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杨鹤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运行机制问题
◎杨鹤
自1993年中共青团中央发起“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以来,高校青年志愿者群体异军突起,在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其运行机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严重阻碍着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突破,成为当务之急。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运行机制包括激励、培训、管理、保障和反馈等内容,相互联系,共成一体。经过二十多年来的探索,我国高校青年志愿工作的运行机制已日趋完善,但与国外成熟的运行机制比较,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目前,就激励措施而言,面向高校青年志愿者的激励更多的来自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比如各种层次的荣誉奖励、基本的物质保障等都是在团组织的领导下进行的,呈现出明显的单一化。再从方式上上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作为我国志愿者的精神,过多的强调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比如“年度优秀志愿者”等称号的授予,均被打上了从上到下的单向精神激励的烙印。精神激励固然重要,其过多过滥,却难以消除青年志愿者的精神压力,更不能让他们正确理解志愿服务活动的“互助中成长”这一深刻内涵,致使志愿者活动缺乏向心力、吸引力,队员流失严重。从过程而言,激励机制一般偏重于服务过程后的精神激励,参加志愿服务前仅仅局限于注册培训时的团队教育,服务过程中也局限于少数领导的看望和慰问,从而削弱了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项目乃至志愿服务团队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青年志愿者的培训涵盖长期基本素质培训和短期技能加强培训,由于政府层面的关于志愿服务的培训机制尚未构建,面对高校青年志愿者的中长期基本素质培训还不能达到常态化、系统化,多数青年志愿者往往因为不能接受专业和集中的培训,不能满足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和精神层次的要求,故而对志愿者服务活动失去了兴趣。结合到短期技能培训而言,也多是针对某项活动而“临时抱佛脚”。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负责培训对志愿者的是政府相关活动组委会临时组建的专家团队,不仅次数少,而且受众有限,内容也局限于临时的服务技能培训,无法从根本上提高青年志愿者的自身素质,在促进青年志愿者自我成长和人生价值实现上打了不少折扣。
党团组织是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最坚强、最有力、最可靠的领导后盾。因为工作性质,共青团兼顾着广大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形式往往大于内容,而缺乏连续、持久和深入。据笔者在北京地区十所高校的调查显示,有38.5%的学生表示“当前学校志愿活动组织和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注重形式、做的实事太少”。另外,在参与的活动形式上,有60.7%的学生表示“参加志愿活动的主要形式为班级集体组织”,仅有21%的学生表示“参加志愿活动的主要形式为直接参加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大部分高校青年志愿者都属于一次性的、流动型的志愿者,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团组织的临时性任务而被动参加,严重阻碍了青年志愿者工作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从管理形式上来说,行政色彩太过浓厚,目前各高校从校级团委到各个分院的团总支,都基本配备有专职老师负责对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统一领导和组织。故此,在与青年志愿者分会之间就构成了一种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各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都要接受院级和校级两层的行政管理,效率和活力受到约束。
在一个完整的志愿服务体系中,应当包括志愿服务组织者、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以及志愿服务项目四个主体。当前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反馈机制问题主要体现在没有重视志愿服务体系的整体性方面。由于思维定势,组织者仍是紧盯着志愿服务组织者对于志愿者的评价上,评价的内容多局限在志愿小时数和志愿事迹等,评价的档次也多简单地区分为优秀志愿者和非优秀志愿者两个层次。这样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不仅无法全面反映出志愿者的工作能力、态度等综合素质,也难以结合志愿者本身的性格特点、专业化水平,阻碍了其综合能力的最大程度发挥。
另外需要值得关注的是,志愿服务对象对于志愿服务组织者乃至志愿者的反馈当前依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单方面向志愿服务对象提供重复、质量粗糙的志愿活动的现象。这样不仅是对志愿资源的一种浪费,也给志愿服务对象带来了诸多困扰和不便。
高校志愿活动需要多方面的扶持,资金支持便是重要一环。目前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经费主要依靠于政府的政策性拨款,相对比较狭窄、单一,资金短缺已成为常态。据笔者在北京十所高校的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领导者都有一种惯性思维,认为志愿服务工作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不宜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赞助和支持,即便在志愿工作出现资金严重匮乏的时候也只是挂靠在学生会的名义下申请经费报销。尤其是诸如“志愿活动进社区”、“关注留守儿童”等长期基础性志愿活动由于规模较小、短期收益不明显等原因几乎很难得到足够的资金划拨和保障。在很多服务过程中,志愿者经常需要倒贴交通费、伙食费等必要开销。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