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刘丹如
宿华 快手CEO
2018年是快手创立的第7个年头,带着1.5亿日活用户,这家平台按自己的节奏平稳前进。
快手的定位始终是专注打造一个社区,服务于普通人的记录与分享。目前,快手平台上已经有80多亿条库存短视频,每天还有1500多万条短视频被源源不断上传,精准推送给1.5亿日活用户。
在内部,我们没有把短视频当作一个行业,它只是这个时代最佳的载体。当科技往前再迈一步,也许短视频就不再是最佳的载体,毕竟它是一个非实时、异步的交流状态,而人跟人的交流速度未来会更加实时,实时交流带来的体验和场景的变化会更加深刻。
2018年,短视频行业包括快手在内的绝大多数平台都经历了深刻反思与整改。从长远来看,无论在架构还是产品方面,对快手都具有非常正面的影响,能让内容品质和品牌形象得到提升,从而带动业务和用户增长。
今年下半年,快手正式启动商业化。此前外界一直在关心我们的商业化进度。DAU刚过4000万的时候,就有朋友问我准备什么时候商业化?DAU过8000万、1亿的时候,有更多朋友关心这个问题。其实不管外界怎么看待,快手的商业化一直在按我们认为比较合适的节奏推进。
在快手没有做专门商业化的时候,很多用户已经在平台上交易,比如卖自己产的桔子、海鲜、手工艺品。每天,快手上与交易需求相关的评论超过190万条。很多用户在看了短视频后,会自发留言“好不好用”“多少钱”“怎么卖”“哪里买”等,人們天然有对商业信息的了解以及交易的需求。我们观察到他们的交易过程,发现平台可以使他们的宣传、支付、售后、发货更方便,也让资讯发布和交易更规范,所以快手从两年前就开始了小规模的商业化尝试。
两年的小规模尝试里,我们花了很长时间自建一套“用户体验量化体系”,这是后来大规模商业化的技术基础,这套体系设定了算法,用以衡量每条商业内容的价值。价值越高,如单条播放时长、点赞、评论等都非常活跃,推荐机制和竞价机制就会有所倾斜,越能给客户带来高价值的内容效果也就越好,ROI越高。通过这套机制,我们鼓励好的商业化内容,排斥差的,让用户体验成为衡量营销行为的重要指标。
快手的商业化团队也主要由技术人员构成,因为我们是一家AI大数据公司,视频生产、视频理解、用户理解到最后的视频分发,产品内部整个流程都用AI技术实现。商业化时,我们也会通过AI技术在海量用户、内容和数据中,更加精准、高效地挖掘出商业需求,进行个性化匹配。我们认为这是未来的趋势之一,现在已经有1600万用户在快手社区内获得了收入。
快手是一家使命驱动的公司,我们一直围绕“提升每一个人独特幸福感”这个使命去做产品上的调整和尝试,除了通过算法连接人与人,也帮助人们相互理解。我自己是软件工程师出身,在我看来,算法其实和木匠的锤子、斧子类似,本质上是一个工具,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算法,更好地利用算法的特性去解决社会问题。
从工具角度来看,第一代推荐系统特别容易出现信息茧房问题:用户喜欢什么就一直推荐什么,最终导致用户困在一个信息茧房里。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没有只通过用户偏好去推荐,而是参照在真实世界探索世界的方式,让那些与你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人帮你一起探索这个世界,这比一个人独自探索的效率更高。在探索的时候,人际之间的天生相似性,使得他看到的新方向被你喜欢的概率是比较高的。
在今天,很多公司会格外看重用户时长等数据,但我们很清楚自己的愿景和目标,所以在做很多选择的时候会考虑得更远一些。快手做的是连接,我们看重人与人之间,人与内容之间是不是有深入互动,是基于内容还是基于人的互动,这对于我们的使命非常重要。所以,当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播放量和点赞数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维度。现在,快手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是60分钟左右,如果想让这个数字变成70分钟甚至更高,都有办法可以实现,但我们没有这么做。我们不希望用户在快手上每天消耗过多的时间,甚至成瘾,这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关注他能否获得幸福感,短视频只是获得幸福感的一种方式。
快手迭代的驱动力就是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现在的快手可能不是10年以后的样子,不变的只有使命,但达成使命的方式会是与时俱进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