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观点五则

时间:2024-05-04

周小川:中国经济仍处在与金融危机抗争阶段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出现了回暖迹象,但目前仍然处在与金融危机的抗争阶段。

周小川说,去年,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防通胀,到去年年中情况发生变化,政府在9月份及时进行政策调整,并于11月份正式宣布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避免了经济快速下滑。

在谈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时,周小川说,新兴市场国家有一些投资投向了有毒资产,但投资量不大,所受冲击不是特别严重。但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和商业经营的信心。此次危机的传导跟过去不太一样,过去主要是通过资金或者实体经济传导,而这次则直接通过信心就可以影响到金融市场。另外,由于工业化国家出现衰退所导致的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减弱,金融危机也通过出口环节对新兴市场的很多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周小川说,这一轮经济危机的另一个特点是,全球化的发展使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对出口的依赖度大大提高,这些国家由于外需下降而受冲击较大。

周小川认为,新兴市场国家应该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正增长。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应该从此次危机中吸取更多的经验教训,使自身的金融体系更加强壮,更具免疫力。□

夏斌:人民币区域化绝不是资本项下马上彻底放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日前称,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整个国际货币体系仍然是一极多元的体系,人民币区域化的路线绝不是资本项下马上彻底放开,而是渐进、有序地开放战略。

夏斌指出,美元的主体地位在短期内不会轻易被撼动,因为金融货币地位的确立离不开国内经济实力的支撑,1859~1918年,美国工业总产值从不到20亿美元上升至840亿美元,黄金储备从占全球储备总量的17%上升至59%,贸易量则从4%上升至39.2%,随着贸易量的大幅增加,美元才取代英镑成为主导货币。

夏斌称,就人民币走出国门而言,首先不是某些人所说的人民币走出去第一个好处是铸币税,铸币税仅仅是一个国家货币走出去之后的结果。中国要持续稳定的崛起,首要问题是保证汇率能够相对稳定,保持比较好的环境,让中国的实体经济和贸易得以迅速发展。

“要明确中国目前需要的是什么?中国经济逐步增长,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一些大宗商品资源的定价权不为中国金融期货市场所能决定。所以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应该有更多的大宗材料、商品的定价权,这是人民币逐步走出去的一个重大目的。“在此前提下,既要全球化的好处,又要防止在动荡环境中全球化导致的负面影响。这决定了人民币区域化的路线绝对不是资本项下马上彻底放开,而是渐进、有序地开放战略。”□

戴相龙:银行贷款的超大量增长难以为继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日前表示,中国社会资本形成能力下降,难以支撑银行贷款的超大量增长,继续下去就会带来很大的金融隐患。

戴相龙指出,我国银行贷款的超大量增长难以为继。“现在中央银行说要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我理解就是不能过多增长、保持稳定、逐步增长。有人理解持续增长的意思是还按照这个规模持续增长,这个理解可能错了。”

戴相龙说,并不是商业银行没有钱,也不是中央银行不允许增加贷款,而是因为外资的减少、资本市场融资的减少、企业利润的减少,令中国社会资本形成能力下降,难以支撑我们贷款超大量增长。

戴相龙进一步指出,下一步有两个可能:第一,贷款超大量增长难以继续;第二,如果继续这样增长下去就会带来很大的金融隐患,或者不良贷款大量增长。因为,这些贷款主要贷给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项目是用土地出让的受益来做资本金,来还贷款、担保,“甚至有的地方,外国金融机构、外国经济师,审计的时候把这个作为关注贷款来看待。”□

易纲:六方面入手促进公司债市场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日前在中英公司债券市场论坛上指出,我国公司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要不断提高风险处置和管理能力,促进市场互联互通,促进公司债市场发展。

一是增加市场透明度,加强债券发行主体的信息披露。二是推动债券评级机构发展,加强对于债券评级机构市场定位和作用等问题的研究。三是培育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发挥机构投资者在管理风险和分散风险等方面的优势。四是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司债券的发行、承销、托管和清算等环节。五是加强市场监管,监管者要不断向市场学习,既要避免因监管过度而产生金融压抑,束缚市场的发展;又要避免过分相信市场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股东的约束力,导致监管不到位。六是促进市场互联互通,即在债券市场内部如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以及债券市场与其他衍生产品市场如债券、期货、掉期、衍生品等之间的互联互通。市场投资主体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发行、交易、托管和清算场所。□

曹凤岐:谨防创业板成为第二个中小企业板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歧日前在相关论坛上表示,应尽快把创业板做起来,让优秀的企业有上市的机会,但是一定不能把创业板办成第二个中小企业板。

曹凤岐认为,创业板不同于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是解决自主创新企业、高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上市融资的渠道。

曹凤岐指出,中国推出中小企业板,是不得已而为之。深圳交易所2000年10月停止主板交易就是为创业板作准备,但是创业板迟迟未能推出,以至于深圳的市场萎缩,最后推出了中小企业板。然而,直到今天,中小企业板只有不到200家企业。

曹凤岐表示,在创业板的问题上有关部门也要自主创新。目前的发行标准应该再降低,审批也要迅速,要批量上市。他建议证监会可以将审核工作交给中介机构、交易所、投资者和企业去做,证监会只要保有最终否决权即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