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时间:2024-04-23

严书翰

充分认识和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关系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关系到坚持我们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关系到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界关于科学社会主义

发展史上几次“飞跃”的讨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理论界都在研讨,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至今,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底经历了几次历史性飞跃?综合相关的研讨资料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两次“飞跃论”。第一次飞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这次历史性飞跃由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第二次飞跃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这次历史性飞跃由列宁完成。这两次历史性飞跃是公认的,也就是说这是在我国理论界都被接受的没有疑义的观点。

二是三次“飞跃论”。就是在前两次飞跃基础上再增加一次飞跃,即二战结束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个观点是把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看作是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我国学界对这第三次“飞跃”存在不同看法。有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属于量的变化,不能算是一次飞跃,应是第二次“飞跃”的延伸。有的观点还以习近平论述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并把它划分为六个时间段,但是没有这个时间段为依据,认为这不算第三次“飞跃”。该讨论还涉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属于哪次飞跃?大多数观点认为应属于第二次“飞跃”。因为毛泽东曾明确说过:“中国人民一贯地把中国革命看作是伟大的十月革命的继续。”

三是四次“飞跃论”。就是在三次“飞跃”基础上再加一次飞跃,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学界对第四次“飞跃”也有不同看法。有的观点认为,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成果,但目前还不构成一次“飞跃”,要到21世纪中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才可以说是又一次飞跃。

笔者是持三次“飞跃论”,但认为第三次“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一系列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这是一个很重大的判断,因为它实际上是回答“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重大课题。

一、这个命题是由列宁首先提出最终由中国共产党人完成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先于西方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命题首先由列宁提出。当然,列宁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国际上遭到了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理论权威和国内以苏汉诺夫为代表的孟什维克的猛烈攻击。列宁领导俄共(布)和苏联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伟大胜利,有力地证明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先于西方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尤其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十月革命胜利后,上述历史性课题就转变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命题。这也是由列宁首先提出并对其作了初步探索。但是,由于列宁过早去世没能回答这个重大命题。当然,列宁在这方面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其代表性成果是新经济政策。列宁之后的苏共领导人也接着对这个重大命题进行了探索,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的教训。站在当今21世纪的历史高度,再来看苏共领导人对这个命题的回答,总的来说是不成功的。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客观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成功地回答了这个重大命题。当然,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开创和发展,堪称筚路蓝缕、艰难曲折、接力奋斗。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毛泽东为书写这篇大文章创造了前提条件,邓小平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江泽民和胡锦涛在这篇大文章上写下了精彩的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在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彩篇章。

二、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回答了当代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

前已论及,在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个历史性课题就转变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命题。这是整个20世纪社会主义各国都在探讨和回答的当代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实践,以及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当代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提出并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这个历史性意义,一定要给予实事求是的充分估计。当然,我们党对这个重大命题的回答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从初步回答到今天科学回答的过程。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这个重大命题是在党的十四大。十四大从九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后明确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四大过去了二十多年,又開了四次党代会。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这个重大命题做出了科学回答。今天,我们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虽然迄今党代会或党的全会还没有就这个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做出正式概括,但是这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所包含的这六大理论(简称“六论”)科学回答了这个重大命题。需要指出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这“六论”增添了新的时代精神和科学内涵。

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首先要搞清楚本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即发展阶段,这是最为重要的问题。我们党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既克服了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義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这个重要问题。

二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从来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因此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全力以赴去实现这个本质规定。但是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问题上都不同程度地犯过错误,从而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我们党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且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中的体现和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和基本特征这个重要问题。

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属性,把计划经济当成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这就严重制约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我们党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并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重大的理论创新。这个理论实质上说明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是能够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回答了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途径这个重要问题。

四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在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错误倾向是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另一种错误倾向则是夸大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党首先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并且认为这两对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解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改革的立论依据,从而回答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这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地释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回答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这个重要问题。

五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这些论断既指出了包括公平正义在内的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揭示了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表明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存在各种矛盾,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是和谐的、优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回答了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及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这个重要问题。

六是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理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性质和中国传统文化所决定的。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都作过明确而深刻的论述。这个理论昭告世人:中国珍惜并利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从而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理论指明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全新的发展道路。它为社会主义在世界上赢得了亲和力和吸引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但这“六论”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它回答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的历史方位,本质规定、发展途径、根本动力、基本要求和发展道路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因而是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命题的科学回答。这无疑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三次历史性飞跃。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的重大贡献。

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在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三次历史性飞跃之后,需要解决怎样对外积极宣传这个问题。这里讲的“积极宣传”,是指既要掌握主动,又要防止好高骛远。

现在国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和媒体总拿“中国特色”、“中国道路”来说事。最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说什么“中国特色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搞资本主义”,说什么“中国道路是国家资本主义道路”、“是第三条道路”,还说什么“中国模式是后社会主义模式”,等等。其要害是讲我们搞的不是社会主义。对于这些谬论,不能被动应对,而要掌握主动、积极宣传、以正视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1]防止好高骛远主要是指要防止讲过头话。而要积极搞好这个问题的对外宣传,则需做到三个“密切联系”。

一要密切联系宣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纲领。两年多来,民族复兴中国梦已经深入人心并正在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的宏伟实践。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内涵很丰富。围绕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其要点有: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面向未来的;要把中国梦的内涵聚焦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上来;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做到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美好的梦想是相通的等等。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又大大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二要密切联系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这两次全会都是举世关注的。十八大后的一段时间,国外一些媒体、学者、政治家等一时半会儿还看不清中国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路。更有甚者误读中共中央提出并严格执行的“八项规定”以及掀起的反腐风暴等。有的外媒還猜测“中共将向‘左’转”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上述议论很快销声匿迹。今天回过头来看得很清楚: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展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蓝图的一次重要会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纲领。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总目标和涉及近300项的改革,令国外瞩目。

十八届四中全会及其通过的《决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里程碑。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执政六十多年来第一次召开的以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向全世界展示的这两个方面是极其重要的。一是表明了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讲清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这个最重要问题。二是有了一份指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纲,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了系统部署。《决定》涉及180多项法治改革。这对于以正视听、正本清源,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好中国声音是非常重要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谈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后,西方一些人认为中国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应当向西方学习议会制、三权分立等那一套。西方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出“中国还不是法治国家”等。十八届四中全会及其通过的《决定》有力回应这些误读和攻击,并昭告世界:中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根本区别于西方搞的“宪政民主”的。

更为重要的是,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其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往开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三要密切联系“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这个倡议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国内外强烈反响。“一带一路”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地区及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一带一路”是合作之路、友好之路、共赢之路。

“一带一路”战略,集中体现了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美好的梦想是相通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会造福沿线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中国对亚洲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超过50%,中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将拉动亚洲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2]因此,向世界各国宣传我国“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而有力的宣传。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而且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使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富裕起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起来。这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雄辩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张凯)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2页。

[2] 同[1],第52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