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企业集群视角下“1+N”供应链融资研究*

时间:2024-05-04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顾亚莉

企业集群视角下“1+N”供应链融资研究*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顾亚莉

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大背景下,本文基于企业集群视角,对“1+N”供应链融资模式进行探讨,并以核心企业在供应链融资中的作用为重点,对W公司的供应链融资业务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认为供应链融资一改传统银行贷款重点考察单个贷款企业财务状况和担保手段的做法,将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中小企业经过与核心企业的信用捆绑,中小企业的信用实力得以提升,融资限制大幅减小,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为打破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提供了有用工具。

供应链融资 中小企业 核心企业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科技进步、税收贡献、解决就业等诸多方面,中小企业贡献颇多。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阻碍中小企业成长的一个大难题便是融资难。银行信贷本应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传统的银行信贷常因中小企业缺乏合格的抵押物或担保者而将之拒之门外,难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出现,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新途径,也为银行授信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供应链融资概述

2006年,深圳发展银行率先推出的“1+N”供应链融资模式,成为我国供应链融资业务实践的开端。此后众多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品种多样、各具特色的供应链融资产品,供应链融资在金融界如火如荼地展开着。供应链融资产品虽多,但其中可以总结出三种最基本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以及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将银行授信应用于预付账款,利用银行授信分批、连续采购原材料等,再以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偿还贷款。融通仓模式下,中小企业将自己的原材料、产成品等作为质押物获取贷款,用于这些原材料、产成品等的加工和销售。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将自己对核心企业拥有的应收账款债权质押给银行获得贷款,盘活这些应收账款。

供应链融资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也为银行和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以及物流公司等第三方带来利益。作为供应链主导的核心企业同样在供应链融资中担当者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责任。将资金流的管理纳入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将对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融资支持纳入核心企业的日常管理,有利于多方共赢。

(一)供应链融资供应链融资是银行根据特定产品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信用水平,以企业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确定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配合银行的短期金融产品和封闭贷款操作所进行的单笔或额度授信方式的融资业务。金融机构以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为基础,基于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间真实的贸易背景和稳定的合作关系,考察供应链整体发展前景,以贸易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为还款来源的整体金融解决方案。供应链融资立足于供应链整体,重点考察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供应链的发展前景和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关系,为易出现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融资方式。

(二)“1+N”供应链融资模式“1+N”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就是将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1”作为基础,然后再综合全面地考虑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在以核心企业以及中小企业“N”的实际贸易的前提下,为供应链上的大多数中小企业“N”提供授信支持,再转变各中小企业“N”及其各项财务指标考核标准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具体到实际应用时,因为核心企业有机会经常参与供应链金融模式,所以其核心企业此时与核心企业“1”一样。在1+N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当中,其中的核心“1”包括的范围很大,不仅可以是信誉度良好,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老大或是跨国公司,除此之外还可是政策性好、实力强的担保企业,或者是发展好的专业市场。不管核心“1”到底是哪一类的企业、公司或是专业市场,只要他们可以成为核心,它们都具备共同的特点就是业务发展好且信誉度高,可以为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帮助他们得到银行的授信,以协助他们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

近年来,纵向一体化的运营模式逐步被供应链的运作模式所取代,并在很多的核心企业“1”中得到使用。这种通过供应链进行劳动分工,然后再将附加值的部分分给中小企业来完成的合作模式在国内外很多企业都曾使用。它们分配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技术、企业产品品牌等核心产业上,以便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企业投入的这些核心产业一般都有很高的附加值。在“1+N”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中,“N”是与核心企业“1”之间一直存在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以及固定资产等问题达不到银行授信的要求,面临融资能力不高的难题。一般来说,在所有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当中,核心企业占大部分,小型的中小企业在供应链合作当中主要是为核心企业提供生产加工外包的任务。这对于没有专利且缺乏市场的中小企业来说,有利于发展企业的专业优势,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发展面越来越广,经常会出现资金缺口的问题,融资难并且融资的成本高。因此,“1+N”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难题。

(三)供应链融资中核心企业的角色与作用供应链运作和管理的诸多信息汇聚于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管理的信息交换中心;核心企业掌控着供应链中主要产品的生产、销售,极大地影响着其他企业的生产销售进程,是物流调度中心;伴随着物流运转,供应链中大部分资金也集中于核心企业进行结算和调配,核心企业成为资金结算中心和协调中心。

(1)信用担保者。中小企业规模小、信誉低,缺乏可用于抵押的资产,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然而核心企业实力雄厚、信誉好,受到银行信赖。供应链融资中,银行不再只关注融资企业本身,而立足于供应链整体,将核心企业纳入进来,考虑真实的贸易背景。这样供应链被视为一个整体,核心企业的资信被注入其中,为中小企业做了信用增级,帮助他们获得资金。此外,签订融资合约时核心企业做出的回购承诺等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担保,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2)监督者。核心企业参与供应链融资中,虽然能促进整条供应链的发展,从中受益,但必须承担一定风险,有可能遭受损失。例如,在保兑仓融资模式下,若融资企业(上游的供应商)无法还清贷款,由于核心企业提供了回购承诺,则核心企业必须回购部分甚至全部质押的货物。核心企业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就必须在日常运营中保持应有的警惕性,关注上下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关注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动,警惕异常情况。

(3)额度调配者。现实中,很多银行都采取“一次授信、集中配置”的方式进行供应链融资业务。银行的授信不再具体到供应链中的各个中小企业,而是对整条供应链进行授信,将授信额度分配的权利授予核心企业。相较于银行核心企业更加了解供应链中各企业的情况,清楚具体的交易情况,能够根据实际需要为各企业配置授信额度。此外,还有一些由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不再需要链外资金。核心企业充当金融机构,利用链内资金开展融资业务,为上下游企业分配授信额度。

(四)供应链融资中核心企业运作内容核心企业在运作供应链融资时,首先要对供应链中上下游融资企业进行筛选,选出优秀的中小企业与自己合作;然后在银行对供应链进行“统一授信”的背景下,核心企业根据一定标准进行授信额度的分配;最后对融资业务进行管控,控制风险。

虽然在供应链融资中,银行贷款的考察重点不再是上下游融资企业的资信状况,但这并不意味着融资企业的资信状况毫不重要。核心企业将自己的资信注入供应链,获得融资,再将授信额度分配给上下游各个中小企业,核心企业承担着较大风险。核心企业挑选合作伙伴时,青睐于优秀的合作伙伴,这样才能降低自身的风险,保证资金的顺利回收和供应链的正常运转。

核心企业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实现自己与融资企业、物流公司、以及银行的信息资源共享,帮助自己完成供应链融资的运作。核心企业在这个信息平台上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在信息采集时,核心企业关注的信息有:宏观经济形势,潜在合作企业的相关信息,如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以及供应链上各个成员的贸易往来信息等。采集时要关注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全面性。

平台中信息的来源渠道主要包括:第一个渠道是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融资业务管理人员导入和更新的各项信息,包括宏观经济形式、供应链融资申请、融资申请企业的信用状况、供应链中上下游各个企业与自己的的贸易往来等诸多信息。第二个渠道是银行,借助电子交易平台,实现核心企业与银行的联网,从银行获得企业信用、债务变化等信息。第三个渠道是物流企业。信息平台连接物流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从中获取货物流转信息。信息初步采集后,一般会对信息进行初步的处理,例如单位换算、数学计算等,使得信息能更加有效地运用在供应链融资业务当中。这个信息平台不仅要接收中小企业的融资申请,收集事前信息,也要关注融资发生后的后续信息,如质押物流转信息、贷款偿还情况等,进行后续的关注和分析。信息收集之后便是核心企业利用信息,对合作企业进行评价和筛选。那么,核心企业应该如何筛选合作企业呢?本文认为核心企业可以从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信用状况、产品及研发能力、合作状况等方面入手,选定多个指标,综合评价中小企业资质。

参考以往研究的成果和现实中已有的做法,本文为核心企业选择了一些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供应链融资合作成员选择指标表

表1列举了本文拟定的一些指标。核心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指标数据为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评定综合分数。借用张睿(2013)的研究成果,合作企业选择的具体指标权重可参考表2。

核心企业首先收集关于各项指标的信息,再为各项指标设定权重,对于可直接量化的指标,可利用相关企业的实际数据,对于不能直接量化,需结合定性分析的指标,可利用专家打分,将其量化。核心企业利用这些指标和权重计算出潜在合作企业的分数,最后比较各潜在合作者,挑选得分较高者作为合作对象,提供授信。

表2 合作成员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表

授信额度的配置根据核心企业的参与方式不同,可以将供应链融资分为两种:一种是核心企业间接参与的模式。在核心企业的积极配合下,银行掌握融资的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关系和贸易往来,提供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预付账款融资等供应链融资服务。第二种是核心企业直接参与的模式。银行考核核心企业的资信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向核心企业进行集中授信。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却可以申请成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融资合作企业,从核心企业分配授信额度。这种模式下,核心企业需要考虑如何为合作企业配置授信额度,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核心企业从银行获得授信,在满足自己的生产经营需要后,剩余的部分可以向融资企业进行二次授信。核心企业对融资企业授信前需要基于自己掌握的新信息和数据积累重新计算有关指标,分析各企业的申请额度与实际需求。核心企业对融资企业授信时,设定授信限额进行管理,避免过高设置授信额度带来信用及经营风险。最后,核心企业对融资企业授信后,针对融资企业的授信额度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管理,核心企业对授信额度使用情况进行管理目的是对融资企业循环使用授信额资格确认,确保授信额度充分使用,避免浪费。

核心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三个平台实施对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管控:信息共享平台接收供应链融资申请并对所需的各种信息进行采集更新和初步加工。业务评估平台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再加工,运用一定的方法、模型等评价各个申请,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供应链融资合作企业。业务实施平台一方面实施评估通过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另一方面对融资业务实施后续的实时监控。这个平台负责融资业务具体操作,与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商、银行和物流企业等多方接触,因而还需要采购人员、销售人员、财务人员、仓管人员等专业人士参与其中,提供专业服务。

核心企业除了要安排专人参与供应链融资,明确员工职责范围,还要提高风险管理意识,通过教育宣传等树立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规范的业务流程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风险预警系统,运用检测技术,捕捉运营中出现的各种异常变动,这些都能帮助核心企业降低风险。

三、案例研究

(一)案例背景W公司是美国的一家连锁企业,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据W公司的统计,截至2015年4月30日,W公司已经遍布中国,在我国170个大小城市里开设了400多家商场,并拥有7家配送中心和9家鲜食配送中心。W公司现在已经与中国与数以万计的供应商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的采购金额达百亿美元,为W公司供货的上游供应商大多是中小企业,它们向W公司这种销售巨头供货往往需要提供长短不一的信用期,期满才能收回货款。维持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所需要的资金给企业带了巨大的财务压力,供应商迫切需要盘活这些应收账款。资金匮乏长期制约着这些公司的发展,影响供应链整体的壮大,这对作为核心企业的W公司也是一种消极影响。因而在供应链管理者,上游企业的融资需求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为了满足众多供应商的融资需求,推动供应链整体的协调发展,也为了降低自己的财务成本,W公司于2006年与工商银行合作,推出了面向应商的供应链融资服务。

(二)W公司供应链融资业务运作

(1)业务流程。银行首先会考察W公司实力和信用状况等,也会对整条供应链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再考察融资企业相关条件。在了解融资企业时,从作为核心企业的W公司获得重要信息。W公司参与申请潜在融资企业的资格评审,向银行提供关于申请融资的供应商的相关信息,如融资申请企业与本企业的合作状况以及自己所掌握的供应商的信用状况等,挑选出合格者。

贷款利率最终确定为在基准贷款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5%的优惠利率。另外,W公司在每笔业务中可收取0.2%的费用作为融资管理酬劳。以W公司的供应商A为例,其融资具体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①W公司向供应商A下订单。②供应商A收到订单后,向工商银行提出供应链融资申请。③银行收到申请后,审核申请企业资质,与供应商A以及W公司签订协议,供应商A在银行开设专项账户。明确权责,向融资企业发放贷款。④供应商A收到贷款,用于产品生产;在生产结束后,A公司向W公司的物流配送中心供货。⑤W公司的物流配送中心在货物验收入库后提供相应凭证,供应商在W公司的供应商电子信息平台中录入订单确认信息(如输入收货凭证编号、发票号等)。⑥供应商A将应收账款相关信息通过电子信息平台传递给银行,同时将增值税发票、验收凭证转交银行。⑦W公司实现销售。⑧应收账款到期,W公司将所欠货款直接存入供应商A在工商银行设立的专项收款账户中,完成交易结算。同时,银行从此账户收回资金,完结此项贷款业务。经过上述流程,便完成了对供应商A的供应链融资。

(2)案例分析。

工商银行。银行在此项业务中不可避免地承担了一定的风险。虽然供应链融资将W企业的信用注入供应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贷款给中小企业的风险,但作为重要参与者的W企业,即使实力雄厚,其经营也不是毫无风险的。若W企业经营失败,供应商无法收回账款,意味着银行将有大批贷款无法收回,将遭受巨大损失。另外,若供应商A生产了不合格产品,影响W公司销售,违约风险增大。工商银行不仅直接从该笔供应链融资业务中获得了手续费和贷款利息,还与核心企业的信息数据网络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了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关系。通过供应链融资与中小企业合作,更拓宽了客户群,实现客户群的批量开发。

供应商A。供应商A在此项融资中仍有顾虑。一方面,取得的资金专款专用,只能用于W公司订单产品的生产,灵活性较差。另一方面,应收账款到期后,W公司汇入专项账户,自动用于偿还贷款,企业丧失了部分资金的支配权,也在一定程度上泄露了自己的财务机密。另外,贷款利率“一刀切”的方式也值得商榷。虽然对于供应商A有诸多限制,但其确实从中获益颇多。首先,企业获得了生产所需的资金,顺利完成了订单。这些资金在传统融资模式下本是难以获得的。其次,相对于传统的银行贷款,供应链融资的贷款利率较为优惠,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再者,加强了与W公司的合作。最后,增加了银行对本企业的了解,为以后的银企合作奠定基础。

核心企业。W核心企业在此项融资业务中的顾虑在于:将自己的信息网络平台与银行对接,可能泄露自己的财务机密、销售信息等;利用自己的信用为众多供应商做信用增级,有可能受到不好的影响,降低自己的信用;0.2%的融资管理费是否太少,能否弥补自己的额外开支和补偿承担的风险。

W公司也是此项供应链融资的受益者。首先,向供应商A提供担保等服务,公司能够从融资业务中获得费用补偿。其次,能够降低整条供应链的成本。在供应商没有获得供应链融资时,资金紧张时,其较高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和贷款利率致使企业财务成本增高。供应商在销售时,有可能将增加的成本转移到核心企业身上,这样便提高了W公司的成本。帮助供应商以优惠的利率获得用于产品生产的贷款,供应商有足够的资金以较低价格批量订购原材料,这些效应能够传递下去,降低核心企业的成本。再者,在供应链融资下,供应商A提前收回了资金,缩短了账期,而核心企业却可以延长账期,实现财务成本的降低。

W公司本身的供应链管理水平高,拥有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借助该网络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整合和跟踪,有效地控制了风险。此业务也得到了银行的充分重视,工商银行在自己的银行结算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针对这一业务的现金流跟踪分析系统,并实现与W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及时掌握订单、产品等相关信息。批量化的客户开发是业务营销方面的特点,供应链融资对象是中小企业,业务具有金额小、笔数多、频率快特点。若采用银行放贷的标准流程,效率将大打折扣。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工商银行还提出了柜台化办理此业务,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结论

供应链融资将资金流的管理很好地纳入供应链管理,在理论研究中受到重视。在业务实践中,由于众多银行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推出,众多企业参与进来,该金融业务得到快速发展。供应链融资一改传统银行贷款重点考察单个贷款企业财务状况和担保手段的做法,将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中小企业在这一整体中,经过与核心企业的信用捆绑,中小企业的信用实力得以提升,融资限制大幅减小,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为打破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提供了有用工具。

*本文系国家旅游局项目(项目编号:TYETP201455)、江苏省教育厅2015年度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一期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B178)、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课题(项目编号:2016SJD630143)阶段性研究成果。

[1]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金融研究》2009年第8期。

[2]宋华:《供应链管理中企业间的冲突与合作机制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3]刘迅:《供应链融资模式及信用风险分析——基于金融机构的视角》,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编辑 成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