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储旭强+周丹君
摘要:历史情景剧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或教学活动形式在中学历史课堂中被广泛运用,其生动的形式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然而情景剧的作用绝不局限于此,它的特点是趣味性强,且需要学生做充分的前期准备,这就决定了历史情景剧的生存空间应该兼具课堂与课外。面对目前中学历史的现状(初中只是考查,高中只看等第),历史剧的这一特点能很好地适应中学历史教学,有效延伸历史课堂,弥补课时紧张、学生不重视等问题。学生在历史情景剧的准备过程中能深入教材知识点,把握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景剧的相关课外活动中,又能感受历史的魅力,增加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巧妙运用情景剧延伸历史课堂,能使历史教学事半功倍。
关键词:情景剧;历史教学;延伸课堂
笔者曾到某知名高中参加无锡市高中历史研讨会,其间听了该校老师的一节历史公开课《第14课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课堂中展示了学生排演的情景剧,节选了鲁迅先生《祝福》中的一段,从祥林嫂捐门槛的情节引出中国近代早期的社会生活。这样的导课设计活泼、流畅,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深思。课后无锡市历史教研员许伟老师在谈到历史课堂情景剧的运用问题时肯定了情景剧使用的效果,同时也强调,一节历史课在情景剧轻松的气氛中热热闹闹结束后,到底对学生的历史学习留下了什么?起到了怎样的教学效果?这个问题发人深思。目前历史教育界有很多关于情景剧在历史教学中的使用方式、效果、意义、案例等,但大多都停留在课堂上,有关其在延伸历史课堂方面的实践与研究还较少。笔者就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编排课堂情景剧,化解教材重难点
历史课堂情景剧的完成主体是学生,每个情景剧的诞生都需要学生查找相关史料,细心编排,认真表演。因此一个课堂上五分钟的情景剧,往往需要学生在课前一周做充分准备,其中包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根据史料编写反映主题的剧本,根据剧本进行表演等步骤。通过这些准备,学生基本熟悉了该课知识点,甚至对相关历史人物的性格、历史事件的始末都有所了解。
以高中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为例,该课内容基本是哲学的范畴,晦涩难懂,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要求极高,以此为主题编排情景剧需要学生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思想主张有深刻的认识。有一个班级的学生以教材的【资料回放】“鹅湖之辩”为主题创作剧本,剧本设计了朱熹组和陆九渊组,以辩论赛的形式各自阐述哲学主张和教育主张,双方互不相让,最后陆九渊组虽占上风,但辩论不欢而散。该剧本的情节基本尊重“鹅湖之辩”,给大家再现了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的盛况。剧本内容涵盖本课一半以上的知识点,让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预习并理解教材知识。而作为剧本设计者的这组学生,他们需要对教材的知识熟烂于心,并且通过课外书、网络等手段查找“鹅湖之会”的相关内容,了解朱熹、陆九渊的人物性格。只有掌握了充分的资料,才能形成完美的剧本;只有把握住历史人物的特点,才能演绎得淋漓尽致。因此该组学生在查找素材的过程中大大加深了对“宋明理学”的理解,而其通俗的演绎又让观看的同学进一步认识了该课知识点。
这个情景短剧让本课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点瞬间生动起来,重点贯穿其中,难点迎刃而解。情景剧从编排、表演到欣赏,其主体都是学生。适当地使用情景剧能有效延伸历史课堂,让学生在课外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理解教材的重难点,达到良好的预习或者复习效果。这样,教师就不需要在课堂上花太多时间去单纯讲解知识点,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探讨课堂情景剧,布置课后作业
新课改以来,高中历史试题更强调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重视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试题中开放性的题型越来越多。这几年的江苏省历史高考中出现了一个新题型,即写一篇25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论结合。这对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情景剧正是迎合了这一趋势,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和创作。一个好的情景剧从编写到排演都花费了学生的一番心血,自然应该物尽其用,情景剧的表演完成并非意味着这一环节的结束,而是刚开始。教师需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情景剧本身引导到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通过设计巧妙的提问,促成学生回归教材、回归对历史的理性思考。
一般来说课堂情景剧选择的主题都是教学的重难点,在学生演完、欣赏完情景剧后,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布置相关作业,来评价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情景剧的内容表达了编写的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带有主观倾向性,而且通常只反映历史事件的一个方面,未必所有的学生都认同情景剧中的历史结论,甚至情景剧的内容会有错误的地方。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学生在课后会聊到的话题,因此教师可以此为契机,针对情景剧布置相关的课后探讨题,探讨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过程、评价,探讨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等。学生在课后必然相互讨论、争辩,甚至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而查找资料,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这正是知识的内化过程,比起课堂上单纯听教师讲解其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历史的知识点特别多,向来课时紧张,通过情景剧把历史课延伸到课外,不仅能有效补偿课堂教学,还能督促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探索,从而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養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
三、组织情景剧大赛,营造历史氛围
目前,历史学科在初中不参加中考,在高中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但在学业水平测试阶段之前都是每周2课时。总的来说课时较少,几乎每次上课时学生都会忘记之前上到哪里了。如何增强历史学科对学生的影响力,哪怕在没课的时候也会想到去学习历史,这一直是历史教师们思考与努力的方向。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应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除了精心备课让课堂富有吸引力以外,还可以在课后组织各种与历史相关的活动,从而在整个校园营造历史氛围。很多学校会开展语文朗诵比赛、辩论大赛,以此为鉴,历史学科也可以组织自己的校级情景剧大赛。一直以来历史题材的小说、影视作品都深受大众喜爱,校园情景剧大赛给了学生一个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本的机会,必定点燃学生的热情。
学校历史组教师应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先要根据年级的具体情况设定适合的主题,可以选择内涵丰富甚至在史学界有争议的主题,以便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形成有创意的情景剧。在准备期间,历史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参考资料,并在剧本的形成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表演方面学生可以请教艺术类的教师,以便把剧本更为生动地展现出来。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在赛前可以班级为单位制作宣传海报,从而扩大自己班级情景剧的影响力,增加胜算。这样的情景剧大赛作为校级大型活动必然会在整个校园刮起一阵历史的风暴,相信至少在活动的前后两周,校园都会有浓重的历史氛围。这个活动的目的就在于增强历史学科的影响力,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历史情景剧让书本上枯燥的词条变成生动的历史故事,让教材中的历史名人变成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是让以往在课后很少看历史的学生变成历史迷。活动办完后,还要注意收集参赛剧本和比赛视频,尤其是优秀的剧本或表演可以在以后的历史教学中使用。
其实除了校园历史情景剧大赛以外,还可以在各类校级的晚会中设置历史情景剧的节目,这些都可以达到延伸历史课堂、营造历史氛围的作用。
【参考文献】
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周丹君,江苏省无锡市立人高级中学历史学科组长,无锡市历史学科教学新秀、无锡市班主任新秀。先后有2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或获奖,主持或参与区级以上课题两个。
储旭强,江苏省无锡市胡埭中学副校长,中学历史高级教师,江苏省高考优秀指导教师,无锡市历史学科带头人、无锡市历史学科基地专家组成员,滨湖区教科研带头人、滨湖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曾兼任滨湖区历史学科教研员。先后有4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或获奖,主持或参与区级以上课题5个,参编教学辅导用书20多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