,未来一段时间里管控的力度、限额预计会逐步放开,但这并不意味着将增加市场基础货币的投放量,而是将整个银行体系的信贷规模适度提高,以承接随着资管新规落地银行从表外要转到表内的部分的资产量,或原来表外不能维持需要表内信贷支撑的部分。

第二,补充银行资本有其必要性。一方面是一些在建项目有合理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是地方投融资平台未来的回表需要后续资金支持。

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督促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

对银行资本的补充在政策和操作层面都有相应利好,除资本工具的创新之外,资管新规的落地明确了银行在过渡期的行为准则,大大减少了未来两年内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的转型压力。不过即便如此,银行理财业务接下来还应逐步调整方向,适度创新,在新规的要求下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业务模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