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内部审计如何在风险防范和效益提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时间:2024-05-04

吴来强

摘要: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铁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以推进铁路行业的创新发展。市场机制和铁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多样的管理层次、分散的生产经营场所,均凸显了内部审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如何同时发挥内部审计的风险防范与效益提升职能,成为铁路企事业单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总结了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职能及其重要性,针对铁路内部审计现状,提出强化铁路内部审计的措施。

关键词:内部审计 风险防范 效益 作用

一、铁路内部审计概述

铁路内部审计是指铁路审计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铁路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及经济效益进行监督的活动。铁路内部审计能够督促相关单位严格遵守国家的财政法规和铁路的规章制度,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并改善其内部控制与管理,稳步推动其战略目标的实施。铁路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有:一是财务收支审计。即检查其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检验铁路单位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二是建设项目审计。即对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的监督,涉及项目预算执行、工程竣工交付、项目效益的审计。三是经济责任审计。即对铁路经营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监督和评价,主要包括经济合同审计、资产经营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四是经济效益审计。即对铁路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进行审查和评价,并提出改善经营管理的意见。

铁路内部审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体现在:一是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由于政府、铁路部门、铁路企业经营者之间构成“委托—代理”关系,且存在信息不对称,铁路内部审计通过审计监督、检查、评价等形式,解决三者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对铁路企事业单位经营活动形成有效约束和控制,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铁路单位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均对其经营效益产生重大影响,内部审计通过掌握第一手资料,识别并分析潜在风险隐患,提前采取風险防范措施。二是改善铁路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其经济效益。2014年实施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增加了内部审计的确认、咨询职能,把完善公司治理、增加价值纳入内部审计的职能目标。铁路内部审计须加快审计转型和创新,全面提升内部审计的价值创造职能,以适应新的经济常态。

二、铁路内部审计现状

(一)内部审计工作理念

铁路内部审计受传统审计理念的影响,对内部审计的新职能认识不到位。铁路内部审计人员将内部审计单纯视为一种监督手段,过分强调内部审计的监督功能,忽视了内部审计的确认和咨询服务功能。同时,过分注重对财务收支等财务活动的差错纠弊和合规性检查,而忽视了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作用,导致内部审计的业务领域收窄,难以有效提高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职能。

(二)内部审计工作机制

(1)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难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铁路审计机构施行双重领导的组织体制,即内部审计机构在上一级审计机构和本单位的双重领导下独立开展审计工作。该组织体系下,审计机构是本级单位下设的职能部门,由本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领导分管,且在本单位领导的领导下履行监督职能。同时,审计人员的人事关系、干部任免、薪酬福利均受控于本单位领导,因此难以保证审计质量及其公正性。

(2)铁路部分内部审计职能的外包形成较显著的审计风险。内部审计外包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优化了铁路企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降低了内部审计成本。然而,审计工作的外包也增加了核心机密信息泄露的风险,同时外部服务机构的资质与专业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内部审计的质量。正确限定外包服务的范围与方式,选取专业化水平高、信誉良好的外包服务机构成为内部审计外包的重要问题。

(3)内部审计质量有待提高。目前铁路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内部审计计划性不强,审计项目立项重点不突出。二是审计前调查不到位,审计过程中质量把关不严,审计后成果转化机制与渠道不通畅,成果利用意识薄弱,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三是审计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审计和会计信息未实现完全信息共享;尚没有针对固定资产、材料、工资等子数据信息系统的处理模块;审计信息系统未设立相应的审计处理模块。

(三)内部审计业务领域

内部审计以经营业绩、经济责任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等常规审计项目为重点,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等创新业务较少。面对全新的经济常态,铁路内部审计的业务创新空间巨大,如何积极创新审计业务,发掘新的审计价值增长点成为铁路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然而,受传统审计观念的影响,铁路内部审计仍集中在经营业绩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建设项目审计上,审计业务创新的开展广度和深度均不够,限制了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加职能。

三、强化铁路内部审计的措施

(一)转变内部审计管理理念

创新内部审计理念,由合规审计向增值型审计转变。根据2014年实施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职能的新定位,铁路企事业单位应顺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积极转变审计理念,将确认和咨询服务纳入内部审计职能范畴,推动内部审计实现由合规审计向价值创造型审计的转变。创新内部审计管理理念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单纯监督型审计向价值管理型审计的转变,即由单纯的合规性检查向监督、评价与服务并重的转变,构建以价值增值为导向的内部审计体系。二是突出内部审计服务于铁路事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职能,将内部审计监督建立在铁路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各单位对战略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从而促进铁路战略目标的实现,提升内部审计的价值创造能力。

(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

(1)机构设置方面,注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在铁路高层领导机构设立总的审计机构,对系统内下属企事业审计人员实行委派制,委派审计人员的人事关系、薪资福利、任免晋升及审计预算均由高层审计机构负责。在工作上,内部审计人员接受上层审计机构和本单位领导的双重领导,但以上级领导为主。委派制有效解决了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问题,同时又保证了审计工作与被审计单位保持沟通通畅、办公一体。endprint

(2)工作流程方面,合理、科学制订审计计划。审计项目的安排应兼顾全局与重点,做到既能全部覆盖,又能突出审计重点,实现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实践操作中,可以将经营业绩、财务收支审计等合规性审计业务进行外包,以便集中宝贵的审计资源,加强对重要领域、重大建设项目或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审计,提高审计的针对性和效用。

(3)风险防控方面,防范内部审计外包风险。一是建立内部审计外包的风险评估制度。业务外包前,召开由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参与的风险评估研究会议,研究制定外包服务的范畴、方式、风险管理制度等。二是强化对外包机构的资质审查。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外包机构筛选制度及流程,明确筛选标准,并重点关注外包机构的专业技术水平、专业团队建设、执业信誉及业绩历史情况。

(4)审计渠道方面,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财务信息系统等各子业务系统,建立统一口径、统一规划的审计信息系统,推动网络审计、办公自动化的实施。审计信息网络应至少包括审计信息库、财务收支审计子系统、建设项目审计子系统、审计法规管理子系统、经济效益与责任审计子系统等。其中,审计信息库是实现各外部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各子系统间数据交换的接口,也是铁路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核心系统;财务收支审计子系统利用现有财务信息系统,调取各单位财务信息并转换成统一格式的原始数据库;审计法规子系统负责收录、管理并查找各类审计法律法规,以备审计人员随时调用参考;经济效益及经济责任子系统通过对比分析各单位经济指标的变化,发掘影响其经济效益变动的各类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

(三)拓宽内部审计业务领域

创新审计内容,发掘内部审计价值创造点。积极探索创新审计业务,发掘审计价值的创造点,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进行探索和创新:一是紧密结合铁路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监控各单位对发展战略及重大政策的落实情况,重点关注各单位重大事项决策、建设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投放使用等,及时识别并判断潜在风险。二是重点关注铁路事业在安全、运输组织改革、铁路建设、铁路施工技术、企业经营运作及“走出去”等管理创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或机制性障碍,认真分析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消除阻碍铁路企事业单位创新发展的体制性困难,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價值创造职能。

(作者单位:上海铁路局审计处)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