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慧伦
邵阳市阴霾杀手
——PM2.5污染防治的调研报告
◎张慧伦
扬尘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施工场地超过1亿平方米,扬尘污染已成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超标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城镇建设、管理和保洁中很难对付的“通病”。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2016年,我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削减1.95%,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但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增长3.38.34%。2015年全市烟粉尘排放量达50万吨。在产业结构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大的企业数量多,区域相对集中。生活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也不容忽视。
煤炭等资源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我市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仍处在持续快速发展阶段,资源、能源消耗仍处于上升期。短期内能源消耗总量增长和能源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难以根本解决。
机动车污染治理速度赶不上新增速度。截至2016年底,全市在用机动车数量已达565万辆。2016年,全市新增机动车21万辆,增长近20%,新增氮氧化物排放量4.38万吨。
复合型污染特征明显,治理难度加大。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区域内城市连片发展,受大气环流及大气化学的双重作用,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较为突出。
监管能力不足,法规标准体系有待完善。全市环保系统大气监管能力不足,基层环保部门人员编制不足、软硬件设备缺乏,执法和监管能力普遍薄弱。大气复合污染成因等基础研究工作严重滞后,底数不清、机理不明,灰霾形成机理及污染贡献份额还需深入研究。
加大科技的投入。加大对地方PM2.5监测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形成覆盖面更广、能够满足新国标评价要求的监测网络,对PM2.5质量控制、数据应用和预警等提供支持和指导。加大对PM2.5的区域污染特征、形成与输送机制和控制对策等进行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大工业PM2.5减排技术研发与示范。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研究,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科学合理规划。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环境容量、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风险评估作为区域和产业发展的决策依据,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科学制定城市规划,积极开展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交通畅达程度,促进城市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
完善相关政策。完善财税补贴激励政策,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科研、行业提标改造、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油气回收治理等工作的扶持力度,落实鼓励秸秆等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推行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经济和金融贸易政策,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探索推进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健全法规体系。推动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的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管理、机动车污染防治、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规排放大气污染物行为的惩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制(修)订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引导全民参与。提升全民环境意识,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大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知识,增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积极开展各类环保实践活动,倡导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方式。完善污染损害的司法救济制度,支持环境公益诉讼。大力推广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建立环境行为诚信制度。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市一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