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易秋霖
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从现在开始往后约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又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前30多年实践中,改革是最大红利,推动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引发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深刻变革。未来十年,改革仍然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最大的红利。改革的基础是对“当下”的深刻了解,从哪里入手,何处是机遇、何处为挑战,这是未来改革的起点。
图景中机遇
新型城镇化将带来巨大投资与消费需求。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过程即是创造新经济需求的过程。目前中国的城镇人口比例为51%(城镇户籍人口不到40%),如果10年后城镇人口比例达到60%,则城镇人口将增加约1.3亿人。如果一半新增城镇人口进入现有城镇,一半进入新建城镇,每个新城镇人口平均10万人,则将增加650个新城镇。相应地,已有城镇扩大规模及建设新城镇均需要新增厂房、住房、道路、学校、医院、生活设施等,将形成新的、巨大的投资需求。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后,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需求也将扩大和升级。新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非公有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将发挥更大作用。非公有经济创造了中国绝大部分新增就业岗位,吸纳的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70%以上,创造的GDP占全国GDP总额近70%,上缴的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例超过50%。非公有经济在支持经济增长、促进城镇就业、增加财政税收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10年,非公有经济将获得包括非公有经济与公有经济在权利、机会、规则等方面的平等地位,拥有包括除各种隐性壁垒将消除,国有企业垄断地位将被打破,特许经营领域向非公有制企业开放,非公有经济可参股投资于国有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造,其将在吸纳就业人口、增加税收、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产业结构调整将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健康可持续发展。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使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其中之一,其表现是产业集中于中低端环节,技术水平低,导致研发与创新能力弱,产能过剩严重,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资源消耗也大。未来十年,我国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控制高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耗产能,提升加工制造业技术水平,增强自主创新与产品研发能力。产业结构调整将使我国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产品技术含量更高,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同时,将推动中国经济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健康可持续型转变。
中国扩大开放与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未来十年,全球贸易、金融、投资以及区域经济将进一步一体化,并促进各国经济互惠互利,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包括放宽投资准入,建立自由贸易区,扩大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中国经济将更深入、广泛地参与到全球经济之中,更充分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
发达经济体总体趋向复苏。目前,美国经济复苏明显,增长势头比较稳健,预计这一趋势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将延续下去。欧洲经济也表现出复苏的迹象,而日本经济在投资、消费、出口增长的带动下也在开始复苏增长,并已摆脱通货紧缩的威胁。这三大经济体与中国经济发展关系密切,是中国商品的最重要出口市场以及投资来源地,它们的逐渐复苏、稳步增长,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外部环境。
此外,教育体制、医疗体制、社会保障体制、行政体制的改革以及建设法治社会、反腐倡廉等均将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挑战并存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在过去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民营企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同时国有企业总规模也逐步壮大。如今,国有企业已占据了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金融、交通、电信、能源、原材料等重要领域,一些国有企业成为所处领域的大型垄断企业,既垄断了市场也垄断了价格,既发挥了主导作用也存在如靠垄断维持盈利、效率较低、缺乏创新活力等问题。未来十年,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重点之一是发展混合所有制,这将带来国有经济占比的下降;另外,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将使部分国有企业不再直接由政府管理,从而失去政府提供的种种保护和特权。由于国有企业规模庞大,占据重要领域,因此,国有企业改革能否成功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一旦出现重大挫折,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并带来一系列社会后果。
市场化改革问题。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多地起决定性作用,一些现在仍由计划控制的资源、价格会逐渐放开。过去30多年的实践表明,放开的同时常常伴有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等问题。市场化改革、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的同时,必须防止价格失控导致的严重通货膨胀。
贫富差距。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表明贫富差距已超过警戒水平。尽管目前表现出缩小迹象,但由于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的贫富差距仍然会较大。贫富差距过大不仅会造成社会治安恶化、社会阶层矛盾等社会问题,还会抑制社会总体消费增长,增加社会对贫困人口救济的负担,拖累经济增长。
人口老龄化。至2012年年底,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9.39%,早已超过7%的老龄社会标准,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老龄人口比例还会持续增长。中国是未富先老国家,养老问题带来的个人与社会负担比经济发达国家更加沉重。在老龄人口比例增长的同时,中国劳动力人口比例逐渐下降,人口红利逐渐减少。这种人口结构的不利发展趋势将带来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严重挑战。
环境污染与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已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空气污染既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个人与社会医疗负担。资源过度消耗使经济失去发展后劲,不得不更多地进口国外资源,从而导致国际市场资源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因此,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全球经济竞争加剧。经济全球化不仅有利于各国经济相互合作,同时也加剧了各国经济之间的包括人才、技术、资金、资源、市场等方面的竞争。一个国家能否培养和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引进和开发更多先进技术,吸引更多投资,占有更多资源与市场,将决定这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此外,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地方政府债务、高房价以及周边国家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等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潜在威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