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長江穿过三峡之后,受到沿岸山势所阻,蜿蜒辗转,水系交错。充沛的水量汇集在地势较低的区域,形成了湖泊。在为数众多的湖泊中,位于华中的一个湖泊尤为特殊,它总面积2579.2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以它为中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楚文化。以它为名,诞生了湖南和湖北的名称,它就是洞庭湖。
《湘妃庙记略》称:“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得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这一具有神话色彩的“洞庭山”,就是现今的君山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相呼应,这个湖泊因此得名“洞庭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它北连松滋、太平、藕池、调弦等“长江四口”,西接沅江和澧江,南承湘江和资江,东由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指出:湘、资、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会大江”,当时“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时至唐宋,洞庭湖不断向西扩展,《巴陵志》有云:“洞庭湖在巴丘西,西吞赤沙,南连青草,横亘七八百里。”“八百里洞庭”就此蜚声海内。
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具有不可低估的功能。据测量,它与湘、资、沅、澧四水以及“长江四口”总面积达3879.2平方公里。河湖总容量达220亿立方米,其中湖泊容量178亿立方米,河道容量42亿立方米。洞庭湖年均入湖径流量3018亿立方米,是鄱阳湖的3倍、太湖的10倍。凭借这样的吞吐水量,洞庭湖一举成为长江流域最大的调节湖泊。
洞庭湖碧天一色,沧溟旷达,吸引了历代文人的关注。爱国诗人屈原在诗歌中反复描述了洞庭湖,如:《哀郢》中的“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湘君》中的“驾飞龙兮北征,邅(zhān)吾道兮洞庭”;《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北宋庆历六年,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写下《岳阳楼记》,文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成为爱国忧民的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洞庭湖和岳阳楼藉此声名更盛。
在以农为本的古代,洞庭湖地区良好的水土资源,使其成为中国最早的农业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洞庭湖附近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在湖南常德澧县彭头山发现了距今约9000年炭化的人工栽培稻谷,这一发现比浙江河姆渡遗址要早2000多年。
到了秦汉,洞庭湖地区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吸引着外来移民不断涌入。永嘉之乱后,“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湖区成为流民安置的重点地区。随着移民的增加,带动了当地农业生产。至南宋,湖区推广种植优良水稻“占城稻”,水稻产量持续增长,成为全国重要的产粮基地,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誉。
洞庭湖位列五湖之一,经历沧海变幻,时代变迁,集地域、湖泊、山水、名胜于一身,展现出独特的调蓄洪水、自然风光和地域文化魅力,三者激荡融合,相辅相成,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现在,洞庭湖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水产养殖基地,也是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