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普惠金融降准:多大的红包 ?

时间:2024-05-04

唐如钰

继“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后,央行又向商业银行发了一个大红包。

1月25日,央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正式落地。这个政策,市场翘首以盼已近4个月。早在2017年9月,央行便公布了该决定。

此次降准能多大程度上缓解银行业流动性风险?其实际的“普惠意义”有多大?效果将强于既往的定向降准吗?

对此,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本次降准是央行“滴灌”式调控的延续。一方面旨在通过适当开大“阀门”来增加金融的有效供给、压低银行财务成本,确保2018年经济平稳开局。另一方面则是定向于普惠金融,引导银行进一步将信贷资源向“三农”和中小微企业倾斜,缓解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员闫玲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此次降准是延续从2014年开始的定向降准政策。本次降准具备两大特征:一是“面更宽、量有限”,即可覆盖绝大多数商业银行,但其额外释放的流动性约3000—4500亿元,低于早前8000亿元的市场预期;二是央行对以往政策的修正、升级,提高了政策考核的精准度,从宽泛的普惠金融转向真“三农”、真小微、“银行再难有腾挪操作的空间”。

定向降准2.0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此次经修正、升级后的降准,可视为央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2.0版,具体可从以下三点进行理解:

首先,受益银行范围扩大,且普惠金融聚焦领域进一步扩宽。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此前透露,按照现有数据测算,此次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可覆盖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约90%的城商行和约95%的非县域农商行。

以往的降准政策主要聚焦于小微和“三农”,此次除了继续覆盖原有领域外,央行还将“双创”类贷款、金融扶贫、助学贷款等纳入对银行的考核之中。

其次,对原有的政策标准进行了精确、细化。

央行2017年9月公布的《人民银行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银发〔2017〕222 号)(下称《通知》)中,明确了普惠金融领域的八项贷款种类:单户授信小于 500 万元的小型企业贷款、单户授信小于 500 万元的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创业担保(下岗失业人员)贷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消费贷款以及助学贷款。

“如此精确的规定之下,银行再难通过腾挪操作获取政策福利,只能聚焦真小微、真三农。”闫玲说到。

再者,预留了三个月的时间给银行做达标“冲刺”。

2017年9月时央行即强调,一些银行可通过在后3个月中更多地将新增或盘活的信贷资源配置到普惠金融领域来满足考核标准。

据央行《2017 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第四季度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三农”贷款增速均明显上升,且致使2017年增速显著高于2016年——2017年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24.3万亿元,同比增长 16.4%,增速比上年末高 0.4 个百分点,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 3.8 个和 5.8 个百分点;本外币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 25.1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总监王轶为认为,第四季度的普惠领域信贷增长是复合型因素的结果,定向降准之外,还有国家长期政策激励、央行降准叠加银行主动转型的效果。

受降准落地、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的叠加效应影响短期内市场资金面宽松。

几家欢喜几家愁?

延续上次定向降准的政策,本次降准仍采取“普惠领域信贷增长+宏观审慎经营标准”双达标的考核原则。

《通知》规定,凡前一年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5%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在基准档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凡前一年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按累进原则在第一档基础上再下调1个百分点,但前提条件是该行在上一年三个季度(含)以上MPA评级均在B级(含)以上。

记者多方调研发现,目前的考核情况存在地域差异——一方面,从以往MPA考核结果来看,银行A、B、C评级数量分布通常成梭子形,即获得A、C两级的银行较少,大部分均集中在B级。

另一方面,前一年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5%的标准基本适应绝大多数银行的实际投放情况,因此第一档达标并不难,难的是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这一要求。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大中型银行或很难达到第二档,少数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在第四季度全力冲刺或有望拿到1.5个百分点的降准。

闫玲则称,“估计额外多增的可达到第二档的银行不超过5%”,所释放的流动性有限。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央行西安分行和郑州中心支行处获取的数据显示,本次降准中,陕西、河南两省的银行考核达标率均在90%以上。其中,陕西参与考核的12家银行中有11家达标,其中有9家非县域农商行达标第二档;河南参与考核的18家银行中有16家达标,且16家全部达标第二档。

河南洛阳银行董事、董事会秘书刘洪涛向记者介绍,早在2008年,洛陽银行便通过引入德国IPC小微信贷分析技术等手段积极向小微金融转型,本次考核亦达标第二档,预计可因此腾出约11亿元资金。

1月25日前夕,四川一城商银行负责人在获悉其所在银行达标第一档后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坦言自己“颇为惊喜”——他原本比较悲观,称虽然一直尝试向中小微业务转型,但全行上下都习惯了“傍大款”的业务模式,“仅仅是端正思想,就充满了挑战”。

受访专家称,陕西、河南、四川等省皆为农业大省且扶贫任务重,其辖区内非县域农商行居多,银行资产规模不大,因而考核成绩优良乃情理之中,“但这并不代表全国的普遍现象。”

例如,东北地区一未通过考核的农商行办公室负责人就向记者透露,“数据显示我们没资格,谁也无能为力。东北地区此次‘被落单的银行肯定不只我们一家。”

流动性影响有限

对于此次降准的评价中,普遍认为其释放的流动性规模远低于市场预期,短期内或将对资金面起到一定的呵护作用,但长期影响有限。

黄剑辉表示,定向降准是一种结构性的流动性调节,旨在通过激励措施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普惠领域,进而助力金融服务补短板,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在闫玲看来,本次降准的覆盖范围近似于一次全面降准,但所释放的流动性却远低于全面降准。即便乐观估计有约5%的银行可达标第二档,所释放的流动性亦不会超过5500亿元。

因此,相比于2016年、2017年春节前30天央行对公开市场分别约万亿元级别的资金投放规模,仅靠一次定向降准来缓解节前流动性压力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央行于2017年12月29日决定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的原因之一,两项政策效果需要叠加。”

至此,此次降准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究竟如何?

海通证券宏观债券研究报告显示,1月26日降准当周,市场资金面呈现宽松迹象,资金利率小幅下行。具体上,1月22日—26日,R007均值下行32BP至3.23%,R001均值下行30BP至2.65%。26日Shibor O/N 、Shibor 1W利率均出现小幅下行,报价分别为2.5506%、2.8420%,其中Shibor O/N利率连续第五天小幅下行,市场情绪趋于平稳。

截至2月8日,央行已连续11天不展开公开市场操作,以对冲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

“这是央行采取的‘削峰填谷调整手段,目的是维持流动性紧平衡以利于继续降杠杆。”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

闫玲表示,受降准落地和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两大政策的叠加效应影响,短期内市场资金面出现宽松。但预计央行会在春节后收回此前释放的流动性,继续保持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强监管政策,维持2018年上半年流动性的“紧平衡”。

推动普惠金融几何?

此次降准对于银行践行普惠的实质影响有多少?

黄剑辉认为,其核心作用仍是提升商业银行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构建引导银行践行普惠的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但其实际成效仍有待观察。

“难点在于,对一些银行而言,政策鼓励和践行普惠之间仍隔着一道商业可持续性的鸿沟。”刘洪涛说。

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抵质押物,抗风险能力弱,在经济下行时期生存更为艰难,“在风控和盈利难题未能有效解决之前,银行对待小微的态度仍会十分谨慎。”前述四川城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

尽管不无难处,多数受访专家均认为,定向降准等政策仍将逐渐引导银行进一步践行普惠金融:

其一,在政策不断强调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监管频频向表外和通道业务“亮剑”的背景下,银行回归本源,将更多资金“下沉”至小微、“三农”是必然之举。其二,普惠金融将是万亿级蓝海,银行可挖掘的盈利空间巨大。

王轶为认为,除去涉农贷款,普惠金融包含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消费类贷款,前者未来将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且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7400万家。与此同时,据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全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9.66万亿元,保守估计仍有约22万亿元的信贷缺口。而后者,虽近期受到网贷乱象的负面影响,但发展想象力亦不可小觑。

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开始通过场景化金融精確布点、获客,再辅以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试水小微业务,已经产生了一批获客能力强、定价能力高的“普惠银行”,部分小微特色银行的息差甚至可达5%以上。

“这充分说明普惠业务是可以做好且利润可观的,关键在于银行要学会‘换脑转型,而非简单追风。”王轶为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