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濮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

时间:2024-05-04

王红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濮阳 456600)



濮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

王红萍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濮阳 456600)

摘要:濮阳市是一座古城,也是一座可以称之为小康建设发源地的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最早是从濮阳市开始实施的,而本文主要也是以濮阳市为例,分析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濮阳市一个农村人口比例相对于城市人口比例较多的城市,对于农村小康社会这样的复杂系统,就目前情况还需要一些指标对系统变化进行制定,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对系统未来发展的情况进行鉴定。濮阳市农村小康社会指标系统一般都是从第二层次进行分类,分别是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生活质量、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等五个系统相互组成的,这五个子系统的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整体的体系统,而下文就是笔者对濮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全面研究。

关键词:建设小康;指标体系;社会研究

建设小康社会一般都是指农村或者发展较差的地区,而本文也不例外,濮阳市是全国农村人口比较多的城市,相比于其他城市而言,研究此城市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比较有说服力,在进行濮阳市农村小康社会进行的同时,我们需要实现一些动态量的变化来反应农村小康建设的发展历程。就目前而言,濮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系研究依然处于一个崭新的起步阶段,有很多问题都等着我们一切做新的研究和探索。

一、濮阳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基本概念和原则

1、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基本概念

在濮阳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中,指标对于农村小康社会进程来说十分重要,这是衡量小康建设情况的一个尺度,如果我们在对农村小康社会进行建设时候遇到了经济问题,我们要从社会进步的角度对经济问题进行解决,这样一来,经济发展就会成为农村小康社会的一种特指,人们的经济水平也会逐渐提升上来,可以用人均GDP来作为农村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标。农村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对于建设整个新农村小康社会是十分重要的,可是单一的指标效果作用并不是很大,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条件就是需要一个完整的农村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这种体系不需要独立出现,需要由若干相互联系,具有强烈的层次结构。

2、构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以及指标基本原则

(1)建立的指标体系应该具有综合性。农村小康社会对于社会来说这是一种比较具有综合性的概念,想要构建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要求体系覆盖的范围必须要广,体系能够完全反应出农村小康社会未来发展情况和发展特征。所以,建立农村小康指标体系必须要具有综合特性,尤其是对于濮阳市来说,这座农村人口众多复杂的城市,人们应该要用多角度分析并构建出农村小康社会的完美景观,体系中不但要包括经济发展,还要包括环境、文化、政治、以及社会等方面。另外,在建设体系同时除了综合性也要有针对性。

(2)指标体系可以体现操作性。构建指标体系需要很艰难的过程,建设的目的都是为了应用,对于一些一般指标来说,这是缺乏可行性的,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很有可能会造成错误认识的判断,这样的体系是没有办法发挥出其科学性,准确性。另外,指标的建立需要一些数据的考察,数据必须具备真实性,对濮阳市调查要够详细彻底,不能有一点错误融入到体系当中,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可行性基础之上。

二、濮阳市农村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选择

人均GDP是评价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水平,这个概念早在美国时就已经出现,如果没有GDP这样的指标出现,那么很多专家都会对城市国家经济发展进行全面认识。从人均GDP发展情况来说,国内外现代化标准、国内小康社会标准都应该以GDP为指标。并且要把GDP指标放在第一位。在党的十六大开会结束后,濮阳市GDP迅速开始增长,相比同年的增长速度多出了7.2%。

据统计估算,濮阳市在2013年人均GDP达到5100美元,并且GDP是反应经济的总量,也可以表示人民生活水平的现状,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总量如果能同时增长,那么人均GDP也会同步增长。人均GDP不单单是反应一个地区的经济,也涉及到了人口总量,并且早在2010年,市人口平均出生率就已经得到了控制,尤其是农村控制比较多,按照这种计划计算,2020年濮阳市人均GDP可以达到8000美元,这个数据比较大,相比一般偏低的国家发展水平要高出很多。

在一些国家当中如果非农业人口比重越高,那么现代化的程度也会越高,并且我们可以从指标中能够反映经济结构,另外濮阳农业最近这几年一直在向工业社会逐渐发展,早在上世纪50年代,该地区农业经产总值就已经占了当地区的很大的比例,完全实现了经济结构的改变。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工业也开始得到了发展,濮阳市农业在过敏经济中的份额也开始下降,直到2002年濮阳市农业净资产值GDP比重下降到了15%以下,这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经济发展。可是,濮阳市第三产业占有了33%,而相比一些发达的城市北京上海而言已经高达了60%以上,一些中等的城市收入达到了50%左右,低收入的城市也在40%左右徘徊。此时濮阳市相应的就业结构也开始停滞不前,问题日益严重,在2002年农业就业比已经快成为负值,这导致濮阳市很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工业话水平不高所导致的结果。

三、濮阳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建立一个有系统化的指标体系对于濮阳市农村建设小康社会来说十分重要,而这种体系中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用来评定农村小康社会发展水平到了什么地步。由于濮阳市农村人口众多,去外地工作人员也很多,发展水平并不很平衡,指标所订的标准对于一些一线城市可能有所偏低,而对于一些西部城市可能会偏高,不管是什么地区城市只有制定同一个评价标准才可以衡量出地区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标准值的确定,是科学家们经过研究理论的对比分析,并且通过多位专家咨询法来确定的。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会让濮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加精准,而最后核算的结果是:2014年濮阳市总分是79.24。在2014年经济发展为20.14分,实现程度69.4%;社会和谐:2014年11.87分实现程度78.6%;生活质量:2014年19分,实现程度99%;民主法治:2014年为10.5分,实现程度95.4%;文化教育:2014年8.6分,资源环境:2014年9.2分,实现程度76.7%;从上述信息数据中可以看出人们的生活水平一直在提高,预计在2020年会全部达到小康社会标准,生态环境、资源环境比较差,尤其是文化教育差距最大,但是在2020年会有所改善。

四、濮阳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就目前情况来说,濮阳市建立小康制定标准是需要采用多种指标体系进行研究,评价体系中会遇到很多有关权重确定的问题。评价指标权重一般会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确定,一种是等权重法,另外一种就是不等权重方法,根据濮阳市农村小康社会评价而言,等权重法是不可取的。采用不等权重法通畅有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两种选择方法进行选择。因为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我们采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对濮阳市农村小康社会评价权重进行确定,也是为了避免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局限性。

五、濮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与措施

目前濮阳市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指标并不均衡,某些环节的滞后还使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显得很不协调。濮阳市作为豫东的重要建设经济区,要树立率先在全省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信心,力争用3年时间(2015—2017)实现总分上90分的目标,比全省提前实现2020年的目标。具体建议如下:

1、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

以城市化为推动力,盘活土地资源,改善人力资源结构,推动资本在更大范围内配置,特别要保护和激励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从第二产业单兵突进转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发展,强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着力解决民生与社会保障问题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项目、人群、阶段推进濮阳市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逐步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之间、新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特别是新农保制度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村“五保”供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配套衔接,通过建立衔接机制实现农保与城保制度无缝对接。

3、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强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濮阳应关注从能源强度到碳排放强度削减目标变化所体现出的国家战略目标的调整,在条件具备时增加碳排放约束指标,并积极引进低碳技术,发展新能源产业。

4、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财政”,让360万新老濮阳人共享城市化成果

濮阳的城市化进程要更加注重人的城市化;要处理好开发新区与旧城改造的关系,解决好农转非人群的政策待遇;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更加重视弱势群体和外来工人的社会福利,将更多的外来工人纳入户籍管理,提供国民待遇;政府通过廉租房、公租房、租购房补贴等多种形式加大住房保障的力度,并避免贫富阶层的社区隔离。

5、坚持全面小康目标不动摇,形成引领濮阳科学发展的新导向

濮阳全面贯彻和实施全面小康指标体系,首先要在发展理念上实行转变,由注重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变为更多地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由注重经济增长转变为更多地注重社会的全面进步,由把GDP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转变为人文、资源、环境发展质量的综合考核,引导经济社会加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孔晓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实证分析——以山西省阳泉市桃林沟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4(11).

[2]许钰莎.新时期县域小康社会建设评估指标及推进策略研究[J].科学决策,2014(02).

[3]杜力卿,朱晓杰.河南省城镇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的实证分析[J].市场研究,2013(10).

[4]魏婷婷,林英华,吴方军.农村社会建设的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天津农业科学,2013(08).

[5]贺旭辉.运用AHP法、熵殖法为新农村建设评价[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6]支玲,张媛,李广宇.西部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影响评价——以甘肃省安定区为例[J].林业经济,2010(03).

[7]英子.落雪的快乐[J].绿色中国,2010(03).

[8]贾海薇,巩玉涛,朱汉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以广东省为例[J].学术交流,2009(10).

(责任编辑:刘玉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