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郭彦 赵袁军 阮雪姣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各方利益博弈分析*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郭彦 赵袁军 阮雪姣
在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各方利益博弈分析中,由于利益主体的不同和需要讨论问题不同,考虑到各个博弈模型假设条件不同,需要用不同的博弈模型来分析特定的问题。本文在竞争环境下运用“智猪模型”分析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的确定,基于创新的高风险创新型中小企业与银行采取的措施间的捕鹿演化博弈模型中找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相互制衡的重点,建议建立长期合作从而抵制部分企业的违约,并应用纳什均衡证明政府政策的引导促进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创新型中小企业 融资 智猪博弈 捕鹿演化博弈 纳什均衡
在经济转型期下,我国经济增长从粗放型转向了以创新推动的集约型发展,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931年英国麦克米伦作为第一个正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人,提出“麦克米伦缺口”即是供给资金方不肯以中小企业要求的条件提供资金供给。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2014年第三季度末全国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总量超过4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5%,中小企业贡献了58.5%的GDP。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占我国中小企业的3%,贡献却超过了50%的创新成果,主要涉及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信息等高新技术。然而在企业融资过程中,不对称的差距呈现出来,据统计商业银行2004~2008年度,中小企业贷款占金融机构总贷款比率还不足1.5%;九成以上的中小企业达不到融资条件,更不要说是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尽管2013年央行有意对信贷业务紧缩,但是创新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较活跃,信贷比达到21.9%,其自源资金仅占6.4%。可见,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异常难极其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投资行为、发展战略甚至长期生存的可能性。
虽然存在着多种融资方式,但是中小企业规模小,运营时间短、经营风险高,内部资金严重不足,银行贷款成为单一融资渠道,身处于金融市场并不发达的我国商业银行成为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近年来,各级财政增加了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建立并扩大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营机构,但政策实施近5年的过程中并没有实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作为商业银行并不是慈善机构,其生存同样遵守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首先,考虑到创新型中小企业具有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且转型和失败几率比较大的特征,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增大,融资难度也加大。其次,社会的信用体系不健全,创新型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差,资信情况不透明,诚信观念淡薄,资本金严重不足。最后,由于粗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中有不良贷款,金融市场中利率的非市场化,使其不愿意承担高风险的利益投机。
综上所述,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很难获取高度集中的大型商业银行的贷款,从信息和成本优势上来看,中小企业更适合从中小型商业银行融资,同时民间资本和外资银行的也是创新型中小企业重要融资渠道。多数学者通过建构银行和企业间博弈模型的方法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陈晓红,2004;刘维,2006;王敏燕,孙英隽,2010;张瑞纲,2011;聂尔德,2011张美华,2011;梁益琳,2012;吕文岱, 2013)。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贸区的建设下,外资银行的涌入,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从创新型中小企的特点出发,探讨创新型中小企业间的融资过程中各方利益间博弈进行讨论,考虑企业的发展竞争战略和贷款金融机构的竞争关系出发,研究其融资困难问题。具体来讲,从智猪博弈分析创新型企业发展战略,根据银企演化博弈模型,提出了假设并分析了企业和银行演化博弈中的稳定政策,最后分析银行间和银行和民间资本、外资银行的竞争博弈关系,指明政府政策的引导促进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一)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问题分析处于起步阶段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面临金融市场不成熟、资本市场不健全、市场经济不完善的客观环境下,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战略存在一些问题:其一,缺乏战略思维,没有意识到战略定位的重要性,创新过程中只考虑地方资源和相关在政策的即得利益和当前市场需求,缺少长远的目标利益。目前,制度、环境、市场变化过快,创新意识缺乏战略定位,迫使企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其二,创新过于主观化,脱离现实,偏离企业自身实际,把赢利作为企业经营的唯一目的,不注意培养支撑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三,过于强调创新而迷失自我,创新型中小企业要注重发展有核心的业务,不能盲目追求创新而失去自己的战略目标;其四,创新型中小企业缺乏产业内部联合,只考虑自身发展,视同行为敌对竞争,对自身不仅是内耗而且出现产业内部的盲目的竞争。
(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特征创新型中小企业显著的特征是高风险,究其原因是技术和服务创新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其一,外部有利因素短缺。金融体系的缺陷和资本市场的不完善,缺失信用担保体系,融资困难大。Asch (1995)指出商业银行为高风险和高失败率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付较高成本,贷款的边际收益为零,使得该类企业融资困难加大。在中国特定的所有制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也有影响,张杰(2009)和聂尔德(2011)指出我国国有银行贷款给国有企业,一旦成为坏账,并不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若贷款对象是中小企业,国有银行必须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致使一般中小企业得不到其贷款。其二,创新型中小企业面临高新技术不成熟带来技术风险和市场的不确定带来的市场风险,金融工具不健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Berger&Udell(1998)研究美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变化的实证中发现,债务融资比率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呈倒U型,符合金融成长周期理论。陈晓红、刘剑(2006)经济转轨时期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同样符合西方成熟国家的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创新型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成长明显滞后,特别是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研发创业和早期成长阶段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极小,无法达到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对商业银行各项金融服务的需求。其三,内部必备因素不足。罗正英(2003)从信息不对称来考虑信贷配给问题剖析出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不健全是导致信贷市场信息不完全的主要原因。创新型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和财务报表不真实,对主管部门、财务部门、税务部门、银行的报表不一致,经营管理不强、抵抗风险能力弱、信用水平低,严重制约融资能力。
(三)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博弈
(1)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博弈。其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创新型中小企业选择竞争还是合作,是基于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朱小燕(2011)认为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竞争和合作,每个企业对风险持有不同的态度并不断改变着自身的策略,企业的收益变得不确定。其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竞争过程是一个试错过程,从竞争到合作同样存在风险。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常常被模仿跟进,合作才能使其更强大。Kenneth Preiss,StevenL.Goldman& RogerN.Nafel(1997)提出新型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全体成员必须与最终的消费者、运营环节的供应商、合作者、竞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孤立不是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互联合才能有竞争优势。成思危(1998)、黄少安(2000)和谢识予(2002)等强调合作竞争者企业之间必须有不可缺少和替代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创新、学习和能力、互补性产品、核心技术和资源等。
(2)银企博弈。其一,不完全信息理论。通过已有研究的发现,Ross(1977)和Myers(1984)将不对称信息理论引入资金结构分析中,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在商业银行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契约—贷款合同的局限性,银行往往对企业的资信质量难辨真伪。银行可能产生逆向选择,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创新型中小企业真实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无法正确判断,导致提供了贷款给经营很好的企业,却拒绝暂时陷入困境却经营不错急需资金的潜在创新中小企业。其二,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大方针:安全、流动、盈利,在贷款企业主要考虑资金的安全下,主动放贷提高资金的效益。创新型中小企业急需的资金对其具有高收益,但对其缺乏自信、看不到其发展的战略,对资金安全的不确定,商业银行如何制定贷款策略,面对高收益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同时各商业银行也存在着竞争,如果银行没有做出好的判断同样也得不到收益。其三,Stieglitz,Weiss(1981)提出了均衡信贷配给理论。银行放贷的期望收益取决于银行的贷款利率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还款概率,所以贷款的风险高低成了决定因素。需求和供给理论下,不考虑风险,银行只需提高利率就能获得最大收益;创新型企业风险难以估计的时候,逆向选择就会出现——利率的提高将低风险借款人的进入门槛提高无法获得贷款,同时道德风险产生——融资到的企业会选择更高的风险项目,均衡信贷配给使得高利润未必带来高收入。
(3)金融机构间的博弈。Berger(1988)基于美国中小企业的1993年的调查数据,对其融资的问题实证研究中发现在大银行间的合并,减少了中小企业的贷款,相反,小银行间的合并没有增加中小企业的贷款。Dias,Teixeira(2004),Grenadier(2002)考虑了多于两个主体的多头竞争的期权博弈,金融机构为其利润的权衡,结合数值分析考察并区分两类不确定性对博弈双方的影响。张美华(2011)基于机制设计理论和相关博弈论:纳什均衡分析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与民间资本融资之间所面临的困境,并对融资困境提出建议。陈少华、陈菡(2013)从信号传递博弈视角从银行和企业间及互保贷款中对金融机构担保圈采用逻辑斯谛模型和演化博弈论分析担保圈的扩张过程尝试如何走出困境提出建议。
(一)智猪博弈基于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问题分析:主要对象:一大一小两头智猪;其假设前提理性猪;规则:猪圈的一头安装有一个杠杆,另一头装有一个食物槽,从而控制食物的供应。只要一踩杠杠,另一头的食物槽里就将流出10份食物。踩杠杆需要花费消耗2份食物。策略方案:每头猪在决定选择如何踩杠杆,猪的即得收益是得到的食物量减去踩杠杆消耗的食物量。表1的“智猪博弈”模型显示了该模型的策略组合,可见:问题的关键在于小猪具有占优策略,大猪没有占优策略,如果两头猪是理性的并都相信对方理性,那么博弈的解是大猪踩杠杆小猪在槽边等待食物。对猪是理性的前提就等同于说猪会飞吗?所以理性猪并不合理。非理性的占优势的猪会发现它能吃到的食物途径就是踩杠杆。
表1 “智猪博弈”模型
基于纳什均衡得出,对于小智猪来说,无论大猪采取何种策略,小猪的最优策略选择等待大猪踩杠杆在槽边等待食物。而大智猪在小智猪已决定选择等待最优策略下,其最优策略只有踩杠杆才能获得利益。
(二)智猪发展战略博弈的结论
结论1:创新型中小企业就应该做智能小猪,大型企业比作大猪,那么,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必须清楚地了解自身特点和优势并合理地避免与同行的大企业硬碰硬的冲突,必须学会等待时机、借力发展的战略,中小企业自身小和创新性强的特点也是优势,寻找行业中的适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和空白市场,融资中突出自己创新型的战略特点。
结论2:大型企业也有自身的特点,在行业中有领头羊的地位,制定战略目标时也会考虑其发展战略目标,大型企业在决策中会牺牲某些眼前的即得利益,一些投资需求量大、有一定风险的项目上主动出击,并且融资中容易以大型的项目融到充裕资金。根据“智猪博弈”理论,创新型中小企业经过多次的博弈,经验替代机制推理,要想融大量资金最终从竞争走向战略合作。特别是,无论是发展还是融资,同行内中小企业的联合和结盟在面临高风险时才具有抵抗风险的能力。
结论3:将“智猪博弈”模型中的研究对象改为一群小猪和一头大猪,那么小猪群的最优决策就是联合起来一起等待大猪踩杠杆,与此同时小猪们分工合作,派代表踩杠杆,其他小猪进食时尽可能给踩杠杆的小猪留一定食物。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前提下,创新型中小企业要想有长远的战略,必须争取到充裕的资金,要转换观念从竞争到联合,同时在平等互利、风险共担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新技术和新产品中取长补短、资源积累共同开发市场,同时构建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一)捕鹿演化博弈论的介绍演化稳定策略(ESS)——群体的稳定策略,必须能抵御一小部分的突变者群体,对这类群体采取不同策略。也就是说,选择(Selection)和突变(Mutation)。演化博弈论,是从参与者集合中选出一个群体,繁衍力的量化的适应值,从一个参与者那里继承策略且自由“选择”,其均衡状态是少量的突变体不能在群体中存活。捕鹿演化博弈是当猎手们捕鹿时都能单打独斗捕到鹿,但是他们一起合作捕鹿时可能会捕到更多的鹿。
(二)商业银行与创新型中小企业捕鹿演化博弈现实中商业银行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捕鹿演化博弈的特点:其一,商业银行和创新性中小企业是捕鹿博弈的主体,双方可以选择“合作”(从银行贷款或开展融资业务)与“不合作”(不从银行贷款或不开展融资业务)。其二,有限理性的选择,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银企两个主体不可能是完全理性加之信息的不对称和企业信贷诚信问题。商业银行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群体中的相对适应性,并选择和调整各自的策略。其三,突变,即不断试错、反复学习、不断调整策略(选择)的能力。创新型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需要N次的申请,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主体不断的学习和调整的策略,以期获得最大收益。捕鹿演化博弈模型见表2。
表2 商业银行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捕鹿演化博弈
表2中ΠA表示商业银行没有给创新型企业开展融资业务时的正常利润,ΠB企业通过其他渠道融资而不是银行贷款创造的利润。ΔΠA,ΔΠB(均大于0)采取策略1:合作得到的利润增加值;CA,CB是合作策略,即融资过程中的各类成本。p表示商业银行群体中使用合作策略1的比率,q表示创新型中小企业使用合作策略1的比率。可得到商业银行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适应度,见表3。
表3 商业银行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适应度
根据Friedman提出的雅克比矩阵的局部稳定性可得到商业银行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演化博弈的动态相图,见图1。
图1 演化博弈的动态相图
从演化博弈模型来看,双方究竟选择合作还是不合作,取决于两个点:第一,博弈的起始状态点。系统起始状态位于NILO内,银行与企业的演化均衡为点O(0,0),代表不合作均衡;系统起始状态位于NILM内,银行与企业的演化均衡为点G(1,1),代表合作均衡。第二,系统长期演化的均衡点I(p*,q*)的位置有关,也就是吸引域——如果群体结构一开始的比例在这个域中,最终就会形成该均衡点。SNILO 是NILO的面积,SNILM是NILM的面积,当SNILO>SNILM时不合作可能性更高;当SNILO<SNILM,合作的可能性会更高。通过演化博弈均衡来看,要解决创新型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信贷融资的困境,需要增加SNILM变大,SNILO变小,最终可以使商业银行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演化博弈均衡收敛于点M(1,1)最终合作的概率增加。
(三)商业银行与创新型中小企业捕鹿演化博弈的结论
(1)商业银行方面:首先,发展互助性的信用担保体系,健全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法律体系,降低商业银行给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而产生的信用风险,这样银行的利润ΠA提高;其次,提高信贷效率,减少繁琐的业务流程,创新型中小企业贷款频率高、资金量少,这样银行的利润ΠA提高。减低银行信贷成本CA;再者,银行可以帮助创新型中小企业完善财务会计制度并建立征信系统,降低银行的前期成本CA,特别是地方性中小银行获取创新型中小企业信息方面具有优势,发展该类银行有利于降低CA;最后,加大银行对授信业务的贷前和贷后监管,提高银行的利润ΠA。
(2)创新型中小企业方面:首先,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信用档案,设立不同企业平均盈余水平,对平均盈利能力低的企业进行严格监管,分类区别有助于减少创新型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前期成本CB;其次,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和政府支持政策,降低税负,同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在创新能力高的产业发展,不仅降低了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前期成本费用CB,提高创新型中小企业获得信贷资金后的利润增量ΠB;最后,鼓励创新型中小企业打包共同贷款,相互联合可以降低风险,同时增加信贷量,特别发展中小商业银行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关系性贷款有利于减少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前期费用CB,杜绝行贿成本。
(一)基本假设当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无法满足时,会寻求新的融资主体,在金融市场环境中大量民间资本&外资银行的存在,为其提供了市场。环境中3个主体存在:银行1,民间资本&外资银行供应者2,创新型中小企业3;假设1,2提供的贷款利率用P1,P2;c贷款的成本(如人工成本、风险补偿费用、交易、契约和机会成本等)c>0;R3创新型中小企业是创新企业对贷款的最高支付率。Pi-c>0,放贷机构追利的本质。创新型中小企业资金紧张不会去贷款,R3-c<0。
(二)主要策略与占有策略策略1:T1,相互独立T1=P1,T2=P2,彼此并不知道对方的价格。创新型中小企业3可获悉双方价格(T1,T2)=(P1,P2),并具有选择权接受或拒绝。同时T3的行为取决于T1,T2、T3受到T1、T2约束。所以,3个主体的策略均为纯策略,构成联合策略集(T1,T2,T3)组成联合策略空间T=T1 T2 T3。
(三)纳什均衡对博弈模型的分析
假设1,创新型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贷到款记为G1;假设2,创新型中小企业从民间资本&外资银行贷到款记为G2;假设3,创新型中小企业没有从商业银行和民间资本&外资银行贷到款记为G3。利用纳什均衡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博弈模型分析结果及政策意义。
纳什均衡1:若P1>R3,P2>R3,则G3;因为如果创新型中小企业资金接受贷款,其效用R3-P<0,创新型中小企业资金会接受银行和民间资本&外资银行贷款。
纳什均衡2:若P1>R3,P2=R3,则G3;因为P2=R3,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资金而言,接受民间资本&外资银行贷款并不是纳什均衡,因为民间资本&外资银行对价格提议没有最好反应,反而带来负效用,若民间资本&外资银行改变策略提出价格P2>R3,这时结果回到第一种纳什均衡情况,R3-c<0,创新型中小企业资金紧缺,创新型中小企业资金接受民间资本&外资银行的贷款定价P2=R3,贷款契约仍然无法达成。
纳什均衡3:当P1=R3,P2>R3时,均衡结果:G3;解释同纳什均衡2。
纳什均衡4:当P1=R3,P2=R3时,G3;同均衡2的解释。创新型中小企业资金接受与不接受两者的贷款价格提议关系不大,对银行和民间资本&外资银行组织的效用为负,通过改变策略获得更大的效用,最终选择拒绝二者。
结果分析:G3最终创新型中小企业资金没有接受到任何贷款。原因可用一个两难困境解释。尽管国家鼓励商业银行贷款给创新型中小企业,但逐利的商业银行自负盈亏的本质不会变(商业银行和民间资本&外资银行利润追逐的前提条件Pi-c≥0),贷款利率过低会损失自己的利益,不愿贷款给创新型中小企业;如果利率过高,创新型中小企业以市场价格可以从民间资本&外资银行市场贷到款(创新型中小企业资金缺乏的约束R3-c<0),因此对垄断资源的商业银行宁可选择将资金转向利润更高的贷款业务,从而创新型中小企业贷不到款;最终使得商业银行、民间资本&外资银行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无法通过合作实现双赢。最后,创新型中小企业资金缺乏且支付不起高的贷款利率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博弈是失败的,达不到均衡双赢。该均衡模型说明通过市场机制达不到满意的结果,政府必须通过相关政策辅之以调控措施帮助中小企业积极融资,才能帮助创新型中小企业持续的发展战略。
通过构建各博弈方博弈模型并对之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到各个利益方,不论是创新型中小企业之间,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还是商业银行和民间资本、外资银行之间,只有当双方的利益达到相对最大化的时候,不管采取智猪、捕鹿演化还是纳什均衡博弈方法,其最终考虑能否使双方达到均衡状态,并长期维持下去。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其一,就相互竞争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而言,由于企业间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创新型中小企业要想制定好的发展战略,在博弈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自身的优点还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与同行大型企业的劣势,以自己创新性、灵活性的发展战略为优势,在融资过程中考虑到从竞争转向联合,真正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做出决策。
其二,就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融资而言,若想加强对融资成本的管理,金融机构必须不断加强管理,再减少各种繁琐的手续,一定范围内尽量降低自身的检查成本,同时加大对企业不诚信——做假账的处罚力度;另外,从社会上分析,加大企业由于不诚信——做假账所产生的信誉损失;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建立信用体系并且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财务会计制度,从根本上减少前期成本;最后,国家有关部门应当不断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使金融监管机构在执法过程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加强对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避免以权谋私情况的出现,对信用度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加强宣传,保护其积极性。
其三,就商业银行、民间资本和外资银行而言,由于双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起点,只是各自利益的角度不同,商业银行更关注自身的利益是否达到最大化,所以提高利率导致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无法满足时,它会寻求新的融资主体,而民间资本&外资银行由于寻找自身利益是否达到最大,所以也会不断提高利率,从而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增加了难度。从纳什均衡的模型不难看出,最终使得商业银行、民间资本、外资银行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无法通过合作实现双赢。此时,政府政策调控采取积极措施才能帮助创新型中小企业融到资并持续发展战略,最后达到一种共赢的局面。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CUSF-DH-D-201506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CUSF-DH-D-2015065)、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506630047)阶段性研究成果。
[1]陈晓红、刘剑:《基于银行贷款下的中小企业信用行为的博弈分析》,《管理学报》2004年第1期。
[2]李扬、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美]小约瑟夫·哈林顿(JosephE.Harrington,Jr.),韩玲、李强译:《哈林顿博弈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陈少华、陈菡:《我国中小企业担保圈风险演化过程分析——基于博弈论研究视角》,《开发研究》2013年第2期。
[5]梁益琳、张玉明:《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演化博弈及信贷稳定策略研究》,《经济评论》2012年第1期。
[6]中国行业研究网:《2013年国内中小企业贷款现状分析》,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30307/151326392.html,2013-03-07.
[7]郭艳:《基于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融资博弈论》,《现代商贸企业》2012年第1期。
[8]张杰:《渐进改革中的金融支持》,《经济研究》1998年第10期。
[9]陈晓红、刘剑:《不同成长阶段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第1期。
[10]罗正英:《信誉链假说: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放大》,《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
[11]朱小燕:《基于演化博弈的中小企业集群之形成机理分析》,《求索》2011年第1期。
[1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黄学军、吴冲锋:《不确定环境下研发决策的期权博弈模型》,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第5期。
[14]张美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一个纳什均衡模型》,《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3期。
[15]Berger,Udell.TheEconomicsofSmallBusiness Finance∶The Role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8,(11)∶613-673.
[16]Asch,L.How the RMA/Fair,Isaac Credit-Scoring Model Was Built[J].Journal of Commercial Lending,1995.77 (10)∶10-16.
[17]Berger,A.N.,and G.F.Udell.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2(6-8)∶613-673.
[18]Maynard,Smith,Evolution and the Theory of Games. Cambrid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126
[19]Starmer,C.Developments in Non-Expected Utility Theory∶The Hunt for a Descriptive Theory of Choice under Risk [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0(8)∶332-382.
[20]Roswitha M.King.Regional business development policy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 mechanism design perspective[J].ReviewofEconomicDesign,2009(8)∶221-242.
[21]Berger,Allen N.&Udell,Gregory F.A more complet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ME finance[J].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e,Elsevier,2006,30(11)∶2945-2966.
(编辑 成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