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海燕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对我国国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与之相匹配的教育体制培育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及原因,指出要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变,并提出了一些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应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需要。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所在,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
一、我国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不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由于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少地方还是以升学率来评价一所学校,以教学成绩来评价一位教师,以学习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实质是以智育的状况来作为检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致使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在智育方面你追我赶,费尽心机,无暇他顾。这样使智育的位置摆得很突出,很重要,而德育只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使德育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其中的传统美德教育更是达到几乎被完全忽视的程度。美德教育作为基础道德教育,教师在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进行相应的品德教育,其中包括美德教育。然而,有些教师认为把书教好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思想品德教育是领导的事,是政治老师的事。这种不正确的认识使许多教师备课上课很重视“授业、解惑”,“传道”就事不关己了。正因为如此,一个时期以来,在校学生和社会青年中出现了“信仰危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不珍惜劳动果实等现象,这都和学校忽视德育、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有关;而广大中小学生体质下降,近视率升高,则更是学校忽视体育的恶果。
(二)偏重应试科目的教学,忽视非应试科目的教学,使学生的基本知识残缺不全,很难适应进一步学习和参加实际工作的需要。
长期以来,学校和老师都有着这样的思想,把应试科目作为“主科”,非应试科目作为“次科”。既然把学科分为主次,因而有的学校安排非应试科目课时少,课时补贴也定得少,认为工作量不大,而对应试科目则尽量安排多一些课时,增加课时补贴。有的学校干脆不开设非应试科目,而全力抓应试科目。有的学校虽然开设非应试科目,但实行的是兼课形式,即让应试科目的老师兼上非应试科目,或一位老师上几门非应试科目。学校这样的安排,作为老师的也就灵活对待。如上非应试科目的老师上课时敷衍了事,随便讲一下就算了,提不起积极性;兼上非应试科目的老师在课堂上干脆不讲,或少讲一些,留出时间讲或让学生自习应试科目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理所当然的也就不理会非应试科目了。当代大学生和社会青年中,许多人缺乏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给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这都是在中小学阶段,学校削弱甚至停开非应试课程所造成的。
(三)偏重知识灌输,轻视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更忽视健康心理的培养,使学生死记硬背,埋没于题海书山之中,如牛负重,不堪其苦,严重影响了他们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在学校中,老师采用“填鸭式”教学还相当普遍,从而使学生对知识只是死记硬背,生吞活剥,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什么有些学生在初中阶段成绩很好,但到了高中却跟不上,就因为高中的知识很多是靠理解的,考试更注重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果还是采用初中时死记硬背老一套是行不通的。学生中存在的“高分低能”,思维呆滞,意志脆弱,情绪偏执等,都是这种教育结出的苦果。
(四)偏重统一要求,忽视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特长和创造精神的发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多规格人才特别是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大多数学校在升学的压力下,没有贯彻全面育人的方针,考试仍是学校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应该说,考试分数有其公平的一方面,几十年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无数的人才。但问题是这种制度走向了极端,考试成绩成为检验教学的唯一标准,忽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进行培养和提高。这种单一的学习评价方式必定造成学生向单一方向发展。如学生的基础知识较扎实、考试能力较强,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弱,思维方式比较单一等。过去,我们一直是强调因材施教的原则,但实际上我们都是与这一原则背道而驰。我们对教育的共性和统一性的研究很重视,甚至走向了极端。这种高度统一、高度标准化的教育模式就像无形的枷锁,把个性牢牢地固住,阻碍着个性的自由发展。例如,在教师授课时,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传授知识,个体必须服从群体,教师对好动的学生必须“镇压”,不允许学生乱提问题,不允许学生讨论书本以外的东西,把学生的“好动”、“喜欢提问”看作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其实,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乏有个性的学生,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有自己的见解,但由于我们的教师对个性化教育了解得太少,用统一的标准去规范他们,使他们慢慢地被共性所溶化,最后个性消失殆尽,沦为平庸之人。
(五)偏重校内教育,忽视社会实践,使学校教育严重脱离社会实际,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教育的一条主要原则就是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学校把学生“锁定”在校内,不愿组织学生外出参加社会实践,生怕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会放飞学生的心,回学校后很难把心思收回来专心搞好学习。其实,这样做势必会造成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生产、知识与技能、学校与社会相脱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这种以应试教育为特征的旧教育体制必须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实施素质教育。
二、不断深化教育整体改革,加快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为此,应该不断深化教育整体改革,加快实现我国教育从应试向素质的转变。
(一)建立健全实施素质教育的运行保障机制。
一是改革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二是改变教学管理模式,解放思想,从片面强调对教师检查教案书写、作业批改记录、辅导记录等教学资料及对学生“一考定终身”的现象中摆脱出来,放眼于测试学生动手能力,发明创造力的实践操作,逐步建立起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管理方法。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要以是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标准,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真正发挥教育评价的督促、激励作用,要淡化升学考试的选拔功能。四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着力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创造精神。
(二)要以教学实践活动为切入口,充分发挥教育诸多因素的协同效应。
教学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必须从根本上着力,从整体上着力,充分发挥教育诸多因素的协同效应。要坚持德智体美劳一起抓,坚定不渝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从分析学生入手,坚持优中差一起抓,并把施教的重点转向中差生,抓住他们的特长,扬长避短,帮助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勤奋努力,人尽其才,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要坚持教与学一起抓,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和指导,帮助学生学习态度由被动转向主动。要坚持课内课外一起抓,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教育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生产、知识与技能、学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基础。要开展好实践教育活动,首先要成立组织机构,选聘指导老师和辅导员,注意吸收政教、团委、校办、教务、后勤、课任老师和校外辅导员参加,另外还要设法争取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其次是开辟学习园地,建立实践挂钩单位,在校内开辟小工厂、小科研室等实践基地,在校外,与厂、场、个体户等建立挂钩联系实践基地,并制定出相应的活动时间,假期可集中一段时间专门学习、实践。再次是建立兴趣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三)要加强社会统筹协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转变是一项伟大工程,不单是教育部门的事情,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和重视这项工作,切实担负起领导重任,精心组织,措施有力,真抓实干,为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社会大环境。要建立社会统筹协调制度,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关心支持这项事业,并配合学校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纠正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优化育人的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要建立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文化氛围,下狠心,下大力气,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教育外部环境,特别是对那些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市场进行整治,比如电子游戏厅、录像厅、网吧等。特别是网吧,虽然它为青少年学习、交流、创新、娱乐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但由于一些网吧违规经营,致使有的青少年在网上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并引发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因此,要对这些文化市场进行规范管理,限制转化其消极因素,此外学校也要努力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以正确的思想艺术导向影响和教育学生。
(作者: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和学新.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教育研究,2007,(11).
[2]颜庆祥,汤维玲译.有效的教学.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2000.
[3]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2007,(2).
[4]项贤明.关于交往与教育的哲学思考.上海教育科研,2006,(4).
[5]柳夕浪.交往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教育改革,2005,(5).
[6]中国视听教育学会,中国视听教育基金会.系统化教学设计.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