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经济新形势下如何提升监管工作的前瞻性

时间:2024-05-04

刘朝霞

经济周期规律的巨大影响以及系统性危机的严重后果始终是银行业宏观监管的工作重心,是体现银行业持续性监管的重要方面。在当前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下,考虑到经济周期规律对企业经营与银行管理的巨大干扰及其不可逆性,有必要对当前监管模式进行延展,以求通过加强逆周期风险监管的微调而进一步提升监管的前瞻性。

当前需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稳健经营问题。一是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加大。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出现回调,企业效益下滑,资金紧缺矛盾突出,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经济下行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开始向银行体系渗透和转嫁。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增加。近年来,国家把不符合环保的高耗能行业企业列入淘汰类、限制类,这部分企业对银行资产质量已形成较大冲击。三是意外事件的冲击不容忽视。2008年初的严重冰雪灾害以及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引发的遭灾银行业信贷客户形成的不良贷款,对银行业的稳健经营产生了重大冲击。同时,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经济总体下行、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破产兼并的力度将会加大,对银行经营也将带来新的冲击。

安全稳定问题。一是部分银行机构的支付风险加大。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实体经济效益下滑、企业资金普遍趋紧和居民收入增长放缓,银行机构总体盈利能力、主动负债能力也将随之下降。特别是那些已经资不抵债,主要依靠新增负债维持运转的问题机构可能因此会发生支付危机甚至倒闭,并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酿成区域性金融风波。二是银行声誉风险逐步显现。近几年,关于银行产品服务问题的投诉纠纷有增无减。特别是随着金融市场大幅度震荡,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宣传策划和营销过程不规范导致的各种纠纷和投诉迅速增加,不仅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银行业形象,也为某些别有用心者提供了反对深化银行改革的借口。三是处置非法集资形势严峻。在宏观环境趋紧的形势下,企业融资难度增加,各类非法集资有所抬头,个别地方和行业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严重威胁着银行机构的安全运营。

资金投向问题。在经济周期性回调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相互叠加作用下,去年以来,社会个人财富缩水和收入下降明显,加之对预期收入不确定的影响,企业、个人的市场信心不足,银行对小企业、个人的信贷业务面临新的风险压力,营销难度进一步加大。在当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银行业机构普遍认为实体经济运行不稳定,风险较大,因此,纷纷把贷款目标瞄准到基础设施等非生产性项目上。同时,银行为了保持流动性,有的通过票据贴现来实现贷款增量,而在票据融资增量中有相当部分是转贴现。这样,资金停留在银行体系内流动,并没有直接用于支持生产型企业和流通型企业等实体经济,实体部门贷款满足度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做好逆周期监管的相关建议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依据经济周期规律性,有必要对目前的监管模式进行延展。

完善宏观风险监管,防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发生。一是研究制订银行业策略风险监管指引,确定银行业机构制订发展战略、风险控制政策的尽职规则,将宏观经济分析和重点行业分析能力纳入逆周期风险监管框架。二是进一步充实银行业金融机构压力测试内容,指导银行业定期开展对宏观经济波动、重点行业和客户遭受意外冲击的压力测试,并依照测试结果补充拨备,依靠监管规范引导银行业克服短期行为,做到“以丰补歉”。三是在加强国际合作,积极研究动态拨备制度的同时,总结近年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冲击的监管经验,不断完善建立应对危机以及经济、社会和自然重大冲击的监管反应机制。做到针对冲击性质和强度,采取动态调整评级标准、资本和拨备要求等,明确上述措施的启动和终止的实体条件、批准程序、及落实检查,充分运用功能监管以及监管规制手段缓解银行业机构“亲周期”行为,防止银行业机构的风险管理加剧经济震荡和放大系统风险。四是在总结美国次贷危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我国跨国以及跨机构重大风险的联合处置机制,防止各自为战的风险规避和控制整个行业新的风险。因此,建议我国监管部门“一行三会”应在“功能监管”方面达成共识,对金融实行并表监管,提出资本金要求,把表外业务放到表内统一监管,降低金融风险。

引导资金合理使用,优先支持“三农”及实体经济发展。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要重点支持生产型和流通型企业以及消费领域的发展,着力解决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和资金周转紧张类企业。贷款有效需求不足的企业,大部分属于外部订单需求下降,主动收缩经营规模的企业,这类企业大部分经营正常,对于这类企业,银行要发挥信息和管理优势,主动上门帮企业分析其经营原因的同时,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企业技术革新,研发新产品、拓展新的市场。资金周转紧张的企业,大部分是因外部市场变化,库存资金和应收账款资金占用增大所导致,对于这类企业,银行要以战略发展的思维来判断企业前景。对仅是受到经济下行的冲击,财务制度健全,有能力度过难关的企业要优先支持;对“两高一剩”、管理混乱、风控能力低下的企业,银行可以适时收回贷款,维护信贷资金安全。同时银行要加大“三农”支持力度。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农村金融改革开辟了新的空间。要充分发挥金融支农合力,加大对“三农”信贷投入,不断创新适应“三农”的金融产品,采取不同的支农、惠农举措,提升整体支农意识和服务水平。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促进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一是协调人民银行共同发挥职能作用,加快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平台,加快推进区域征信数据库的建设。要扩大企业信息的收集范围和频度,准确分析贷款企业财务状况,及时掌握企业风险状况和经济效益情况,推进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步伐,同时做好面向公众和企业的征信知识宣传和金融知识宣传,真正提升公民的诚实守信意识。二是把维护金融稳定的着眼点放在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上。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机制、金融稳定协调机制、信息共享交流机制和工作沟通机制。要加大通过日常业务活动监测风险的力度,充分发挥好其执法职能,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创造条件。三是从有效预警和处置内在要求出发,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原则上由地方政府指定其所属部门具体承担辖内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协调组织职责,做到事权统一,协调有效。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的相关规定,明确将金融系统配合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纳入反洗钱监管范畴。四是加强向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汇报沟通,从更高层次上明确银监会与人民银行在职责分工,明确跨部门金融违规问题的移送、查处权责、程序和标准问题。

探索逆周期资本监管方式方法,提高资本调控的有效性。银行是亲周期行业,在经济上升期贷款审查较为宽松,在经济下行期则倾向于紧缩贷款投放。从银行经营来讲,亲周期符合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但容易出现经济周期波动性,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导致经济热的时候过热,冷的时候过冷,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要加强法人机构监管,从年度监管为主逐步转向以机构年度短周期监管为主,三五年中周期监管为辅。目前的机构监管模式是基于国民经济运行周期与金融机构运行模式而设计的,从指标设计的针对性与监管的可执行性两方面都无可非议。但是,鉴于历次经济金融危机的基本特点及其风险影响的损失严重性、传递复杂性与预测难度性,考虑到经济周期规律性对企业经营与银行管理的巨大影响。因此,建议监管部门一方面设计一个逆周期资本监管调整系数,达到适当增加经济上行期的资本要求,适当减少经济下行期的资本要求的目的;另一方面尽快研究如何避免新资本协议亲经济周期导向,修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规定,适当增加灵活性,允许商业银行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使用内部模型来确定资本要求。此外,配合存款保险的政策组合科学设计应对周期性问题。目前,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正在设计中,建议采用移动平均的存款保险定价方法,并结合资本监管要求设计出最优的政策组合,控制亲周期可能出现的问题。(作者单位:中国银监会阳泉监管分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