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关系相关研究综述*

时间:2024-05-04

关月琴

(中国矿业大学孙越崎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本文系2009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特征与盈余质量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91029043)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信息直接影响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经济价值的评价、政府对微观企业的控制和投资者的决策,所以必须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可靠相关的财务信息。而盈余信息是财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盈余信息在保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和上市公司正常运营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重要性表现在:随着我国经济转型进入市场经济,会计盈余指标被社会各方使用的几率越来越大,重要性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盈余质量相对较低。学术界对盈余质量的定义这一问题还未达成统一,现有的定义只是基于盈余质量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特征,虽然盈余质量的这些不同方面的特征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暂时还没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定义。Penman(1999)的研究指出,盈余质量的定义是含糊的,在那些希望预测未来盈利的分析家看来,它的含义是指在去除掉明显异常项目后,如果当期报告盈余能够很好地指示未来盈利,那么这样的盈余可认为是高质量的盈余。美国会计学会在其主办的盈余质量研讨会上,为盈余质量所下的定义是:随着时间推移,应计制下所确认的盈余数额与实际流入现金数额之间的弥合程度。换句话说,盈余质量是指企业会计盈余转化成为现金流入的能力,这种转化能力越强,盈余质量越高。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一些代表性的观点产生:余新培(1998)在其研究中提出,盈余质量指的是在报表披露的盈余数据被认为“合格”的情况下,损益表中的损益信息能够被使用者直接使用或放心使用的程度。程小可(2004)在其著作中,将盈余质量的定义叙述为盈余信息的投资者决策相关性,即通过当期或历史盈余预测未来业绩或未来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国外直接研究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关系的文献较少,多数是在股权与盈余质量方面的论述,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质量(Dobrzynski,1986;Coffee,1991;Rajgopaletal,1999;Jiambalvo,2002;KooyulJungand SooYoung Kwon,2002)、管理者持股与盈余质量(Warfield,1995;Gabrielsen,2002)以及股权集中度与盈余质量(LaPorta,1998;FanandWong,2002)。对于前两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较少,研究结论也基本趋于一致。在机构投资者与盈余质量关系方面,Rajgopal(1999)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存在能够降低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机构投资者的积极监督会使管理者有较少的动机和机会去操纵盈余,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或者信息含量。KooyulJungandSooYoungKwon(2002)的研究以1993年至1998年韩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水平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且当样本公司的盈余为正时,相关系数明显变大,拟合优度也大幅度提高。在管理者持股与盈余质量关系方面,Warfield,WildandWild(1995)以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虑到以会计为基础的契约约束程度和结果、管理层选择会计技术的动机和应用、经济决策的控制权、所有权与控制权相背离等几个方面的原因,证实了管理层持股会影响公司盈余的信息含量。其研究表明,当管理者或机构持股比例增加时,代理人成本会随之降低,经理人员操纵盈利数字的可能性也会减少,公司盈余质量相对较高,即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Yeo等(2002)以490家新加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其研究认为管理者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即在管理层持股水平较低、股权较为分散的情况下,盈余质量与管理层持股比例正向相关,而在管理层持股比重很高、股权较为集中的情况下,盈余质量会由于掠夺效应的存在而有所下降。而对于股权集中度与盈余质量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本研究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涉及到所有权结构与盈余质量关系方面的理论。众所周知,对于所有权结构与盈余质量关系问题,学术界存在利益趋同假设(Convergence ofinterest)和管理战壕假设(Managemententrenchment)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利益趋同假设建立在经典代理理论(Jensen,Meckling(1976))基础上。这种观点认为,随着内部股东(简称内部人)持股的增加,代理成本会有所降低,投资者可以预期他们会按照最大化企业价值来行事,内部股东与外部股东的利益趋同效应就会出现。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投资者在与内部人签订契约时,就会减少限制性的条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人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也就不足。在披露政策的选择上,内部人也会从企业价值最大化角度入手,企业的盈余就具有相对较高的质量。KooyulJungandSooYoungKwon(2002)选取1993年至1998年韩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得到2820个观察值,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具有正向相关关系,支持了利益趋同假设,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当第一大股东是个人持股,而不是法人持股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的正向相关关系更加显著。与此相反,Morck(1988)的研究认为,当内部人持股比例较高时,由于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道德风险的存在,会发生管理壕沟效应。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内部股东为了最大化个人财富,在进行决策时可能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另一方面,作为内部人的控股股东掠夺中小股东的情况也会出现。Shleifer(1997)认为,当所有权集中度达到一定水平,股东对公司形成有效控制后,代理问题就会由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演变为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LaPorta,SilanesandShleifer(1997)以及Johnson(2000)也都指出了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这类代理问题的存在。在这种环境下,随着内部人持股比例的增加,治理机制对其的监督会更加困难,因此外部投资者在与企业签订契约时,会增加一些会计限制,而内部人为了减少违约风险,有动机和能力对盈余进行操纵,以满足合约的要求,这有可能影响盈余的可靠性和信息含量,进而降低盈余质量。LaPorta(1998)发现,股权集中度与盈余质量是负相关的关系,认为企业股权的集中程度越高,对投资者的保护就会越小,因而其财务报告的质量也就会越低。Francis,SchipperandVincent(2005)在FanandWong(2002)的基础上,研究发现美国公司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分离程度越大,盈余的信息含量也就越低,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分离程度大的样本公司的ERC明显低于分离程度小的样本公司。国外还有一些研究直接论证了控股股东采取各种方式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并间接影响盈余质量(如GilsonandGordon,2003;Liuand Lu,2003;DyckandZingales,2004;Haw,2004;Kim,2005等)。另有一些研究证实,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其某些决策虽然能够对上市公司产生暂时的积极作用,甚至大大增加公司的盈余数量,但这种出于特定目的的操作并不会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代表性文献有:Friedman等(2003)研究指出“支持”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Liuand Lu(2003)研究表明,控股股东支持上市公司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上市公司达到管制要求的会计利润,这种支持之后是控股股东更大规模的掏空。

(二)国内文献 国内关于控股股东对盈余质量影响的研究文献不多,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控股股东类型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徐晓东、陈小悦(2003)研究了第一大股东的所有权性质对公司治理效力和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大股东为非国家股股东的上市公司有着更高的企业价值和更强的盈利能力,在经营上更具灵活性,公司治理的效力更高,其高级管理层也面临着更大的来自企业内部和市场的监督与激励。王化成、佟岩(2006)证明,控股股东为国有股股东时盈余质量更低。张继袖、陆宇建(2007)以我国上市公司2002年至2005年的数据检验了控股股东持股或实际控制人性质、政府补助以及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多数年份,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是国有股东时,盈余信息含量更高。关于法人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效率问题,我国学者更倾向于认为法人股在公司治理中具有正向的积极监督作用。陈晓、江东(2000)研究指出,在国有股东缺位严重,流通股东又难以参与企业管理的情况下,法人大股东可能成为事实上的经营者和内部人。他们引用Jensen和Meckling(1976)关于内部人持股对管理层具有激励作用的观点,认为法人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其利益与公司的利益就越一致,因而越有动力去监督经营者,而且愿意为此付出高的监督成本和激励成本,公司盈余质量相对较好。

(2)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余明桂等(2004)提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关联交易越多。苏卫东等(2005)分析指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管理费用越高,经营者机会主义行为越严重。以上这些都意味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盈余以及影响盈余决策有用性的可能性越大。林峰(2006)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与盈余质量之间存在“∩”形的关系;国有股、法人股所占比例对盈余质量具有反方向的影响,但是此影响并不显著。王化成、佟岩(2006)的研究证实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但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赵息等(2006)通过对我国沪市上市公司2003年至2004年175个样本的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或股权过于分散都不利于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和盈余质量的提高。佟岩、王化成(2007)使用2001年、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发现,当控股股东持股在50%及以下时,更多通过关联交易追求控制权私有收益,结果降低了盈余质量;而当控股股东持股超过50%时,偏好通过关联交易获取控制权共享收益,最终提高了盈余质量。余怒涛等(2008)通过考察盈余反应系数(ERC),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业绩预增的情况下,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但在业绩预减的情况下,两者关系是完全相反的。周晓苏等(2008)以我国上市公司2003年至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控股股东所有权、双向资金占用和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所有权与应计项目之间存在倒“N”型的曲线关系;在控股股东持股较少时,控股股东通过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降低了盈余质量,与所有权防御效应一致;而当控股股东持股较多时,控股股东所有权与盈余质量之间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陆宇建、张继袖(2009)研究了控股股东实现流通权利的行为(增持或者减持上市公司的股份)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关系。利用配对样本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增减持股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无显著影响,即增持不会提高盈余质量,减持也不会降低盈余质量,但被控股股东增持的上市公司,其盈余质量要好于被控股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

三、评价与启示

国外研究现状表明,由于研究采用的理论基础不同,股权集中度对盈余质量产生的影响尚无定论。另一方面,关于控股股东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似乎未引起广泛关注。这可能是因为,西方国家的股权较为分散,控制权主要掌握在经理手中,因此,其委托代理理论主要探讨如何解决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代理问题。国内关于控股股东对盈余质量影响的研究,理论分析较多,实证分析的文章还不算丰富,有的也基本上是从控股股东的性质或者持股比例方面入手,考察的特征并不全面。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关系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足以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很薄弱,现有研究只是借用西方委托代理理论的有关结论,很少有学者在研究这一问题时考虑我国的政策环境和一些特殊的国情因素,研究缺乏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理论基础,实证模型的构建方面基本上也是借鉴西方现有研究成果,得出结论难免存在偏差。因此,这将是相关领域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

[1]徐晓东、陈小悦:《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2]王化成、佟岩:《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基于盈余反应系数的考察》,《会计研究》2006年第2期。

[3]张继袖、陆宇建:《控股股东、政府补助与盈余质量》,《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4期。

[4]陈晓、江东:《股权多元化、公司业绩与行业竞争性》,《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5]余明桂、夏新平:《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与关联交易: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第6期。

[6]苏卫东、陈超:《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者腐败》,《南方金融》2005年第3期。

[7]赵息、马磊、冯昕:《从盈余管理角度看股权分置改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8]佟岩、王化成:《关联交易、控制权收益与盈余质量》,《会计研究》2007年第4期。

[9]余怒涛、沈中华、刘孟晖:《股权结构与盈余质量——来自沪深股市的证据》,《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

[10]陆宇建、张继袖:《股权分置、控股股东流通权利与公司盈余质量》,《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1]陆正飞、叶康涛:《中国资本市场的公司财务研究:回顾与评论》,《财会通讯》2004年第5期。

[12]Jung,Kooyul,Kwon,Soo Young.Ownership Structureand Earnings Informativeness:Evidence from Korea ,JournalofAccountingand Economics,2002.

[13]ShleiferandVishny.A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Accounting,1997.

[14]LaPorta,Rafael&FlorencioLopez-de-Silanes&Andrei Shleifer&Robert W.Vishny.Legal Determinants of External Finance,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Accounting,1997.

[15]Johnson,S.,R.LaPorta,F.Lopez-de-SilanesandA.Shleifer.Tunnelling,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and Proceedings,2000.

[16]RafaelLa Porta&Florencio Lopez-de-Silanes&AndreiShleifer.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World,Harvard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WorkingPapers,1998.

[17]Fan,Joseph P.H.&Wong,T.J..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Accounting Earningsin EastAsia,Journalof BusinessFinance&Accounting,2002.

[18]Francis,Jennifer&Schipper,Katherine&Vincent,Linda.Earningsand Dividend Informativeness When Cash Flow Rightsare Separated from VotingRights,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Accounting,20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