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浪激天涯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的题目,大致是“中国留学生为何难以融入当地圈子”,没看内容但这个题目却久久挥之不去。权当它是一个问句。我就以曾是学生而后生活在法国多年的经历说说自己的体会。当然这和单纯的学生的情况不完全一样。
一看这样的题目,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引发的认同及谐和的不适感。这当然没错,我们都是文化的产物,离开文化无从说起。但如果再深入细化一点,我们就会发现比“文化”二字更可触摸的实质。
文化交流
无论你经过何种语言培训,想要一开始就无障碍地和当地人交谈无疑是幻想。语言不够好,必然会比当地人花更多精力在专业学习上。偶尔有时间和他们闲聊时,如何挑起话题?这就是考验个人应变能力的时候了。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里没有口才训练这一课。而法国人从初中开始每学期都有大大小小的不同的课题答辩。给一个题目,自己查资料自己组织文字然后接受答辩。这个训练很好地让他们掌握了如何选择话题如何表达如何引导进入等等,所以他们大多能很自然地挑起话题。那咱们讲讲自己的文化总是可以的吧,而且他们也显得很关心中国文化似的。
中国文化是什么?儒释道?仁义礼智信?这些是不是太宏大了?诗词歌赋呢?
且不说我们当时的文化素养何等的匮乏,就算知道几个概念,如何能讲得让外国人听懂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即使有足够的词汇量知道表达,但说出来的未必符合他们的理解习惯。三两次之后就会打退堂鼓。最后中国文化便简化成聚会时的饺子、春卷、蛋炒饭这些可以感知的食物,在吃喝的过程中顺便讲讲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而说到端午节的屈原,就算我们讲得清楚,他们也无法理解或者说不愿意花精力去理解。就我接触的绝大多数外国人包括法国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只是好奇而已,远远谈不上想深入了解,更别说学术性了,因此一些概念当作咖啡机旁泛泛的谈资还好,稍微深入一点需要双方都动点脑子时就显得累人了。更多的是以我们日常的行为言语呈现自己的文化。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我们对他们的文化也很感兴趣,毕竟是生活学习的又一故乡。当初对他们的认识可以说非常贫乏,就知道几个大概念。就算到了今天,对当地的人文地理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但如果讲到某一次宗教战争的具体事例时,人家觉得很重要很愿意解释给你听。而你呢?哦,宗教嘛离我很远呢。殊不知宗教文化及神学就是他们文化的基石。这样不对口的交谈自然不可能太多。
这些和语言有关,和文化背景有关,和对话者的文化修养更有关。
融入
如何定义融入二字?融入有多少不同的层次?
说到融入一词,我会想到墨水融进清水的图像:墨水不再墨清水不再清,再也分不出墨水清水了,但通过技术手法还是能分辨出水里有墨的成分,那是因为墨的特质不会因为浓度降低而改变。文化间的融入至少可以分成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大类,这有点像墨水融进清水,总有一部分精神特质很难被融合。
作为外来者,显然我们有开放的心态。而法国人尤其是法国同事,我认为他们具有非常开放包容的个性。他们对待语言不过关的外国同事的耐心,一直是我特别佩服且感恩的。这种双向都积极的心态无疑对物质层面的融入具有很大的帮助。
我上班的公司里几乎沒有中国人。和外国同事一起吃午饭,下班后也可能一起去酒吧喝一杯。和要好的同事也会有私下来往(法国公司里同事间的公私界限很分明)。甚至我可以说出一些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他们的典故。这样的景象算不算融入?我有法国同事跳槽离开公司很久后还会回来找我一起吃饭咨询问题,这样的景象算不算融入?我家住在一个别墅小区,邻里关系极为融洽,夏天的傍晚常常街边一站一聊就收不了场,这样的景象算不算融入?我们过他们的节日,我们的衣着和他们没啥区别,我们在家也会做法式菜点,这样的景象算不算融入?
算!当然算。尤其在工作层面我们都融入得很不错。况且没有很好地融入是不太可能升职的,更别说升至中高级管理层了。但所有这些都只是物质层面的融入,物质层面只是看得见的浅表层。
保持母文化
精神上的融入远不如物质上的容易。没有精神上的深层融入是否是坏事?不!恰恰相反。我认为精神上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持母文化。能将母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就更好。
即使现在我的日常思维完全可以是法语式的,但我的精神思维仍然是汉语的。和中国朋友之间有一种和法国人之间没有的天然的默契。而且自己的文化积累越多越有难以融入的趋势。这让我想起道金斯的一个词“模因(meme)”,即文化基因。我理解的文化基因即是母文化在个人血脉中的映射。基因相同的物种具有天然的亲近。而基因岂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
再看我们的孩子,尽管我们不遗余力地教他们中文,读《三字经》念《弟子规》,给他们讲嫦娥奔月盘古开天……但法语才是他们的母语,法国文化才是他们的母文化,才是影响他们三观的主要因素。这是由学校和社会大环境决定的。家庭小环境的影响更多地是在人格层面起作用。
个人努力的结果虽然有限,但众志无疑可以成城。事实上,经过留学生及侨民多年不懈的努力,中国文化正在慢慢渗入法国民间。比如巴黎市很多区政府已经连续多届组织中国春节的庆典活动,很多法国人来参加。这当然和咱们祖国的快速崛起有着紧密的关联。
工作之外,我们都希望有一个轻松自如的朋友圈。尽管不再有交流障碍,我们的朋友圈仍然是中国式的。其实这就是一个“人以群分”的简单的圈子问题了。在国内不也是老乡之间更容易拉近关系吗?而交往最多的还是经历相似的人。相似的经历意味着共同的语言。一句“来我家吃烤红薯”,就可号召一帮吃味相投的人。而这烤红薯仅仅是烤红薯吗?不,它丰富的外延是无需过多注解的“习相近”及关爱,还有相知、乡愁,和树干一样的原生文化。而“来我家吃蛋糕”显然引发不了我更多的联想。
动态平衡
动物都知道趋利避害。道金斯以《自私的基因》一书端出基因赤裸裸的丑态,斯坦诺维奇在《机器人叛乱》一书中教人如何与基因的恶行搏斗,也即与自我争斗,以优化模因。人这种高等存在,随时都在寻求付出与获得之间的最佳平衡,“融入”这种搏击不过是这种平衡的一个个例而已。以我狭隘的认知,这和一个现代人用不用银行卡类似,似乎也与在一棵果树上嫁接另一种果树枝丫雷同,不必紧张也不必夸大。在世界越来越大同的今天,融入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进化课题。如何保持个性则像保护稀有物种一样是需要更加警醒的课题。嫁接枝丫结出的果子和原生枝丫结出的果子总会有区别,但重要的是他们都能迎着阳光雨露友好共生,随着时间自会达成特有的平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