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城市差异

时间:2024-05-04

孙久宇

摘 要: 本文以七个北部地区省市(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城镇居民2004~2010年七年间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消费习惯、城镇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性支出为例,利用省际静态面板数据分析工具和模型对我国北部地区的代表性省市的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收入水平、人们的消费习惯和人均社会保障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影响,且各省市之间差异明显。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减少不同城市之间的消费水平差异提供帮助。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城市差异;面板数据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但仍有一个难题困扰着中国经济发展,即内需不足。而消费低迷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居民消费差距过大,地区间差异显著。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准确地掌握不同城市之间居民消费差距与城市消费影响因素的关系,并且从中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因此,本文从收入水平、城镇居民消费习惯和城镇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的维度出发,研究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在北方地区的7个城市间的差异,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为缩减城市间消费水平差距、改善民生提供帮助。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此类研究,国际上的很多文章都主要从地区间文化差异、地理因素等角度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国内关于消费区域差异的研究方向与国外有所不同,所用的方法和研究角度也大有不同。

丁任重、朱博研究了五个影响因素,即收入水平、城镇化程度、人口抚养比、消费习惯、房地产发展规模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得出五个指标对不同地区影响存在显著差异[1]。

张寻远、李文启从整体角度出发,研究后认为导致居民消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地区开放程度、金融发展和基础设施欠缺四个因素,并认为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不同收入水平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差异显著[2]。

实证研究

数据与变量选取

在数据的选取上,本文从国家统计年鉴获取北部地区的7个省市(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的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这七年间统计口径相对一致,因而对这7年数据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于变量的选择,本文选择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作为因变量,主要考虑以下三种因素作为自变量:一是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收入水平或多或少地决定了居民消费程度的高低,因此本文拟定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自变量;二是城镇居民消费习惯。一般来说,人们的当期的消费水平会受到前期消费水平影响,前期消费程度越大,当期消费就会相应减少,因此我们选择上一期的消费水平作为消费习惯;三是城镇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性支出。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性支出水平能反映地区的消费观念等,因此将其作为自变量。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用cons表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ch表示城镇居民消费习惯,inc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sec表示城镇居民人居社会保障性支出。

模型估计与调整

本文运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模型分析,首先根据模型形式设定检验,确定面板数据模型形式。根据Eviews运算,可以得到不变参数模型的残差平方和为42828195,变截距模型的残差平方和为26396694,变参数模型的残差平方和为5826302,计算求出统计量6.478,大于给定的置信度下的相应临界值2.054,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样本数据无法建立不变参数模型,继续检验假设H1。计算求出统计量4.342,大于给定的置信度下的相应临界值2.123,所以拒绝原假设,认为样本数据无法建立变截距模型,所以采用变参数模型进行样本拟合。

接下来,运用 Hausman统计量检验,判断模型是否存在随机效应,得到检验结果可以看出Hausman检验的P值小于0.05,因此拒绝原假设,即随机变化的个体影响与模型中的解释变量相关,即认为拟合的变参数模型不存在随机效应影响,模型为固定影响的变参数模型。

计量结果

根据Eviews运算得出的固定影响的变参数系数,可以得出各地区固定影响的变参数模型的系数为:

a值:经过计算北京为-178869.54、天津为-95488.25、河北为-70073.95、黑龍江为-78148.20、吉林为-71297.64、辽宁为-91301.19、内蒙古为-99039.41。

值:经过计算北京为-1523.0、天津为18195.65、河北为6756.23、黑龙江为2430.66、吉林为9176.50、辽宁为10341.35、内蒙古为13393.75。

值:经过计算北京为22962.43、天津为-7275.18、河北为2584.49、黑龙江为7485.21、吉林为126.78、辽宁为2316.63、内蒙古为-1188.90。

值:经过计算北京为-1207.82、天津为78.85、河北为-849.21、黑龙江为-324.50、吉林为-758.69、辽宁为-1977.77、内蒙古为-727.79。

结论

从得到的表达式中可以看出,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的城市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具体分析如下。

收入对消费影响的城市差异

表达式中的系数代表居民消费的收入弹性,可以看出除了北京的为负值外,其余城市的城镇居民的总收入均对居民消费均有正向影响,这表示北京地区的城镇居民的人均总收入增加,消费将减少。可以看出其他城市均随着城镇居民的人均总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也会增加,其中内蒙古的收入弹性最突出。其次,辽宁、吉林等地的收入弹性也远超其他城市,说明这两个城市的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居民消费习惯对当期消费影响的城市差异

表达式中的系数代表居民的消费习惯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天津和内蒙古两地的说明居民的消费习惯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的关系,两者中天津的消费习惯弹性较大。在其余消费习惯对消费水平有正向影响的城市中,北京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的弹性系数最大,说明北京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绝大部分受上一年的消费水平影响,而且上一年的消费程度越高,现年的消费水平就越高。

城镇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性支出对当期消费影响的城市差异

系数代表城镇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性支出对当期消费的影响,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除了天津外,其余城市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均随着城镇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性支出的增加而减少。天津受惠于本身地理区位优势,在人民生活保障的各个方面都采取了很多重大的社会保障福利举措,在北部地区中,天津、北京的社会保障程度还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北部地区城市的,所以北京市的城镇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性支出的弹性远远超过其他地区。

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模型分析得出的结果,结合我国居民实际消费情况,現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要缩减地区间消费差距,就要缩小收入差距。无论对于哪个城市来说,收入的高低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居民的消费水平。要想实现缩减地区间消费差距的目的,就必须缩小收入差距。对于某些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应重点帮扶,适度调整居民的薪酬待遇,以提高居民的总收入水平。

第二,要缩减地区间消费差距,就要鼓励居民改变消费观念。我国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许多思想习惯如崇尚节俭的消费观等,仍然影响着新一代的人,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目前的消费现状,就要从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观念上出发,鼓励人们建立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念,进行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以达到消除地区间消费差距、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目的。

第三,要缩减地区间消费差距,就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居民对医疗保健等社会保障性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首先,政府应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提高基本养老金待遇、健全医疗保险体系、加大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方面的支出;完善社会救济制度,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出,以确保不同地区的低收入居民都能享受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实现消除地区间消费差距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丁任重,朱博.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13,29(02).

[2]张寻远,李文启.城镇居民消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基于中国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11,27(0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