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供暖期是否应变通
阅读提示:随着北方天气渐寒,“提前供暖”成为不少群众的强烈诉求,备受媒体和网民关注。11月4日,北京市政府表示,11月13日有一次较强冷空气活动,北京有较大可能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决定将正式供暖时间提前至13日。本期辑选网民文章,就现行供暖时间、供暖标准是否适用,“看天供暖”机制能否实现等现实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千呼万唤之下,北京市终于迎来了11月13日提前供暖的消息。面对仅提前两天的结果,人们不禁想问:为何总在供暖时间上如此斤斤计较呢?
几乎每年从10月下旬开始,供暖的时间问题总会引起大家的牢骚和抱怨,相关部门则开会谨慎评估提前供暖的必要性。舆论与相关部门就在这样年复一年中不断地展开“拉锯战”,令任何一方都不甚满意。北京这种沿用数十年的供暖时间设置,学习的是苏联标准。据悉,因为苏联把室外温度5摄氏度以下定义为冬天,规定供暖期开始,于是,20世纪50年代气象部门就对北京这一纬度的气温进行测算,发现11月15日前后的温度开始低于5摄氏度,于是这个时间便被固化下来。显然,这一标准并不适用北京。
从大多数市民的感受来看,供暖前半个月和停暖后半个月左右,往往是每年最难捱的日子。
无论从气象学的温度,还是人的体感温度着眼,目前的供暖时间太短了。如果说当初制定较低的供暖标准,是因为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以及当时民众对于生活舒适度要求较低。但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经济社会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语,民众对于生活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时,政府的公共服务标准就不能停滞不前,而应随民众追求幸福的标准改变而变化,直面民生关切。
(微信公众号“freetalk”: 于平)
全国各地供暖时间不一,2010年11月7日发布的《北京市临时调整采暖期时间程序规定》明确了弹性供暖的标准:预测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摄氏度时,可开始启动供暖。
中国北方的城市主要采用基于城市管网的集中供热,其运营方式直到2003年仍大体采用“单位包费、福利供热”的“保烧制”,即供暖费用由企事业单位支付给国营供暖企业。这种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上的集中供暖方式成本高、效率低、能耗大,难以为继。
2003年7月,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开始试点进行,改革后,试行职工采暖补贴,原本由企事业单位缴纳的供暖费用变为企事业单位发到职工手中的采暖补贴,而需采暖的住户直接缴费给供热企业,同时逐步实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的办法。只是,收费方式的转换需要改造原有供热管网、在住户家中安装用热计量表,改造成本大,地方政府、企业和住户都不愿承担成本,目前大部分集中供热地区还是根据住房面积进行收费。
所以,“看天供暖”其实并不看天,何时供暖考虑更多的还是成本,2015年济南的提前和延长供暖就并非因为天气,而是煤价下跌。
(网易博客:唐欣乐)
关于这一轮对“提前供暖”的讨论,似乎从一个简单的供暖条件是否达到的问题,被一些媒体复杂化成了制度问题、标准问题,而其中的一些评论分析又显得缺乏常识,反而将如何提前供暖的话题推向了一种不可解的状态。
“北方供暖时间不宜固化”这个说法本身就不成立,中国按照秦岭淮河区分南北,北方的供暖时间本来就不是统一固化的。有资料显示:哈尔滨、佳木斯的采暖期为180天,长春、沈阳为150天,兰州为135天,而西安的最短,供暖时间为101天。
也有媒体指出,北京现有的供暖时间11月15日是20世纪50年代参照采暖补贴制度形成的,时间久远应该修改。
也有人提出,能不能干脆就直接按照室外温度,低于一定温度就供暖,高于一定温度就停下。这样想的人大概把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地区的供暖理解成了自家开空调开关。须知每次供暖之前,热力部门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提前购买供热所需的材料、疏浚管道、安排服务维修人员等,也就是说这些工作必须提前开展,而且准备周期绝对不是一两天。
(新浪财经:梁千里)
供暖时间提前,给了不少在冬日里煎熬的市民以期待,也展现出从善如流的姿态。这决定审慎而不易:毕竟一边是广泛的民意诉求,一边是供暖后增加的巨额成本问题。由于北京还没有真正实施居民依照实际使用的暖气热量缴费,每提前一天供暖,都是不折不扣的额外支出。
2012年北京市曾延长供暖时间,按当时测算,每提前或延长1天,全市费用支出约4000万元。按以往做法,这些都是财政埋单。毕竟,很难对提前供热产生的费用精确核算到每平米需要多少钱;在目前每户多按照一个采暖季缴费的背景下,对提前供暖另行收费也挺困难。
就成本层面看,这提示我们,解决冬季取暖问题,没必要把目光停留在集中供暖上面,通过日益完善的取暖设施,完全可以实行相对个性的供暖需求,政府要做的或许是在寒流降临时,为那些生活相对拮据的群体发放供暖补贴,这可能比为了是否要供暖而反复研究更暖心。
(今日科学网:郑山海)
舆论呼吁,供暖应该本着人性化管理的思路,要从天气冷暖出发,不能拘泥于“规矩”而忽视了实际,但这在现实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的限制,是一条法定的供暖“线”,而人们的主观感觉,往往与这条“线”存在一定的差距。换言之,尽管人们感觉上觉得很冷,也觉得似乎冷了好几天,但是严格来说,却未必已经满足上述“两个5”的要求。第二,对于北京来说,供暖一天耗气1亿立方米,这个数字着实惊人。而提前供暖的代价还不仅仅是钱的事,天然气能否保证供应的隐患更大。2009年北京提前15天供暖,此后天然气供应就出现了短缺,教训无法不让人记取。第三,从技术角度看,根据人体实际感觉,实现“随时供暖、随时停暖”目前还很难实现。当前普遍采用的大范围集中供暖方式,系统一旦运转起来就不能轻易停止,否则会造成系统的故障率增大。
很显然,供暖“问需于民”的说法,社会意义的道理没有错。但是社会意义上没错的道理,在科学意义上却未必行得通。仅以供暖为例,目前在“供”与“求”这两端,供之粗与求之细的反差还有很多,有些事情的解决,甚至比提前供暖还要难。
(微信公众号“燕鸣”:马龙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