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杨琳 刘译阳 张洋 田旭升 祝媛媛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中医药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报告制度是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对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提出的要求、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科学化、常态化的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进行的全面、客观、科学的反映,进一步阐述本科教学质量。
【关键词】质量报告;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2011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指出 “要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2011年9月,39所“985工程”大学完成了2010学年度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填报工作,相继公布了各自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11年末,黑龙江省率先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运行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并开展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填报工作。2012年,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按要求完成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填报工作。2013年,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公开《2012年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质量报告制度充分表明社会对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诉求已经上升到国家意志层面,虽然质量报告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但无疑将对高等教育各利益方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质量报告》视阈下高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已发布的《质量报告》看,高等院校介绍了各自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认真总结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充分展示了各自取得的突出成就,凝练了办学特色,同时通过已发布的《质量报告》也可以看出高等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一)质量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发布《质量报告》,意味着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国家层面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全局性的工程,对国家战略层面具有“预警”意义,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隐性价值。另外,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看待高等教育质量意识,可以定性其为一种高等教育“危机”意识。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未把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上升到“危机”层面,但不能说明“质量”就不存在问题。钱学森生前质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不难看出其中蕴含的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2010年,“985工程”大学公布各自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未明确提出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与教学工作评估报告或年度教学工作总结并无明显区别。已发布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未得到社会的肯定和广泛好评。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存在质量意识缺失的问题,且对质量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偏差。
(二)对于社会各利益群体广泛利益方普遍关切的问题未给予完整的回应
设立“985工程”大学是为了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高拔尖人才培养质量。“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汇聚了大量优质生源,但目前“985工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否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拔尖人才的需求相匹配;“985工程”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如何合理界定并保持精英教育标准;“985工程”大学能否给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科研实践平台和与名家大师交流的平台;“985工程”大学如何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等等,上述问题在“985工程”大学发布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未给予完整的信息予以解释。
(三)未能完整反映人才培养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
教育投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学反馈等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培养、引进高水平教师,改善图书馆和建设设备先进、环境优良的科研实验室,同时拥有高素质学生,但不能等同于其教育教学质量是优质的。教学质量应当重点关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但从已发布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看,多数高等学校仍然沿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标准衡量教学质量,主要关注投入要素、人才培养过程监控要素以及结果输出,但通过《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无法全面充分了解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人才培养过程缺乏充分的阐述。
二、《质量报告》发布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一)正确处理办学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
高等中医药院校办学目标合理性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直接影响。不同的办学目标定位对培养的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学校应在明确自身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的基础上,对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进行分析,让广泛利益方了解学校在中医药行业中所处地位及未来发展方向。其次,办学目标定位应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学校应根据办学目标定位,结合中医药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构建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把学校办学目标进行分解,确立各院系的发展目标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设定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等。
(二)正确处理教学过程监控与教学产出之间的关系
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学过程监控首先关注的是投入要素,主要包括人力投入、财力投入、学生的学习精力投入等,要多维度的看待投入要素。其次是健全高等中医药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明确教学管理工作职责、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开展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信息反馈等。再次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学校有师资队伍、教学环节、教学设备、图书资料、体育场地等,教育资源对人才培养具有制约性,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监控,采集涉及教学运行过程的基本状态数据,通过分析教学状态基本数据与教学产出之间的相关性,揭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发展状态与自然状态之间的内在规律性关系。
(三)正确处理共性规律与办学特色的关系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高等中医药院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充分认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科学合理的定位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地去挖掘对本科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的共性要素,合理优化配置现有教育资源。《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也要充分反映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还应当体现高等中医药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不仅体现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上,更重要的是,还应当反映学校如何将中医药学科专业优势转化为中医药人才培养优势,把现有教育资源优势转化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优势,凝练了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办学特色,实现了高等中医药院校个性化发展。
(四)正确处理《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客观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宣传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成果的窗口,同时有利于广泛利益方了解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必须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客观性,在积极宣传成果的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客观的分析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同时,编写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各利益群体能够从《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因此,《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阐述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建设对于进一步完善高等中医药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不是简单地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年度总结,而是在客观的对学校教学基本状态进行自我评估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教学存在问题及改革发展方向。《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编制有利于高等中医药院校针对本科教学过程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查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厘清本科教学工作思路,从而达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目的。此外,《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编写要注意满足受社会各利益群体的需要,使广泛利益方更多地关注中医药高等教育,关心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对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真正起到监督作用。
三、实施《质量报告》制度是保证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的一次可贵的实践探索
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2年度普通本科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黑高教函[2012]31号)文件要求,自2011年起实施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每年度全面收集整理反映我校教学基本状态的数据,进行数据的统计、核查动态管理与上报。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均为小组成员。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高教研究与评价中心,负责协调和组织工作,推动各阶段工作进程,包括召集工作会议、数据核准上传、报告撰写、提交审议稿等。学校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统计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每年通过《本科教学质量年度分析报告》及时总结、反思、评价教育教学工作现状的整体水平,增强全员质量意识,进一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学校建立多元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认证、课程评估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医药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报告制度是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对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提出的要求、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科学化、常态化的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进行的全面、客观、科学的反映,进一步阐述本科教学质量。如何以教育部质量报告制度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质量报告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高等中医药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教育评估的常态化,有待于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168/201403/165450.html
[3]周济.教学评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中国教育报,2006-05-19(1-2)
[4]E·格威狄,博格等.高等教育中的质量与问责.毛亚庆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朱四倍.名校教学质量报告只贴金少不足会带来不信任投票.深圳晚报,2011-10-09(A02)
[6]别敦荣,唐世纲.我国大学行政化的困境与出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1):9-12
[7]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2年度普通本科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 http://125.223.1.200/hljgj/index.asp
作者简介
杨琳(1983-),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401102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