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的分析

时间:2024-05-04

孙立山

摘 要:电网的变电运行主要负责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及其维护管理,而变电运行中需要维护的电力设备比较多,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对电网的正常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对变电运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有效的技术检修措施。

关键词:电网;变电运维;风险;技术检修

一、变电运维风险概述

(一)变电运维。变电运维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即人数不多或者没有人值班的电站电力运行管理工作与基站巡视检修队伍。变电运维主要基于电网企业大检修而对变电运行及其检修进行双向渗透,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并且为其创造理想的效益。

(二)变电运维风险点。在变电运维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标准、习惯性违章、安全意识薄弱、没有根据要求进行检修和维护等行为,有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伤害,包括电力设备的损害与工作人员的人身伤害等,而这种工作行为就是电网变电运维风险点。

二、变电运维中的风险分析

(一)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运维风险。引起变电运维风险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自然因素,比如天气。寒冷的天气温度很低,极易使得充油导线出现紧缩现象和油面低问题,甚至由于风的作用而使得引线上出现不少杂物。当气温高时,充油导线会比较松,油面高。所以这一外部环境因素带来的运维风险在预测上存在一定困难。

(二)内部环境因素引起的运维风险。引起变电运维风险的内部环境因素比较多,比如变电器操作、倒闸操作、母线倒闸操作以及直流回路操作等。这些操作一旦存在问题,就会带来相应的变电运维风险。

在变电器操作方面,任何环节的差错都会影响到变电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可能会使得电网瘫痪。工作人员很多时候在进行空载变压器切合这个操作时,常常出现电压过剩而引起变压器绝缘性能损坏的问题,或者电压连续加大引起变压器稳定性破坏的问题,最终导致电压出现偏差。

在倒闸操作方面,工作人员一旦没有正确填写倒闸操作票,包括设备运行状况和检修状况等,就会对电网的正常安全运行以及管理人员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在母线倒闸操作方面,如果工作人员的操作工序不标准,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就会带来一定的运维风险。比如继电保护设备与自动装置的切换中出现误动现象;带负荷状态下出现拉闸问题;空载母线充电过程中,有开关的断口电容和电感式电压互感器存在串联谐振现象等。

在直流回路操作方面,如果出现操作失误或者不满足标准,哪怕将自动保护装置安装在电网回路中,也无法使其发挥作用,最终对变电运行造成影响。

三、运维风险的技术检修探讨

通过技术手段对变电运维风险进行排除,就是运维风险的技术检修。要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为人员安全提供保障,首先需要做好装设前的准备工作,即验电。确定需要检修的电气设备与线路,并对其进行停电,在需要装设接地线的进出线设备及其两端进行验电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手套,如果没有专业验电器,或者电压负荷太高,则可以采用绝缘棒来验电。主要根据绝缘棒的火花和放电声音来判断危险点,并将其标在预控卡上,根据要求对预控方案进行正确填写,并且实现操作票和预控卡的统一管理。其次,在接地线的装设过程中,卸放停电设备剩余的电荷与静电感应电压,并将停电设备设置在可能来电或产生感应电压的相关部位,避免突然来电危及人员安全。要注意穿戴绝缘手套,也可以采用绝缘棒,由两人来完成装设工作,做好接地隔离开关的接地监护工作。然后,检查出现线路跳闸的原因。如果是误跳闸,则应该重点检查自动保护装置。如果是线路故障所致,则应该检查是否存在CT断线问题,对线路CT至线路出口的内在连接进行检测。再者,对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进行检测,确认其故障原因是越级跳闸,还是开关误动或者母线故障等。因此,需要对二次侧与一次设备检查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判断。对主变低压侧的过流保护动作进行检查,确认其是否运行正常,做出初步判断。在对保护进行检查时,需要包括主变保护和线路保护等两个方面的检查。最后,对变压器瓦斯保护和差动保护动作进行检查。在变压器瓦斯保护的检验方面,一般是对变压器自身的火情与形状进行检查,以准确判断变压器的故障、二次回路和二次回路的接地情况与短路情况、呼吸器和压力释放阀的喷油情况及其动作情况等等。在差动保护方面,主要对套管、油位、油色和瓦斯继电器等主变进行认真检查,在没有异样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故障为保护误动所致。

结束语:在变电运维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安全保障。一些缺乏规范化的操作会对电网的正常安全运行造成影响,甚至威胁人员人身安全,也带来经济效益的损失。因此,变电运维人员必须增强安全意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严格根据相关规范来进行操作,更多地借鉴有效的检修经验,降低变电运维中出现的风险,保障电网变电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刘洋.基于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0:125-126.

[2] 刘宜钦.基于变电运维的隐患风险分析及应对技术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4,21:32-3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