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改革

时间:2024-05-04

邢彬

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电子技术得到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本文以技工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相关课程作为研究对象,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对该门课程教学做了较大改革。在发挥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增加了“讲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出“N+2”考核方法,注重过程学习,利用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实习实训、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职业竞赛和技能鉴定的信息化水平(《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技工教育现状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技工教育面临着巨大的生源困境,学生的素质一直影响着技工教育的正常开展,具体表现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技工教育提出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同时也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果不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就很难适应现在学生的状况,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已显得非常必要。

专业特点

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电子技术得到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如空间电子技术、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和遥感技术、微波应用等),它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起这变革性的推动作用。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面向现代电子技术行业,适应高科技电子产品和设备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培养具有现代电子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可从事现代电子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电子工艺与质量管理、技术支持、工程施工、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课程改革必须按照技工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技工教育的特点,对现有的教材、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应充分体现其专业特点,加强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实践性教学原则,突出对常用仪器的使用、基本测试方法和电子产品的组装、调试以及故障分析等方面的训练,增加设计性、趣味性、综合性的实验,使学生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技术人才。

专业课程合理配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配置应以《电工基础》、《电子电路基础》和《数字逻辑电路》三大电学基础课程为核心,以《Protel DXP》、《安全用电》、《电工仪表与测量》、《自动检测与传感器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等为主要专业课程,适当增添新技术、新能源领域的前沿课程,在保证实习课时的基础上,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上实施“讲练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操作环节。

以两年制中技班为例:教学计划中第一学期主要安排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上半学期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下文具体分析),第三学期下半学期进入校内实训中心进行电子基本技能操作实习,第四学期入厂锻炼实习。

考核评价“N+2”。对以往专业课只进行期末理论考试的传统进行了改革,加强了评价导向,让学生既学得活,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打下坚实的理论与技能基础。为此建立“N+2”的考核方式。“N”表示根据不同课程可以有可变的若干考核方式,包括实验出勤,实验报告及结果,教学过程和阶段测评等;“2”表示相对传统的两种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和平时课堂考核。

根据这样的改核思路,所有专业课程的考核含以下几部分内容:试卷考试40%,期末考试不但要考核理论知识,还要进行综合操作能力的考核,其中制作、调试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实验项目20%,主要考核单项实习操作的完成情况,成绩评定不仅仅根据所做工件是否具备所应有的功能来进行评分,还包括其他的评分细节;课堂笔记10%;过程考核30%,包括作业、课堂问答、出勤等情况。通过这种过程考核使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学习方法。这样一来,就能改变课程结束时“一考定成绩”的做法,防止考前突击的行为。

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多角度的考核,使学生能认真对待每一次课,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也能全面准确地测评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达到了考核的最终目的。

“讲练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注重理论教室和实训室的一体化建设:学校在教室和实训室的建设中努力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改变过去教室只能教授理论,实训室只能动手训练的格局。使90%的理论课都能在实训室完成。实训室除提供实训场所和实训器材外,正常教学所用的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常用的检修方法、检修步骤与关键点的电压及波形进行上墙,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遇到困难时能及时找到解决办法,使教室与实训室融为一体,完善实训室的“讲练一体化”功能。

其次,在教师培训上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每年寒暑假派专业教师进修学习;二是每月派专业教师到电子企业下厂锻炼;三是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实训室学习,请企业、行业专家到校授课;目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95%以上的教师既能教理论又能做师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再者,注重学生与工人的一体化培养:让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学生在教室、实训室内既是真正意义的学生、学徒,也是实实在在的工人、员工;进入实训室,他们要像工人那样身着工装,在岗位上按工人的要求操作。工学结合为学生和工人的一体化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重学生作品与产品的一体化探索。如学生练习焊接技能后,便帮助一些生产商组装直流稳压电源、叮咚门铃、小收音机等,学生作品与产品的合一,为一体化教学模式其他环节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实践表明,该教学改革将理论课和实习课相互渗透、紧密结合,每个课题先讲相关课题的理论知识,再进行实习操作,对实习操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师生讨论来解决,这样可以及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减少实习的盲目性和机械性,使实习更有利于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及时的实习对相关理论的掌握也有深化和巩固作用,理论知识学习因为有实习的感性认识而不易遗忘。这样,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相结合,淡化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界限,突出了专业特色,实现了为深层次专业学习服务的功能,教学效果明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