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卢飞强
“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0%,利润下降30%,应收账款增加20%……”2013年,当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延续2012年的“惨淡”而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时,几乎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了“四万亿投资”。在不少人看来,正是那次“迅猛而庞大”的投资,导致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步子迈得太大,才一眨眼的功夫产能就严重过剩了,“虚假营销、零首付、信用危机”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似乎最终到头来,所有企业都没有好日子过。
“四万亿投资”无疑给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影响,但这种观点还不全面,也不够客观”,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看来,上述“分析”还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倘若没有这“四万亿投资”所带来的市场需求大增长,或中国企业没有及时把握这一增长机遇,那么如今的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整体会是什么景况?国内本土企业和跨国巨头之间的差距是会缩小还是会进一步拉大?如果是进一步拉大,那么即便没有今日的产能过剩,中国企业的日子就好过了?
“诸如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等问题可以说是在整个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崛起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副产品,不能就此忽略甚至否认整个产业在过去五年所取得的历史性进步”,苏子孟告诉《中国机电工业》:“事实上,正是在过去五年,凭借迅速把握四万亿投资所带来的市场需求,一场中国本土企业对跨国巨头的‘逆袭之战才得以上演!”
一个行业的逆袭
“4000吨级履带吊、2000吨的起重机、900马力的推土机、101米混凝土泵车……”当一个个创造多项“世界级”的产品横空出世时,想必很多人都不会猜到,这些产品竟然均出自中国企业之手,而且是在整个行业“一片灰暗”的2012 、2013年。
“2013年行业里出现的问题很多,但不少企业尤其是领军企业依旧在进步,事实上从初步统计来看,2013年的发明专利数量是有史以来最高的。”苏子孟说,“大部分企业2013年确实没赚到钱,但企业用于新产品开发的资金、研发投入并没有减少,所取得的技术成果也颇为丰富,而这显然得益于前几年高速增长的累积效应。”
回到2009年前后,彼时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全球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政府随机迅速展开以基础设施领域投资为主体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也即后来的“四万亿”)。此时的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虽然经历了2004~2008“五年黄金期”,然而几家领军企业相比较诸如卡特彼勒、小松等跨国巨头,差距依旧明显,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品牌规模,作为追赶者的中国企业,都远没到与跨国巨头们一较高下的时候。
但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相比较外资企业在经历金融危机时的“慎重、放慢节奏”,面对被强烈刺激起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展开了一场夸张的狂飙式突进。于是乎,伴随2009~2011整整三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在2011年一举超越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和销售市场。诸如徐工、三一、中联、柳工等一批中国企业迅速崛起,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在“技术研发、品牌”等方面也获得脱胎换骨般的成长。
到了2011年前后,回过神的跨国巨头们纷纷加码中国市场,然而此时已经具备相当实力的中国企业,不但渴望在中国市场立稳脚跟,更开始对进军全球市场表现出勃勃雄心。2012年,随着三一收购普茨迈斯特、徐工收购施维因,加上2008年中联重科并购的CIFA,中国企业将世界混凝土机械领域的三大巨头全部收入囊中。此后,柳工收购波兰HSW,潍柴收购德国凯傲75%的股份,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道路越走越远。
“徐工、中联、三一、柳工、山推、厦工、龙工、安徽合力等一批中国企业研发制造的工程起重机、建筑起重机、混凝土泵车、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叉车等,不仅是中国市场的知名品牌,也绝对是全球市场的知名品牌,而且是具备独立自主技术的品牌,在竞争中并不输给跨国巨头。在整个中国装备制造业领域,一个行业拥有这么多世界级品牌的,恐怕也只有工程机械产业了”,苏子孟停顿了几秒,继续说道:“中国工程机械领军企业在过去五年的崛起是全面、系统性的,从产品技术到品牌,从人力资源到管理水平,再到企业家队伍和职业化管理团队、国际化经营能力等等。”
“虽然不能说现在的一切都是四万亿投资的影响,但我个人认为,如果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没有把握住四万亿带来的市场机会,那么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肯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全球地位和影响力。”苏子孟话锋一转:“虽然进步是明显的,但也有重大隐忧,首当其冲的就是关键零部件尤其是高端液压系统和动力系统的配套问题”。
核心零部件突围的“两条新道路”
在全球工程机械领域,素来有着“得液压者得天下”的说法,而中国的产业现状则是,包括泵阀马达等在内的液压系统尤其是高端液压系统,恰好成了制约整个行业向高端发展的重要因素,业界因此将液压比喻为“卡脖子”的产品。2013年,作为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的液压领域并没有出现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产品突破,然而在突围的路径上,却着实令人“眼前一亮”:相比较此前单纯依靠液压零部件企业自己去突破,两条全新的产业突围道路出现了:
其一:包括徐工、三一、中联、柳工在内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不但积极涉足液压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并且逐步取得实质性突破。在苏子孟看来,这些整机企业作为用户,由他们在液压领域进行攻坚实际上效果可能要比单纯的零部件企业更好,因为这涉及到整机和零部件不断进行匹配性实验进而改进、调试,这种路径的优势是明显的。另一方面,伴随着部分主机企业产品销量的增加,自己做液压显然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规模效应。
在世界范围内,上述这条路径的最好代表者之一,就是当今全球工程机械老大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在发动机和关键零部件领域的领先不仅给卡特彼勒提供了与其他企业竞争的砝码,而且在卡特彼勒高达六百多亿美元的收入中,有相当大的份额直接就来自于包括发动机、液压在内的零部件领域。
“从我个人的角度判断,整机企业自己做液压,很可能是中国在液压领域取得突破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不过,并非所有的整机企业都能够自己搞核心零部件”,基于这一点,苏子孟提到了第二条有可能的突破路径:高端液压件产业化协同工作平台。
2013年下半年,由工信部装备司牵头,包括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液汽密工业协会、四十多家整机与零部件企业以及相关的大学、研究机构一起组建的上述产业平台开始运作。平台的首要目的就是把整机和零部件企业联合、对接起来,积极促成主机和零部件的交流、结合。
“中国目前的现状是,液压企业说我已经有了很不错的产品,但主机企业不敢用,因为没有看到台架和陆地测试等可靠性实验数据,但要获得这些数据就必须得有金额不菲的试验样机、实验装备,这些样机和实验台等,谁出钱呢?”苏子孟表示,“可以积极探索借鉴韩国等的模式,努力争取到资金从而支持已经搭建的产业协同平台,将是这一路径的成败所在,而这也将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新一年工作的重点。”
产能过剩的“焦点战”
2013年,中国挖掘机市场实际销售量约13万台,但整个行业已经有投资的产能则高得多!“产能的的确确过剩,而且数量还不小”,苏子孟告诉《中国机电工业》,“据协会统计,装载机去年销量18万台,但真正销到最终用户使用的数量比统计报表的还要少,这是统计口径的问题。而行业前五家就有20万台的产能!”
除了挖掘机和装载机外,如推土机、起重机、混凝土机械等主要工程机械细分领域,均面临一定的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的严峻挑战。
怎么办?
苏子孟认为,伴随市场竞争的加剧,一批竞争力弱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此外,要基于市场化原则进行引导:一是引导产业向高端化、规范化发展;二是积极扩大潜在市场需求。
“诸如零首付、不正当竞争等更多是过剩导致的短暂无序,只要行业规范,企业重视,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是可控的。下一步的关键就是引导整个产业往高端发展。同时,制定包括技术、安全性、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在内的相关标准,建立产品使用门槛,面向市场上在役的约600万台工程机械产品,对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予以淘汰。尤其是役龄超过十年的产品应加紧退出市场,这对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至关重要。”苏子孟颇为坚定地对《中国机电工业》说:“产能过剩肯定不是个好事情,但如果在解决产能过剩的过程中,整个行业不论产品技术还是市场规范都进步了,企业健康发展了,那无疑又变成了一件好的事情。”
不过,最为牵动苏子孟的,是一场针对产能过剩的“焦点战”。苏子孟表示:“以挖掘机为例,以三一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经过顽强奋斗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优质产能,今后如何释放和发挥好?中国企业与小松、日立、神钢、卡特皮勒、沃尔沃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未来将会更加激烈,这将是由产能过剩而导致的焦点战。我想,这不仅是生产厂家,而且也应引起协会、政府、用户和社会的关心和重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