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庄子•内篇》中的教育思想

时间:2024-05-04

王微

摘 要 《庄子》这部先秦时期重要的的哲学与文学著作,内容涉及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自然也包含了庄子及其学派对于当时教育的的看法;另一方面,《庄子》里的典故所蕴含的思想十分丰富,能带给我们当今的教育更多的启示。《庄子·内篇》的七篇文章,被公认是庄子本人思想的集中体现,其教育宗旨是“行不言之教”。

关键词 庄子 教育 不言之教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A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庄氏,名周(一说子沐、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庄子是先秦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之一,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的思想体现在《庄子》这部书里,书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

庄子的作为先秦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因此,《庄子》这部先秦时期重要的的哲学与文学著作,内容涉及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自然也包含了庄子及其学派对于当时教育的的看法;另一方面,《庄子》里的典故所蕴含的思想十分丰富,如一口活泉,能带给我们当今的教育更多的启示。庄子本身弟子众多,其学说在战国时期庞大的影响力也能作为庄子教育思想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佐证。

《庄子·内篇》的七篇文章,被公认是庄子本人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主要围绕《内篇》的一些内容对庄子的教育思想做简要的探讨。

一、教育宗旨:不言之教

庄子的教育思想并不像儒家教育思想那些“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一般开门见山、自成一体,而总是隐隐约约散布于庄子讲述的大小寓言故事中,并不彰显,其中有一句“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基本可以看作是庄子教育思想的宗旨。

“不言之教”的意思是“不用言表的教导”,出自《庄子·内篇·德充符》.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这个故事说,鲁国有个被砍掉一只脚的人叫王骀,可是跟从他学习的人却跟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孔子的学生常季问孔子道:“王骀是个被砍掉一只脚的人,跟从他学习的人在鲁国却能够和先生您的弟子相当。他站着不能给人们教诲,坐着不能议论大事;弟子们却空怀而来,满载而归。莫非真的有不用言表的教导,身体残缺而默默变化,让内心世界达到成熟的境界吗?这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回答说:“王骀先生是一位圣人,我的学识和品行都落后于他,只是还没有前去请教他罢了。我将把他当作老师,何况学识和品行都不如我孔丘的人呢!何止鲁国,我将引领天下的人跟从他学习。”

这篇文章仅仅是庄子虚构出来的寓言故事,并非是孔子的真实事迹,却象征着庄子对于教育的独特看法。区别于儒家的言传身教,行为师范的高大教师形象,故事里的王骀的外在形象确实不值得一提,身体残疾、其貌不扬,不说高大的孔子,甚至连一般人也不如,然而在个人修养层次和教育成果上,却能让身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由衷敬佩,这就是“无形而心成”的境界。放弃繁琐的形式,任由自己本心的“默化”,才能够在内心里学有所得。

这个成功的教育案例,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王骀这个教师的形象,淡化了教育外在的、人为的形式,包括教师端正整齐的外在形象、有理有序的课堂形式、说教为主的讲课手法,以及迂阔高远的教育内容。这些在现代教育学中看来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庄子看来却是十分不必要的东西。究其根本,还是这些教育形式是出于人的“有意而为之”,出于人固有的价值分别,违背了“道”赋予人的自然本性。倘如此,就不能做到道家所说的“无用之大用”。因此,“道”在被教育的对象,也就是学生们身上的显现,反而是被那些流于外在的繁琐的教育手段所遮蔽而迷失掉。在另一个故事里,申屠嘉也质疑“大夫子产”:明明拜名师、学习了广博精深的学问,却连最基本对残疾人的尊重都做不到,这样虚伪的教育明显与它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驰。

所以庄子才想要追求不教之教、不言之教,这样才能敞开自己的本性,與自然万物融会一体,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用道家的话来讲是“体道”,让自我与自然通达。也就是在《齐物论》一篇中庄子想要达到的境界:“照之于天”。

二、师德:才全而德不形

这里所说的师德,不是所谓的“教师职业道德“,即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修养、行为检点,也不是在教育活动之外的生活中也要保持的自我行为约束和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庄子或者老子那里的德,不是仁义礼知四德,而是与道联系在一起的德。

庄子心中的“师德”,是“德充符”的“德”。这种德是“道”的完整性显现并充实在人身上的显现。因此德在“人内”而不在“人外”

通观《德充符》全篇的意旨,符合之前庄子在《齐物论》篇提出的大主题:“道通于一、不用而大用”,本篇的主题是“德充于内,自有形外之符验也。”就是说,符合道的“德”,是一种完整和强大的生命力的体现,充实于人的内心,有超越形体局限之外的验证。换言之,就是要做到顺应自己的天赋,让“真我”在精神生命里体现出来,不为外表形体的缺陷所阻碍。这也可以说是“无待无己”的“逍遥游”之乐的体现。因此,本篇章的寓言故事主要都是描写外表丑陋,身体有残缺的人,却高于那些道貌岸然之辈。比如王骀、申徒嘉这些受刑之人,反而具备与他们的残缺不相衬的,“内德”上的完整与充实。

第一篇寓言中的“孔子”在向弟子解释王骀的与众不同时说:“死或生都是人生变化中的大事了,可是死或生都不能使他随之变化;即使天翻过来地坠下去,他也不会因此而丧失、毁灭。他通晓无所依凭的道理而不随物变迁,听任事物变化而信守自己的要旨。”

这种境界就是身为一个教育者应当具有的“德”,教育者首先要自己做到“德有所长”,才能启发被教育者。这个过程就是“忘形”,忘形的好处,文中的孔子也有解释:“从事物千差万别的一面去看,邻近的肝胆虽同处于一体之中也像是楚国和越国那样相距很远;从事物都有相同的一面去看,万事万物又都是同一的。像这样的人,将不知道耳朵眼睛最适宜何种声音和色彩,而让自己的心思自由自在地遨游在忘形、忘情的浑同境域之中。外物看到了它同一的方面却看不到它因失去而引起差异的一面,因而看到丧失了一只脚就像是失落了土块一样。”

因为王骀能够做到“不随物迁”、能够“忘形”,他懂得了“万物齐一”的道理,就不再受形体的限制,成为最自由,让自己的心灵更加贴近自然,离道更近的人。这样的人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真我”,做到了“万物皆备于我”。这样的老师,在庄子看来,完全不需要再刻意让别人跟随自己学习,也不需要一厢情愿的说教,无数的学生自动就会来追随他。在《德充符》篇中,还有鲁哀公与孔子的另一个故事里,孔子说:“均平是水留止时的最佳状态。它可以作为取而效法的准绳,内心里充满蕴含而外表毫无所动。所谓德,就是事得以成、物得以顺的最高修养。德不外露,外物自然就不能离开他了。”

这样的老师形象,推究到尽头就是庄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目标:真人、大宗师。

三、教育对象:各尽其用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见。庄子始终肯定事物乃至人的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对于如何看待教育对象的才能,也就可想而知,那就是消除虚妄的价值分别,做到尊重差别,人各尽其用。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尔》中体现的一种教育观念,就是“自然主义”,这种教育观对现代教育影响深远。他提倡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对孩童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尤其是要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来学习。卢梭这里的“自然”,与老、庄说的“自然”并不完全相同,这里“自然”代表“内心的状态、完整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社会在文明的幌子下进行的关押和奴役。因此,“回归自然”就是使人恢复这种自然过程的力量,脱离外界社会的各种压迫,以及文明的偏见。

教育的理念在东西方是“相通而不相同”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和技能訓练的简单过程,对于教育对象(学生)来说,是要帮助他们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启发他们树立合适的人生观。庄子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淡化一切人为的、一厢情愿的是非观念和道德标准,让每一个生命、非生命乃至每一个人都能顺应自己独一无二的自然本性。从老子讲的“无为而无不为”来往下思索,好的教育并不是“不要教育”,变成野人,而是顺应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各自的天性而因任其发展。假设一个儿童天生是足球天才,却不适合背书考试,自幼被应试教育束缚在试卷题海当中,却被定义为“差生”,接受着千人一面的灌输,和其他人的歧视,那么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就会被扼杀,人生的完整就无法体现,这就是人为对自然的一种贼害。不同的才能可以从事不同的事业,《外篇·至乐》中的“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就是这样一种道理。

在《齐物论》篇关于天籁、地籁、人籁的那个寓言中,庄子化身南郭子綦,讲出了自己的观点:人籁不如天籁。天籁之所以变化多端、美妙动听,就在于大自然的风能够因任物体本来的形状,才能吹出千种不同的动静。这种“吹万”之美是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应当重视的一点。所谓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要淡化书本知识,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向深一步思考,更是要在不同的教育形式中激发学生的天性,让曾经被掩盖的才能被重新发现,再一次得到重视,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乃至以后的人生过程中都能够运用自己的才能,去实现人生的价值。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真意,假如素质教育仅仅是把钢笔换成了乒乓球拍,把课本换成了笤帚拖把,把考试变成了做课件,那只不过是加强了的应试教育。从尊重个性这一点来说,与孔子的因材施教倒有几分神似,教育与哲学一样,如果失去了“个性”,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教育就应该包容不同天赋之人才,兼收不同的意见,启发各异的天性,因为只要是天性,在庄子看来就没有好与坏、高与低。人教不如天教,自然本性才是最好的老师。《中庸》也说,“天命之谓性,率性其谓道,修道之谓教。”道赋予我们不同的天性,只有顺应它才能体会道,沿着这条顺应天性的道路去度过人生,才是真正的“教育”。

然而,庄子也有消极的一面,他说“人皆知其有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强调人要不显自我,隐于众人,摆脱被网罗利用的社会价值,达到无用与逍遥,这就是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也是一种对于人生选择的启示,但不一定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