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千年京城水之梦

时间:2024-04-23

李斌 关桂峰

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而居,城市沿水而建。不久前,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北京要做到林成片、湖相连,绿满京华,水映京城,鸟语花香。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水和一座城市,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伴随地下水连续上升,首都北京,这座同样因水而起,曾被泉水浸润的千年古都的水安全形势究竟是怎样的?如今属于极度缺水型城市的北京,能重圆水映京城的“水乡”梦吗?

25年前,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不论是人的生存,还是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水。水特有的执着与柔韧,孕育了人类文明,承载着绵延的文化根脉。北京,也不例外。

白浮泉“引”水、永定河泛滥造成城址不断北迁、在西山潜水溢出带上兴建“三山五园”、共和国成立后兴建密云水库……在3000多年的建城史中,水的问题,始终如影随形,相伴北京这座东方大城。

回顾历史,京城盛水景观令人称羡

历史上,建城都要有水源支撑,一座城的选址、规划、建设和发展往往由水源决定。北京地区历史上河网密集,湖泊星罗棋布,其优良的水源和水利条件是吸引诸多王朝在此先后建都的因素之一。

发源于山西的永定河与发源于河北的潮白河等5条河流冲出山谷,形成了肥沃的冲积扇平原——北京,就位于这个先天发育良好的北京小平原,即“北京湾”上。

“这种地质构造使得平原地区地下水位高,容易形成涌泉、湖泊、湿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唐晓峰说,莲花池、一亩泉、白浮泉等大量泉水基本都是这样形成的出露泉水。

从北京市区出发,沿京藏高速驱车40多公里就到了昌平龙山度假村,度假村最北头儿有一座简易小亭,里面有一座雕刻着“白浮泉遗址”的汉白玉石碑。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有过这样的评价:“与历史上之北京城息息相关者,首推白浮泉。”足见其地位之重。

北京首次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都城是在元大都,这是北京城市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北京地势西高东低,地理学家郭守敬因势利导,从昌平白浮泉开始,开凿一条沿50米等高线蜿转而行的水道,将白浮泉水引向西南,流入瓮山泊,再向南汇入积水潭,然后穿过城区,最终与通州的潞河相汇。为了控制水流,沿途“置闸二十有四”,抬高水位,漕船逆流而上。据记载,当时忽必烈来到积水潭畔,走上万宁桥,见到“舳舻敝水”的场面非常高兴,命名“通惠河”。

北京,曾出现过令人称羡的盛水景观。在如今通州区南部,曾有一个大湖,名叫延芳淀,方圆数百里,芦苇丛生,水面广阔。历史上北京地区很多河流都能够通行漕船,水井也很多。清末的朱一新撰《京师坊巷志稿》,记录了北京内外城共有水井1265眼。

“可以说,北京历史上的盛水景观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清代都基本保持了这个格局。”曾有专家撰文分析,原因有三,一是3000年来大部分时期北京的降水量比较丰富;二是主要河流源头水源涵养情况良好;三是水资源消耗不大。

地下水位连续上升,依然极度缺水

在顺义区南陈路与白马路交叉路口的东南角,树荫下的两口井看似普通。水文工作者贾万清拿着一把特制的钥匙,在井盖锁孔里转了20多圈,再使用扳手才彻底打开井盖。这是北京市1000余眼地下水监测井中的一眼。历经多年建设,深藏在北京城地下的一张地下水监测网已经形成。

地下水被称为北京的“生命之水”。曾经,北京人每三杯水中就有两杯来自地下水,北京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据统计,从1980年起,北京地下水位因超采、气候等因素呈现加速下降趋势:平均埋深从1980年的7.24米下降到2015年的25.75米。

北京超采地下水也是无奈之举。从1999年起,北京持续干旱,多年平均降雨量仅479毫米,年水资源量约21亿立方米,然而全市用水的需求量约36亿立方米,缺口达15亿立方米左右。多年来,北京年均超采地下水约5亿立方米。长期的超采造成北京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平均每年下降近1米。

转折点出现在2016年。自从南水北调之水入京和减少了地下水开采,北京地下水位连续2年回升。虽然地下水位回升,北京依然是一座极度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不到100立方米,这一数字还低于缺水的以色列。水不仅少,有的河流仍比较脏。水少,是北京的短板;水脏,是北京的痛点。

多管齐下,北京大做“水”文章

节约用水,加大再生水利用;逐步恢复历史河湖水系;构建“三环碧水绕京城”的大尺度水带……面对“水”这篇大文章,近年来北京多管齐下。

让水流起来——“河流水质差一方面是由于水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流动性差。”北京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胡波说,“流水不腐”,城市河湖环境用水的主要来源是再生水及雨洪水补给,水体缺乏流动,河湖基本丧失自净能力,极易成为“一潭死水”。

整治三里河流域就是历史河湖水系恢复的一个尝试。明朝时期,这里河道纵横,居民沿河而居,许多戏楼、外地会馆聚集于此,河道两岸逐渐聚集了人家。清末,附近的人口骤增,三里河逐渐被填平,盖上了民居。

为重现历史风貌,在搬迁腾退部分居民后,从2016年8月起,东城区开始重修三里河。依据历史上的位置和走向,三里河已经基本还原历史风貌。现在,河边扶老携幼散步的居民多起来,还有不少市民专程来这里赏景,拍照留念。

让水干净起来——随着北京水质的持续改善,有更多的美景重现京城。在密云区的清水河,“阔别”多年的野生白天鹅再次回归。这得益于当地大力进行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同时进行湿地改造,以增加水草、藻类等浮游生物。

萧太后河曾经是有名的“牛奶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萧太后河就开始遭遇工业污染,前几年每天有数万立方米污水直排入河。通过截污水、补中水等方式,如今的萧太后河清澈起来,鱼类也大幅增多,白鹭等水鸟纷纷栖息于此。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水变清了,道路也变绿了,而且河流周边形成林水联动的美景。一些河流两岸成为水绿相融的生态廊道,聚集了大量野鸭、白鹭、天鹅等过去难得一见的鸟类。

北京,能重圆“水乡”梦吗

“明永乐迁都北京前,先迁江南地区的富人‘实京师’,加上明清时期大量江南人士入京为官,什刹海一代形成了浓郁的水乡氛围,保留至今。”如果单纯从水资源角度,北京要重圆“水乡”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如果从文化角度观察,恢复水的历史景观、重圆“水乡”梦不是没有可能。

水养育人,人亲近水,水聚成景,人融于水景中。水利部水资源司原司长吴季松表示,历史上北京水系不仅造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地理格局,更构造了突出的城市生态文化,赋予了传统北京水、山、林一体化的“城市山林”的水乡野逸气质。水脉滋养文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北京严重缺水,水脉遇到了破坏。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吴文涛说,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合理利用、有效改善水环境的宝贵经验,如历代都把水脉纳入城市布局,使城市增添山水园林特色;兴建一些大型皇家苑囿,如辽代的“延芳淀”、元代的“下马飞放泊”“柳林海子”、明清的“南苑”等。“重视这些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当今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继承与完善自然和人文风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北京要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离不开城市的健康水系。历史启示我们:人与水的和谐共生,就是要保护好水源地的自然风貌,就要遵循规律,注重涵养水源,重视水的生态功能,合理加以利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