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坚持创新小银行创造优良业绩

时间:2024-05-04

姚姜军 岳传刚

重庆三峡银行,2007年12月完成重组,2008年2月26日正式挂牌。2008年末,该行总资产136.32亿元,比年初增长1.6倍;各项存款余额93.9亿元,比年初增长1.9倍;各项贷款余额37.8亿元,比年初增长2.3倍;实现经营收入55028万元,同比增长2.6倍;实现利润30521万元,同比增长6倍;上缴税金9690万元,同比增长2.7倍。

创新银行重组模式实践

政府主导市场运行的新模式

重庆三峡银行的前身是万州商业银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该行发展基础差、历史包袱重,不良资产达13.77亿元。为了摆脱这种困境,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组织人员在深入调查摸底、掌握实情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了“不需政府买单完成重组万州商业银行”的创新设想。随即由重庆信托牵头,招募境内合格投资者增资扩股20亿股,全体股东实际向万州商行注资32亿元。参加重组的投资者按每股1.6元的价格认购,其中1元作为股本,0.6元作为“万州商行不良资产处置集合信托”的专项资金共计12亿元,由重庆信托制定一次性买断不良资产处置方案进行清收和处置。

万州商业银行的成功重组,具有几个示范意义:一是由信托牵头重组银行,首创了信托银行的联手合作;二是以信托方式彻底剥离不良资产,对信托业和金融业的不良资产处置都有启示意义;三是从2007年9月13日市政府确定重组,到12月28日实质意义上的重组成功,一共只有106天。

重组万州商业银行,经历了重组方案设计、剥离12亿元不良资产、20亿元注册资本金到位、更名、获批等一系列的艰难历程,2007年当年底,重组后的万州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总额4341万元,向地方政府上缴所得税1299万元。从万州商业银行变成重庆三峡银行,不仅是脱胎换骨式的重组,更意味着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变。

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精心打造“理财银行”品牌

银行、信托强强联手,使重庆三峡银行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作为履行“受人之托、代人理财”职能的大股东重庆信托,具有发展理念新颖、市场反应快捷、经营品种独特和资金实力雄厚等突出优势;另一方面,作为新组建的重庆三峡银行,拥有更广大的融资市场、更庞大的客户群体和更多的服务网点。重庆三峡银行管理团队依托银行与信托两大资源优势,建设凸显资源、人才、平台三大优势的“理财银行”品牌,围绕客户市场需求,先后研发了“库区创收”、“建设山水城市”、“城乡统筹发展”三大系列的14款理财产品。2008年该行累计发售理财产品101亿元,帮助百姓增加财产性收入约4亿元,满足了广大城乡居民的理财投资需求,被称为帮助百姓致富的“理财银行”。

地处中国长江三峡库区腹心位置的万州区,具有农业大、工业小、财政穷、移民重等特点。重庆三峡银行在深入市场广泛调查后,研发出“创收1号”理财产品,于2008年2月1日投放市场,期限一年,年利率8%,属保本收益型理财产品。重庆三峡银行提前于2009年1月8日将该产品的收益如数兑付给每个理财客户,帮助4280户居民共增加财产性收入1500多万元,平均每户增加理财收入3504元。

创新业务发展路径着力

实践“中小企业银行”战略定位

重庆三峡银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找准自身定位,即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业务经营的主打产品。

为了发挥好“中小企业银行”的品牌作用,培植核心客户群体,他们重点围绕现代流通、制造工业、高新技术、内陆型加工贸易业等八大产业发展市场,加大信贷投入力度,满足中小企业客户的资金需求。

为了深化“中小企业银行”特色经营品牌内容,他们改变营销方法,创新发展思路,2008年分不同层面组织银企合作座谈会,主动同中小企业客户加强沟通交流,做到项目结对,合作共赢。

为了满足中小企业客户市场需求,他们还研发出了包括客户战略决策咨询、客户资产经营方案设计、客户融资方案设计、经济信息咨询四大类“公司财富管理”系列服务的新项目和新产品,以满足创业初期型、发展壮大型、优良忠诚型等不同类型中小企业客户的不同金融需要,深受市场欢迎。

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该行“中小企业银行”品牌优势已经初现,2008年累放贷款46.2亿元,签发银行承兑汇票16.8亿元,办理票据贴现25.1亿元,当年增加贷款19.5亿元,年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比高达86.3%。

创新银政合作机制积极支持县域经济稳步持续健康发展

重庆三峡银行借助“银政合作”战略平台,通过新建区县网点、开展理财融资、提供财富管理方案、增强信贷投入等载体,为区县建设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2008年,该行已同涪陵、黔江、长寿、梁平、万州等一批区县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意向性授信50亿元,发放贷款16.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县域商业园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建设。如该行以股权投资的方式,累计发行理财产品4.5亿元,将资金集中用于支持贫困地区的潼南县和荣昌县北部新城区地块拆迁整治项目、县城交通道路改造和城市居民危房改造项目,帮助这两个区县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瓶颈”问题。

创新农金服务特色面向

“三农”市场支持新农村建设

为了支持新农村建设,服务城乡统筹发展,重庆三峡银行首先组织人员深入5个区县、10个乡镇的1000户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增加农村信贷投入、满足农业生产及相关农业企业经营资金需求,开展农村理财融资服务,帮助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服务。

2008年,该行发放农业贷款6.8亿元,农业及涉农贷款占比达到15.6%,比上年增长了12个百分点。他们通过设计“城乡统筹1号”理财产品,集聚市场融资额1.8亿元,不仅支持潼南县改善农村防洪水利设施,增强农业抗灾能力,而且还帮助该县实施70万平方米的农村旧房危房改造工程,使8000多户农村居民的住房环境得到了改善。

重庆三峡银行创造性地提出了围绕“三农”服务领域,加快银行信贷业务转型,探索“七方合作新模式”。“七方”即银行、政府、保险、农户、农业技术部门、畜牧防疫部门、销售商家,大力支持农村“大户经济发展”试点,创新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种植产业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规模化的“大户经济”发展特色经营,着力培植新的农村经济发展增长点,实现银行资本、农业资本、商业资本与政府资源、农业技术资源、农村土地资源等多种资源要素的有机结合,使农村“大户经济”产生示范带动效应,最终形成一个银行负责贷款资金供应、保险公司负责农户经营风险赔偿、农民负责规模生产经营、政府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服务、农业技术部门负责技术指导、畜牧兽医部门负责防疫、当地农产品销售商家负责产品销售的多位一体、配套完善的农村产业链条和现代化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的新型模式。

创新,为重庆三峡银行提供了不竭的发展动力,使小银行增强了市场核心竞争力,创造了优良的业绩。(作者单位:重庆三峡银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