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身险前8月保费数据释放两大信号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时间:2024-05-04

潘亦纯

近期,银保监会公布了今年1~8月份保费收入的数据。《投资者报》记者从该项数据中读出了两大信号。

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今年前8个月,人身险公司的总规模保费终于扭转了此前同比下降的颓势,出现了0.45%的小幅上涨,规模保费增至2.54万亿元,据悉,这也是今年以来,人身险公司第一次规模保费同比上涨。

原保险保费收入虽然下降了5.37%,但也创今年以来降幅的新低。

种种迹象表明,保险公司在保障型产品布局方面的成效已经逐步显现。

规模保费收入年内首次扭降为升

自进入2018年,由于“134号文”出台,限制了万能险+年金保险、万能险+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等较受市场欢迎的理财险产品的销售,及年金保险的快速返还功能;险企调整公司产品结构需要时间,而代理人销售新产品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等多重原因,行业的规模保费收入持续下降。

数据显示,今年1月,人身险行业规模保费收入同比跌幅达11.4%。前2月,跌幅扩大到12.44%,随后,规模保费的跌幅便一路收窄。前3月、前4月、前5月、前6月及前7月的规模保费收入跌幅达7.97%、6.09%、4.37%、2.27%及1.36%。

从单个公司来看,规模保费收入增速较高的一般都是新成立不久的险企如爱心人寿、和泰人寿等,这些险企由于基数较低,所以同比增幅也就较高。

但也有华汇人寿、瑞泰人寿等6家险企的规模保费收入同比下降超50%。对于规模保费下降的原因及后续的产品布局,《投资者报》记者采访了和谐健康、瑞泰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但截至发稿并未获得合理解释。仅有吉祥人寿对《投资者报》记者解释称,公司积极对接监管新政,在2018年的规划中明确对银保趸缴业务进行了总量控制,转而大力发展长期保障型期缴业务,因此,公司今年总体规模保费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根据价值转型的要求,我司将进一步加强保障型产品的布局,在重疾、医疗、意外、定期寿等方面均会在监管批准的前提下陆续推出新的产品。在渠道策略方面,我司一直坚持“个险+”的发展策略,同时,还开拓了银保、团险、电销、收展等业务渠道。”上述吉祥人寿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不过,规模保费收入的上扬并不能说明人身险行业的转型已经有明显成效。从保费的结构数据来看,规模保费收入的增长主要动力为以万能险保费收入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的上涨,数据显示,1~8月该指标同比涨幅达30%,而原保险保费这一指标实际上依然同比下降。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记者从业内多方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每家保险公司的销售节奏不同,不少保险公司把有限的万能险额度集中在某个月或某几个月销售,这就会造成在某些月份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同比上涨的情况。此外,有些保险公司前几年销售了过多的中短期产品,而后,虽然在监管要求下迅速压缩,但由于现金流压力过大,也就不得不提高的中短期产品销售规模,以保证现金流的稳定。而保障型产品由于刚推向市场不久,无论是保险代理人还是消费者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也是原保险保费收入依然呈现降幅的原因之一。

原保险保费收入降幅创新低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今年1~8月份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依然持续下降,但降幅已经收窄。数据显示,前8月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96萬亿元,同比下降5.37%,创今年以来降幅的新低。

1月份、1~2月份、1~3月份、1~4月份、1~5月份、1~6月份以及1~7月份的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分别下降了25.5%、24.31%、16.82%、13.6%、11.54%、8.5%及7.39%。人身险公司在重疾险、年金险等保障型产品方面的布局实际上也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今年1~8月,原保险保费收入排名前十的人身险公司分别为国寿股份、平安寿险、太保寿险、华夏人寿、太平人寿、泰康保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富德生命人寿、中邮人寿。

《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前十名的险企虽然没什么变化,但排名相对于去年同期而言却经历洗牌。其中,华夏人寿涨幅最大,从去年同期的第十位上涨至今年的第四位,此外,中邮人寿也由去年同期的第十五位跻身前十排名第十位。人保寿险则是下降了3个位次,排名行业第八。去年同期原保险保费收入排名行业第三的安邦人寿今年则跌出前十榜单,排名行业第21位。由此来看,一些较早布局转型的险企,已经在行业大背景下呈现出了弯道超车的迹象。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在行业强监管、深转型之时,《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大型人身险公司的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数据显示,1-8月原保险保费收入排名前十的险企,其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占行业总原保险保费收入的74.2%,而去年同期,这一比例仅有71.59%。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监管层对市场进行强化监管之后,大型保险公司的市场集中度提高,说明中小险企核心竞争力本就不明显,此前监管环境宽松,很多问题没有暴露出来,而监管强化之后,过去一些不太合适的经营策略、竞争手段就逐渐暴露出来,本质上是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从范围经济的角度来看,大型险企在管理、成本控制、风险管控等方面都要略强一些。

那么,未来中小保险公司将如何立足行业?朱铭来表示:“未来中小险企还是应该摸索出适合自己走的路,区域性的保险公司不见得一定要拼规模,关键是你在这个区域里面,应该有一些特色,并考虑如何去发挥区域性的优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