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利益相关者增值表构建探讨*

时间:2024-05-04

潍坊科技学院 张智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企业的生命力绝不仅来自股东,而是来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杨瑞龙、周业安,1998)。在现代企业中,经理分享制、员工持股制已在许多企业中推行,权益主体日益多元化。随着权益主体的多元化,现代会计所服务对象日益扩大,会计从为个别利益主体服务逐渐发展为更多的利益主体服务是其发展的一种总趋势(熊楚熊,1996)。这种趋势将增值的概念引入会计的范畴,用以衡量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地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增值表的推行创造了良好契机。

一、增值表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和工业的无节制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大量失业、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促使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意义重大,要求企业须向政府机构、外部利益集团和社会公众提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在这种背景下,服务于多类利益主体的增值表应运而生。增值表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实现的增值及分配,揭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1975年,英国会计标准委员会在《公司报告》中建议企业将增值表作为正式的一张对外报表定期编制与报告。由此增值表最先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英国公司编制的年报中。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直接受英国会计实践影响的英联邦国家也开始编制增值表。其后,西德、荷兰、法国、意大利、瑞典和瑞士等欧洲国家的企业亦纷纷编制。

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增值表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体现为:增值表编制的基本原理(余绪缨,1996;时薛原,2007),增值表的内容与编制方法研究(张建凉,1994,肖腊珍、朱喜安,1999;郭廷崴,2001;刘永立,2005;牟文华,2006),增值表编制的必要性、作用与现实意义的论证(徐晔,2000;阮岳英,2002;刘永立,2005;吴尚宗,2008;王清刚,2011),增值表的应用研究(余绪缨,1996;王清刚,2011),增值表的构建研究(彭鹏翔、戴达远,2005)。综上,我国学者对增值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增值表编制的现实意义与作用、编制原理与方法等方面,对增值表编制的理论基础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从业务流程的新角度构建增值表来揭示企业价值增值形成过程信息的系统研究。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编制利益相关者增值表的理论基础,构建了利益相关者增值表,并对编制利益相关者增值表的必要性、面临的困难及相应的对策建议进行了探讨。

二、利益相关者增值表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业务流程管理 业务流程管理按照其变革的程度通常可分为三个层次:业务流程的建立和规范、业务流程优化和业务流程重组。企业中流程无处不在,企业的所有业务活动及经营管理均表现为各种流程,这些流程最终输出的是企业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或产品。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石,其最终决定着企业价值和目标的实现,决定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及企业的经营业绩。业务流程管理思想对从业务流程管理的角度构建利益相关者增值表,反映企业当期实现的价值增值提供了依据。

(二)作业管理 作业管理是企业管理上的一个重大变革和突破,以“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作业管理把企业看作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形成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作业管理的目标是充分运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动态的明细化的信息,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企业“作业链”来不断改进和优化企业的“价值链”,以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作业管理及业务流程管理思想,把企业作业链上的经济活动划分为若干业务流程,再分解为若干作业,直观地通过利益相关者增值表反映作业增值—→流程增值—→企业增值的形成过程,揭示企业作业链中各项作业、各个流程的增值信息(张智霞,2010)。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概念的提出是20世纪60年代,其发展是一个从利益相关者影响到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过程。利益相关者是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并且处于风险之中的人或团体,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政府等均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并且处于风险之中并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根据对利益相关者的狭义的界定,能够明晰企业承担经济责任的对象及范围,为利益相关者增值表中增值的分享对象提供了理论依据,克服了企业经济责任的对象及范围模糊不清的弊端。利益相关者增值表从多元权益主体而不是单一权益主体(股东)的角度,界定和解读企业增值及其分配去向。

(四)契约理论 由科斯开创的企业理论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Coase,1937)有三个特点: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备性以及由此导出的所有权的重要性。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使得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进而共同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对所有权的拥有是利益相关者权益得到应有保护的理论依据。根据契约理论,能够明晰企业承担经济责任的范围,为利益相关者增值表中增值的分享内容提供理论依据。在企业契约的签订与监督中,增值的分享信息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益相关者增值表中增值分享可以清晰地量化反映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政府)的企业契约收益。

三、利益相关者增值表的编制:基本原理与内容

(一)利益相关者增值表编制的基本原理 利益相关者增值表增值表编制的基本原理是“增值形成额=增值分享额”。等式左边表示企业当期为利益相关者新创造的价值,等式右边表示对增值额的分享,反映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具体可用公式表示:经营活动增值+投资活动增值+非营业活动增值=员工所得+债权人所得+政府所得+经营者所得+股东所得+留存增值。

(二)利益相关者增值表的结构与内容 西方发达国家采用的增值表有报告式与账户式两种结构。笔者构建的利益相关者增值表为账户式结构。该表左方反映企业增值的形成过程,先列示企业日常活动增值的形成,再列示企业总体价值增值的形成;右方增值的分享主体根据各类企业的不同类别的利益相关者分别列示,依次为员工所得、债权人所得、经营者所得、政府所得、股东所得、留存增值。为便于报表的分析比较,设“本期金额”栏和“上期金额”栏。笔者把利益相关者增值表设计为月度报表,以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相关者以企业增值为核心来分析企业的盈利状况,具体如表1所示:

四、利益相关者增值表编制的必要性分析

(一)满足利益相关者信息需求的需要 会计报表的编制是为了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政府、经营者、员工等。他们投入相应的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做出了的贡献,均应享有相应的权益。但是现行财务报表体系提供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动状况的信息,不能反映企业为各类利益相关者所创造的增值额,更不能反映企业增值额在各类权益主体之间的分配状况,无法满足权益主体多元化的信息需求。这就需要编制新型的利益相关者增值表,通过该表反映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的所需要的增值的形成及其分享的信息,揭示企业所创造的增值在利益各方的分享额,满足利益相关者信息需求。

表1 利益相关者增值表

(二)调动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更大增值的需要从我国上市公司2003-2010年员工所得率占比的数据来看,员工所得率占比最高的行业为38%,而最低的行业仅为14.1%,员工所得率占比远远低于国外公司。有学者对我国上市公司增加价值分配结构现状及其决定因素进行研究后指出,在原先的利益分配格局下,企业增加价值在初次分配领域中的政府及股东份额相对较高,而员工所得份额相对较低,员工作为企业价值的创造者并没有受到应有的价值尊重(陆庆平,2006),这种状况挫伤了企业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与利润表仅将股东作为企业剩余唯一的分享主体不同,利益相关者增值表把员工作为企业的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把员工视为合作者,员工在增值额分配中与股东同样处于分享主体的地位。通过编制利益相关者增值表,既能使各利益相关者明晰增值的形成和分享信息,又能为各利益相关者监督增值的分享提供相关的信息,促进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使利益各方朝着同一个目标-增值额最大化而努力。因为只有提高增值额,合力把“蛋糕”做大,各方才能分享更多的增值额,这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实现更大的增值,即实现企业增值增大-各方获利多-激励力大-企业增值更大的良性循环(张智霞,2011)。

(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 企业实施业务流程管理以作业管理为基本单位,作业管理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作业成本计算(ABC)提供的作业增值及流程增值的信息支持。因此,需要编制利益相关者增值表,对作业增值、业务流程增值与企业增值之间的关系予以直观的揭示,反映增值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形成和积累的具体过程,揭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所在。需要编制利益相关者增值表来定期、总括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价值增值的状况,为企业实施业务流程管理提供信息支持,为企业管理部门提供经营管理决策所需的有用的信息。此外,企业的经营者可以通过以增值为核心的财务指标的分析,解决企业流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四)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需要 现代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经营者日益认识到: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其影响力巨大,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难以在长期竞争中获胜。企业的财务形象是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若企业财务形象良好,则会使企业的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树立信心,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编制利益相关者增值表,披露企业增值分享信息,将成为企业向其利益相关者、社会公众宣传自己的重要手段,如表中各类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分享份额合理,则将会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得到公众的认可,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企业披露企业增值分享信息,既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要,又是企业树立自身良好形象的需要。

(五)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均衡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姚立根等,2010),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现行的利润表及其利润分配表不能直观地揭示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而利益相关者增值表中增值额指标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净利润指标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的弊端,又有助于管理当局协调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投入,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避免短视行为,进行科学决策,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计算各类利益相关者所得占增值分享额的比率(如政府所得率、员工所得率、股东所得率等),可以揭示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承担经济责任的不同情况,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企业创造的财富在内部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分配不均即收入分配不公现象日益凸显,这一现象正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迫切要求企业管理当局关注股东利益的同时还要关注企业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员工、经营者、股东、债权人、政府均对企业剩余作出了贡献,都应享有“剩余索取权”,因此需要通过编制利益相关者增值表,按照企业契约合理分享企业为利益相关者创造的增值,维护利益各方的权益,促进企业收益的分配公平,实现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经济利益上的和谐。

五、推行利益相关者增值表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一)推行利益相关者增值表的难点

(1)对推行利益相关者增值表的认识不足。我国推行利益相关者增值表面临的困难首先是政府、企业和员工观念认识上的不足。在我国,政府对企业的大多数考核、监管指标与利润密切相关,与增值额、增值分享额基本无关。而利润和利润表存在着容易被管理当局操纵的缺点。我国企业监管和法规是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政府的态度对企业行为改变、会计制度的变迁影响巨大,政府对企业编制利益相关者增值表认识不足,将会直接关系到具体的实施效果。当前多数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对增值概念缺乏必要了解,更谈不上对编制利益相关者增值表的作用及必要性的认识。企业员工对以合作者参与企业增值分享的意识也不强,尚未形成关注企业增值的创造和分享的氛围。

(2)利益相关者增值表的编制缺乏权威标准。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编制增值表的情况来看,不同的国家采用的标准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国家,不同的企业编制的增值表在内容上也存在着差异。对同一项目的确认和计量采用的标准也不完全相同,从而使增值信息的可比性与可靠性大打折扣。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西方发达国家增值表的编制缺乏权威标准,并未将其作为强制信息披露而是自愿信息披露的报表。

(3)缺乏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编制利益相关者增值表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会计人员能完成传统会计要求的记账、算账及报账工作,但由于普遍缺乏相关的会计理论知识,难以准确地揭示增值形成与分享信息,更谈不上做好企业的理财帮手。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教育和会计改革的发展,会计人才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普遍存在缺乏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的问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

(4)企业编制增值表的动力不足。股东单边治理下,企业管理当局受股东委托,代表的仅仅是股东的利益而不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此相对应,股东对管理当局经管责任的评价是以利润而不是以增值额为中心设计指标体系,而现行财务报表体系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投资者对管理当局考核的需要(王清刚,2011),因此,在这种情形下,企业管理当局缺乏编制利益相关者增值表的动力。

(二)推行利益相关者增值表对策建议 前已述及,我国企业编制利益相关者增值表非常必要,为使利益相关者增值表尽快得以在企业中推行,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政府推动,加强监管。我国不少经济效益好、利润率高的企业,却存在着收益分配不公、员工福利待遇缺乏保障、偷税漏税等一系列经济问题,相当多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政府应重视引导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强企业增值信息(包括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建立起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相适应的信息披露监管机制与评价机制。

(2)加强对利益相关者增值表的理论研究。利益相关者增值表的推行离不开会计理论的指导。我国会计学界需要加强对增值表的理论研究,对其结构和内容进行科学地设计,广泛论证、建立规范,统一标准,为利益相关者增值表的编制提供配套指引,以便尽快使利益相关者增值表纳入到我国财务报告体系中,成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3)大力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企业对增值信息的披露有助于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作出相应的经济决策。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增值信息披露的质量,影响到会计职能的发挥。应通过大力培训,使会计人员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熟悉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掌握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的纳税筹划、法津、管理、审计等知识,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出精通会计业务、善于管理、具有战略思维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会计智力支持。

(4)加大宣传,增强增值信息披露的动力。针对企业管理当局对披露增值信息缺乏动力的现状,应加大宣传,提高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认识。使企业管理当局认识到,企业通过利益相关者增值表揭示社会责任信息,有利于促进企业与利益各方的沟通与合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良好的企业形象会使企业吸引更优秀的员工、获得更多忠诚的客户,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期差别竞争优势,从而使管理当局增强披露增值信息的动力。

[1]陆庆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会计研究》2006年第3期。

[2]张智霞:《利益相关者会计的理论基础》,《财会通讯》(综合·上)2010年第6期。

[3]王清刚:《增值表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4]杨瑞龙、周业安:《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1期。

[5]熊楚熊:《增值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