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罗平
摘 要 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既要言教,又要身教,所以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核心,师表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状态,师范是教师职业理想的方式。因此,分析高校师德缺失原因及进行师德建设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 师德 缺失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高校教师素质的高低,而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即师德素质。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好与坏,直接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要搞好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模糊、笼统和空洞地提要求、定规则上,而首先应该弄清当代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哪些误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措施。下文谈谈高校师德师表师范之缺失和师德师表师范之探索等问题。
一、师德师表师范之缺失的表现
(一)重教书轻育人。
只重教学质量,轻思想道德建设;只重考试成绩,轻全面素质教育。忽视师德师表师范之工作,对此工作认识不足,行动不到位,存在时热时冷的问题。表现为说是一套,做是另一套。对教育教学活动毫无兴趣,敷衍塞责。只管学生的学习,不抓学生的思想;有的教师一味追求个性自由与思想解放,忘记了自己的教师责任,在课堂上或对某些问题的解释上,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随意发泄牢骚和怨气,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发表学术上乃至政治上都不成熟的观点,造成了对学生思想上乃至行为上的误导,致使教育失去最重要的本质功能。造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各环节不衔接,监控过程出现疏漏,甚至出现盲点,导致师德师表师范缺失的苗头有滋生的土壤。
(二)重形式轻内容。
师德师表师范之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评价等没有经常性地公示给学生、家长和社会,学生缺乏对教师行为的有效监督,在高校以科研为第一评价标准,教学为次要标准的制度下,有些教师认为“科研是收益,教学是支出”,为了保证“收支平衡”并最大限度地使“收益”大于“支出”,出现了一些损害大学教育目标、牺牲学生利益的做法,上课敷衍塞责、照本宣科司空见惯,加之由于待遇差、收入低、生活水平不高而不安心从教,把精力转向第二职业。这些都严重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个别教师习以为常,学生也习以为常,从而滋长了极少数师德师表师范之缺失的教师。
(三)重统计轻考核。
表现为教师上课时只管讲课,不问课堂纪律。对学生上课听耳机、说话等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有的教师还擅自减少课时,随意调课;上课迟到早退;随意用参观、看录像等方式代替上课;有的教师考试泄题,对学生考试舞弊等现象不批评、不制止,甚至姑息袒护。对批卷大打印象分、感情分和保质分,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師德评议时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不事实求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评议不一针见血,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人人满意,个个满分。不深入学生、家长、社会中详细调查,胡编乱造,以假当真。
二、师德师表师范之缺失的原因
(一)道德观点之政治性。
造成此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对传统道德错误批判的原因,也有政治压倒一切、“左”的政治倾向的影响。这种道德政治化的模式,使得人们误认为道德仅仅是政治的工具,使本来只是出于职业责任的行为,蒙上了不必要的政治色彩。从而使职业工作者,不理直气壮地谈论职业道德。例如,一个人做了符合职业道德的事情,可能就有人说他有“想入党”、“想表现”“想当官”等政治意图,由此使职业道德的内容受到严重扭曲,严重挫伤了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实际运行中,道德问题往往转化为政治问题再用政治手段解决。道德屈从于权力,权力排斥道德。道德与政治有一定的关系,但道德不是政治,政治活动与道德活动所遵循的法则,起作用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职业道德是以社会责任和社会意义为核心,以专业技能为基础,以向社会负责的精神、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以自愿自觉为基础的;而政治则以为某个特定的团体利益服务,以服从为基础,依靠的是强制,二者有根本的不同。
(二)教育公正之缺失性。
教育公正,是教师从教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是教师高尚人格和美好品质的生动体现,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重要内容。但教师并不都“认识”教育公正。教育公正不是一种天赋观念,教师公正行为的选择,像目前这样全凭教师个人的心地善良、作风正派和“自然愿望”,是远远靠不住的。何况有的教师并不了解和认识教育公正,教师的偏私与不公,必然使学生失去公平感,造成感情压抑和心理不平衡,挫伤学生学习、上进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学校教育的信任,甚至对社会的信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优秀品质的培养。而且并不是所有学校都重视教育公正。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第三者要对教师的偏私与不公正作出准确评判往往有一定难度,教育公正或许也因此而成为人人皆知的“模糊问题”。有的学校从不重视对教师进行公正观念的教育;有的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实际存在的不公行为不加约束,甚至不闻不问,以致在某些学校,教师侮辱、体罚学生,随意罚没学生钱物,或考试送分、试卷泄密、集体作弊等从教不公、从教不廉的严重事件时有发生。而遭遇此类不公的学生,多数不愿张扬,却积怨于心。学生或学生家长对教师的品质缺陷,最不能接受的是教师的不公平、不公正。
(三)师德主体之泛化性。
师德主体化发展过程,与市场经济对人的解放、对人性的解放相联系,与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体的崛起相联系。师德主体化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对个人价值肯定的具体表现,然而,目前我们存在严重的师德主体之泛化。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社会文化支持师德主体之个人化力度很弱,个人淹没于重重伦理关系群体意识之中,不见有个人。一谈个人,便以为是个人主义的个人。在现阶段,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合理合法的个人主义在现阶段力量较为弱小,社会文化力量对师德主体个人化发展的正面支持力度弱,而反面的抑制或错误引导力量却比较大。再则,从师德主体之个人来看,许多教育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保存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缺乏独立人格的历史传统,自觉、不自觉地处在大众社会、大众文化之价值的控制支配之下。缺乏对师德主体自身的变化、进化、升华之追求。
(四)教师利益之忽视性。
在人们心目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人们要求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现实的教师道德规范要求人们如果当了教师,就应当献身于教育事业,就应当舍己为人、大公无私、以苦为乐,就应该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教师的真实生活被忽视,教师的个人需要受排斥,从而出现了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的事实。当教师难耐清贫或为生活所迫而另谋生路时,人们便惊呼:教师敬业精神不足,教师道德滑坡了,要大力加强教师的道德教育。确实存在教师敬业精神不足之各种表现,但是我们要看清问题的实质,了解某些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之所以难见成效的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教师的利益没有受到保障,这体现在教师的待遇不合理,教师的投入与收益不成比例,在教师的生存存在严重危机的情况下,仍然要求教师去奉献、舍己为人,这种教师道德规范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实行的。
三、师德师表师范之探索的思考
(一)师德观之变革。
师德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师德也应发生变化。师德观的变革就是要解放人性,更多地容纳情感、本能和激情。师德的变化要求树立正确的权益观,把教师的责权利统一起来,使教师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义务人”,而是拥有相应权益的主体。这是教师利益得以实现的根本,也是教师道德素质提高的动力。正确的责权利之关系就是义与利的统一,不能把利看做是恶的东西而加以排斥。教师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一种正当行为,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因此,我们要克服教师评价中的“师德主体泛化”倾向。要认识到那种排斥教师利益的道德观本身是不道德的。教师道德应该承认教师自身利益的合理性,应当允许教师正当地追求自身利益。只有如此,教师的道德行为才能够发生。假如只有那些为了他人和仅仅为了他人的行为才是道德的,那就不会有任何道德行为,也不会有师德之变革。
(二)制度化之完善。
师德观的变革主要是解决人们思想层面的问题。但是教师利益的保障,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上的默认和观念上的认可,而是要落实在教师的生活中。用制度的完善来解决教师的利益,进而提高教师的教育热情。制度的完善,首先要保证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制度应该是能够维护教师利益的,能够保障教师职责权的统一、保证教师投入与收益的一致。如果制度设计没有考虑这一点,那么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道德的结果。制度在完善过程中,必须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即制度本身能够禁止、防范违反制度的行為,这样可以提高制度的供给效率。制度的完善不是停留在把制度写在纸上,而应把制度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制度的结构设计要合理,要有对制度实施进行监督的配套措施,要有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惩罚措施。只有这样,教师的权益才能真正得到保护。
(三)主体性之明确。
明确师德主题,培养主体意识,可增强职业活动的主体性和自觉性。职业道德要广泛传播且发挥作用,就应当被师德主体所接受、认识并转化为内在信念和内在自觉性。缺乏主体意识的职业道德不是真正的职业道德,也谈不上职业道德建设。传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一种道德说教,道德说教是把教师假设为道德的无知者,认为通过舆论宣传,能够使教师明白什么是道德,进而愿意去进行道德实践。这种假设,把教师排斥在其道德规范之外,认为教师道德规范,应该由一些专家来制定,教师应该无条件地服从,而“顺从常常是怯懦和谋求私利的借口,极而言之,服从也可能是这样”。如此,教师道德就成了外在于教师的教条,成了脱离人、凌驾于人之上、对人进行压制、支配人的力量。教师对这样的规范是抵触的,道德说教因此也是无用的。道德说教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就是树立先进典型让教师去效仿,目的是把少数人所达到的道德境界,在教师群体中推广。这种做法混淆了一般与个别的差异,理想与现实的不同,也是和人本主义的需要理论相悖的。人本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是极少数的,在基本需要没有满足的情况下,高层次的需要很难实现。实践已经证明,“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要求教师效仿少数先进人物,是对人的正常需要的扼杀。
总之,师德,德高为师;师表,学高为师; 师智,技高为师;师范,身正为师。高校教师要不断追求政治高觉悟、思想高素质、业务高水平、工作高效率、目标高层次,做一个师德于心、师表于形、师范于人的人民教师。□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湛世焕.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师德建设.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6期.
[2]廖善康,谭促伦.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传承.2011年15期.
[3]吕中华,徐小娟.浅议新时期人民教师师德建设.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1年06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