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时间:2024-05-04

[摘要]主要研究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对心理学理论对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开展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讨论,并研究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心理学;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为我们的学习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给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这种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认知危机,思想上发生了一定的异化,高校辅导员需要采取必要的心理措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前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将心理学技术充分应用到学生思政工作中,对学生形成更有力的指导,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心理现象与规律的学科,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但是可以概括为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方面内容,心理过程主要有知、情、意组成,个性心理则有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是高校辅导员学生思政工作的理论基础。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导师,同时担当教育者和指导者,属于高校基层教育工作者,主要负责基层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精英人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学理论之间密切相关,心理学理论有助于辅导员提高对学生心理掌握认知程度。人心理是思想产生的由来,思想是心理的升华,能保持很高的稳定性,能够有效调节和支配心理,正确、科学、健康的人生观才能够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是建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与此同时,心理学研究有助于帮助个体化解自身心理矛盾,缓解心理冲突,释放心理压力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个体成长更为关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对学生的引导,使之发扬社会主义集体精神,所以心理学与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渗透和补充关系。

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应用心理学能够为辅导员提供大学生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高校辅导员根据学生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能够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减少工作开展的盲目性。与此同时,在辅导员思政工作中应用心理学理论,能够提高辅导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心理学理论将大学生个体差异性依据提供给辅导员,辅导员能够了解学生之间的心理与个性差异,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的思政教育工作,才算是真正的因人而异,从而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在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中应用心理学理论的方法

大学生属于高等教育人才,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对其开展思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近些年心理学理论与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之间的结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高校开始开展一系列心理学相关讲座与培训,充实了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并且有效提高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应用心理学理论,重建师生关系

心理学理论要求辅导员首先要尊重学生,心理学上的尊重是将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有内心体验,有生活追求和独特性自主性的人来看待。辅导员思政工作中对学生的尊重要求辅导员需要将学生视作独立的个体,同时相信学生拥有好的本性和巨大的潜能,辅导员需要在工作中作为学生的促进者、督促者、帮助者、辅助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辅导员应该在思政工作中做到与学生共情,辅导员应该应用心理学理论,主动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如同亲身体验一般,应用技巧深入学生内心体验对方情感与思维,并将自己的共情传递给学生。共情能够使学生感到自己受关怀与理解。例如异地大学生往往思念家乡父母,辅导员就可以应用共情,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出来,说明自己是如何克服这种情绪,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嘱咐学生好好学习注意身体。

(二)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倾听是咨询心理学中最常见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到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谈话”环节,通过必要的心理学技巧让学生打开心扉,吐露心声,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

辅导员在倾听过程中切忌分神,要保持全神贯注,倾听不仅仅是听,同时还要思考,通过不断的思考来判断求助者谈话内容的合理性,并注意掌握学生的谈话重点。与此同时,在谈话过程中辅导员不应该随便打断并评论,而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诉说机会,不能断章取义,妄加评论,同时也能够避免随意插话导致学生思维受影响,遗漏想要表达的关键问题。

(三)帮助学生建立理性信念

成长是一次盛大持久的自我辩论。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分子,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心活动,现阶段大学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从进入大学开始就为了自己将来的找工作问题焦虑,导致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焦虑、浮躁、迷茫的心理障碍,为了缓解大学生种种不良心理情绪,需要高校辅导员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学生进行心理治疗。人的情绪障碍是自身不合理信念导致的,需要采用理性治疗非理性,减少不合理信念带来的不良情绪。大学生思维复杂多元,更容易走进非理性信念之中,例如一些学生信奉“我对你好,你也要对我好”,辅导员可以教育学生,作为人,我们能够控制的只有自己,只能决定自己而不能决定他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纠正这种大学生中非常普遍的不合理信念,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辨证,建立理性信念。

结束语

心理学理论知识在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中的应用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与实际情况,引导过程中应该放弃自己权威者、领导者的姿态,保持高度的耐心,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这样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误区,帮助学生走出迷茫与焦虑,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

参考文献

[1]韩沛锟.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探析[J].职教研究,2011,(7):4-5.

[2]李晓娟.高校辅导员工作学基本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9).

[3]邢莉莉.论合理情绪疗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价值和艺术[D].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10):133-137.

[4]刘洋.运用心理学原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作者简介

许舒涵(1987.10—),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学历:研究生,职称:助教,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牡丹江医学院口腔医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