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这是2016年的第一期杂志。但可能没有新年的喜气洋洋,读下来仍会让你感到沉重,刺激你去思考。至少这是我读完杂志的感觉。
2015年年末,我坐在办公室,在电脑上看即将被印刷在杂志上的文章,感觉仍然被过去纠缠。大部分文章的主题仍然残酷:关于生与死,关于成功与失败,关于沉寂与得意——这可能是商业世界中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但是在过去的2015年,这样的故事因为资本和移动互联网的叠加效应,速度格外之快。而在新的一年,这种速度是否还会更快?没人知道,但我猜也没人敢停下来。
这里面有滚石的故事。热爱华语音乐的人不可能没有听过滚石这两个字,也不可能没有购买过他们出品的唱片。你热爱音乐,你经常在互联网上听李宗盛和罗大佑,想起当年魔岩三杰也会重新涌出激情,但你知道这家唱片公司差点死掉吗?2002年至2012年被滚石的总经理段钟谭称为灰色十年,员工从超过2000人被裁减到不足200人,签约歌手从200位减少到不足20人,包括李宗盛和罗大佑在内的滚石标志性艺人纷纷离开。
唱片公司的悲惨遭遇当然不是什么新鲜故事。熟知这一行业状况的人都会讥笑唱片巨头们在互联网面前的顽固。但这当然不是故事的全部。事情从来就不是如此简单。段钟谭说,滚石并不是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带来的剧变,也没想过要去抵抗互联网,只是,“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太大、速度太快,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同时,即使想做新的尝试,遭遇的财务压力也让滚石“没有钱去做”。
这里面有2015年最火热的O2O的故事。到2015年的年末时,几乎不会再有投资人会宣称自己还要押注这一行业。一家O2O创业公司更美的CEO刘迪总结说:“很热血的一年,很冷血的年关”; “留钱过冬,反正账上有钱就不算死。”
这里面有人仍在翘首盼望胜利。比如明势资本的黄明明。自己创业时期,他从来没有做成过一家大公司。但他的朋友李想说,太聪明的人可能不太适合创业,因为他会想控制一切反而把事情搞砸,但可能适合做投资,因为反正他也不能控制一切,却可以是个很好的智力支持。
这里面有华为和联想的故事。这两家公司可谓是过去30年中国非国有公司的集大成者,都进入了世界五百强,一家是全球电信设备巨头,一家是个人电脑领域的龙头,都高度国际化,都领风骚超过20年,两位创始人虽然风格迥异但都备受尊敬。
但我们要写的不是成功故事,是两个巨头进入新业务智能手机时遇到的挑战、采用的不同方法和不同的阶段性成果。联想强于管理,擅长战略布局,以及通过并购来扩大市场份额。在个人电脑时代,柳传志、杨元庆和联想团队正是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和对IBM个人电脑业务的并购,成为全球PC之王。华为一贯神秘,但外界公认的形象是强于技术积累,狼性十足。凭借这些,华为从零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攻城略地,可以比肩如思科、诺西这样的巨头。
既有成功当然值得尊敬,但要做智能手机,那是另一个世界。有世界巨头,苹果、三星,有野蛮新贵,如小米,还有饥饿狼群,如VIVO、OPPO、魅族、酷派、奇酷、金立、一加、锤子……两个值得尊敬的公司进入了一个充分竞争的手机红海。阶段性来看,华为局面不错,而联想错失领先的机会。但是此刻杨元庆和陈旭东低头看看手上握着的筹码,应该是感觉不但可以继续玩下去,而且牌面仍有胜算机会。
在跟一位投资人吃饭时,我曾感慨,你看这就是媒体机构和媒体人的问题,自己的状况搞不清楚也弄不明白,甚至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但是讲起别人的事情来,却头头是道。媒体天生就是一个对别人的故事更感兴趣的行业。讲故事的人也是如此。有多少人知道荷马和希罗多德本身的境况,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他们如何生活,如何抵抗命运暴虐的毒箭,但只要受过教育,人人都知道他们讲述的故事。而故事永生。荷马与希罗多德与他们讲述的故事一起永生。
—李翔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