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共享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时间:2024-05-04

马思腾

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共享经济在全球飞速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本文结合共享经济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现状,以uber中国和ofo两家公司为例,分析共享经济模式在中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为将来中国共享经济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近些年,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共享经济这个概念也随之为人们所熟知,并渗透到大众生活的各个部分。从较早的airbnb、滴滴,到今年新兴起的共享单车ofo、mobike,以共享经济为商业模式的创业公司因低价、便利、个性化等优势收获了大量的用户,且有愈发兴起之势。据普华永道预测,至2025年,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可达33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6%。

共享经济热潮,不仅代表着商业模式的创新,更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可以说是一次商业公司主导下全民消费观念的升级。共享经济发展健康与否,也与商业模型和社会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共享经济兴起的原因

共享经济指的是提供者让渡使用权,将自己所属的商品或服务租赁给使用者,从而使社会闲散资源充分利用,实现整个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商业模式。其本质是弱化了所有权,而强调了使用权。直至2011年,随着airbnb的崛起,共享经济才渐渐为大众所熟知。

共享经济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未受重视,却在近几年快速兴起并非偶然。笔者将共享经济兴起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个因素:

私有化物品未得到充分利用。共享经济模式能够运转的基础,在于大量闲置资源的存在。包括房屋、汽车等商品,也包括各种第三产业的服务。二十一世纪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量也随之增长。但由于私有化的局限,大量物品存在闲置的情况,并不能最大化发挥其效益。根据欧盟的一项报道,2008年全球有74%的汽车为私人所有。

移动互联网提高了资源分配效率。共享经济的发展还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效资源配置。与传统的租赁服务相比,共享经济拥有一个更为信息完善的在线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智能算法、LBS等技术,将资源的供给者和需求者进行匹配,并促进他们在平台上进行交易。相比于传统经济模式,共享经济的交换有很强的自发性,不再强依赖于公司的中介服务。其交易成本仅是平台的维护成本,是一种“轻资产”,比起传统公司,无论是成本还是风险都降低了很多。这便促成了共享经济中的价格优势。

消费习惯的改变。共享经济得以发展的第三个依托点,是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共享经济实际是反消费主义的,需求者付钱购买的是资源的暂时使用权,而非物品的所有权。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不再过分追求拥有某种东西的“安全感”,而是更看重即时需求和体验。共享经济的模式因为运营成本较低,在价格上有一定优势。

以上几点解释了共享经济在近些年崛起的原因。其商业模式成就了新的商界巨头,但这些公司的发展也同样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接下来笔者将对Uber和ofo两家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模式及进行分析。

Uber在中国的推广的研究

Uber公司创办于2009年,是通过LBS定位系统和大数据挖掘,将平台上需要用车的乘客和司机进行匹配的打车平台,并在全球覆盖了70多个国家的400余个城市。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曾打人中国60余个城市,一度与滴滴出行比肩而战。2016年9月,Uber中国被滴滴出行收购,16年11月全面停止在中国的服务。

前期发展

Uber公司进入中国的3年里,前期可以称得上发展态势良好。这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共享经济所带来的福利增长。过去的出租车公司属于典型的重资产公司,需拥有汽车、雇佣司机,对资金的依赖度高。同时由于出租车的市政服务属性,有很强的垄断性,出租车司机需拥有牌照才能上岗。高额公司运营费用,以及垄断对价格的抬升作用共同导致了打车费高居不下。而Uber则是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定位技术和云计算,将司机和车乘客有效匹配。乘客和司机不再需要出租公司等商业组织,省去了“中介”的费用,很大程度降低了打车的价格。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Uber出色的运营增强了用户粘性。Uber进入中国初始,采取高额双向补贴的方式吸引了大量司机,并培养了用户的消费习惯。同时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比如一键呼叫CEO、一键呼叫冰淇淋、一键呼叫小狗等具有Uber文化特色的活动,拉动了用户的品牌的好感度,也相应增强了用户对品牌的信任。

后期面临的困境

Uber在中国的发展同时面临着一些困境。其中最主要的是长期价格战导致的资金问题。为了培养用户习惯,Uber和竞争对手滴滴一直在持续进行双向补贴,此举的确有效提升了用户粘性,却非长久之计。在两巨头齐头并进的情况下,如果一方稍稍降低了补贴,用户就会转往另一家公司,这便导致了二者持续的价格战,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公司的利润。

Uber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是本土化不够充分。正如前文提到,共享经济的运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用户的消费习惯,尤其对于打这些日常生活中的高频场景,符合用户使用习惯对于产品更是至关重要。但由于Uber是外来公司,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中心在国外,本土化仍不够充分。举个例子来说,在叫车时只选择起始点而非选择目的地,在行程结束后自动扣款,这都与中国人的习惯有所差距。相比之下,滴滴在这些细节上则能更准确地把握中国人的习惯,因此赢得了更多的用户。

总结来看,Uber在中国发展的困境并非偶然。在肯定其商业模式的同时,我们必须承认,共享经济若想在中国获得稳定长足的发展,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ofo共享单车模式的发展

在打车app价格战硝烟未平时,出行领域横空出世了另一个共享经济的概念——共享单车。ofo公司提出了无桩共享单车的理念,并经过了一年多的校园运营之后,于2016年10月正式进入城市,意为市民解决短途交通问题。ofo公司在城市各处投放了带有其logo的自行车,用户可以通过app可打开车锁付费骑车。仅仅进入城市一个多月,ofo的日均订单已过百万,成为了中国新一代共享经济之星。

ofo公司的优势。对于城市自行车的存量,ofo提出了城市大共享计划。呼吁用户将自己的自行车共享出来作为公共自行车投放,并奖励用户平台所有车辆的使用权。这种以拥有权换使用权的模式,可以有效提升闲置自行车使用效率,为城市节省更多的空间。

相较于Uber、airbnb等共享经济平台,ofo的不同之处在于资源或服务的供给方不再是用户,而是ofo公司。消费者不再需要被匹配到供给者,而是可以直接从平台获得服务。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也减少了运营的成本。

需要解决的问题。ofo公司最大的特点“无桩”造就了其商业价值,但也同时是ofo日后面临的难题。为了控制成本,ofo单车仍在使用机械锁,通过平台可获得开锁密码,且密码不会改变。这样的运作模式给监管带来很大的难度,单车的高失窃率和损害率将会使单车的平均成本大大提高。这将是ofo面临的最大挑战。

除了防止盗窃之外,智能硬件对于提升单车的共享效率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ofo现在并不支持定位服务,用户没有办法准确地定位到车的位置,为了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有车骑,需要投放更多的车才能满足需求,这反而又导致了车辆的闲置率,与其初衷背道而驰。因此,ofo公司未来发展需要在控制成本与智能硬件上谋取平衡。

共享经济未来在中国的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从2015年开始,中央不断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任务和减少无效供给、擴大有效供给的目标,目的是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使得供给可以有效分配。共享经济的核心在于将失衡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将闲置资源与需求进行匹配,使双方达到平衡。在这个角度上说,过剩的产能是一种更加便捷的原材料,可以进行重新配置,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可以预见,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共享经济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

建议。共享经济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确立明确的监管制度并有效实施。共享经济作为新的商业模式,存在着很多安全性问题。前文所提到的Uber公司因为车主认证机制过于宽松,导致一些安全问题无从问责,平台自身也对法律责任意识模糊,让消费者对此消费模式望而却步。所以,在谋求发展的同时,良好的监管体系是共享经济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