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杨雪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基于职业特征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关键,因此,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法,将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将在简要阐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职业性;校企互动
校园文化作为高职院校全体师生的共同财富,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校园的整体风貌和学院风气,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性和独特性,同时校园文化的不断完善也能凸显出其自身导向、激励、约束、凝聚等多种功能。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生产、管理、建设一线人才的重要领地,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如何建设校园文化,都不仅仅关系到高职院校的长足发展,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人才结构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大力建设职业性校园文化势在必行。
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凸显职业性
职业性是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首要凸显的特性,一九八零年国家教育改革委员会首次批准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成立,到如今为止,虽说已有三十多年的历程,但是其发展模式尚不完善,不管是从规模上说还是从教育体制上说都存在一些弊端,再加上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升格或者合并而成的,在办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上有待提高,建校初期,管理者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学校规模建设以及校园基本设施的建设中,而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中,不仅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还缺乏坚持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决心和毅力。
高职院校具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内涵,而其职业性又是区别于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就目前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得到国家、政府教育部门的重视,在多方支持下,高职教育正在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处于迅猛发展中,在这个过程中,切实以培养专业人才为宗旨,以提高就业率为导向,将教育和实践结合起来,走校企合作之路,已经成为各大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共识,因此,为了使学生具有一线生产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高职院校要将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以职业为本位,不断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校园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隐性工作,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会有潜在的影响,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莫大的影响;而高职院校究竟该如何引导校园文化建设走上正轨,使其符合市场经济对人才建设的要求,也是需要院校在长期发展中不断探索研究的,但究其本质,高职院校要突出自身“职业教育”的特点,将职业特征、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技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促使职业文化深入教育全程,提高在校生的职业素养、升华职业情操,这不仅是未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重点,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之处。
所以,职业性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的重要特征,其校园文化建设更要抓住自己的优势,充分和市场经济以及市场经济中的优秀企业结合起来,以“职业教育”为核心,显示出职业特色;同时也为广大师生的教学和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为实现产学结合、校企互动,建设职业性校园文化而努力奋斗。
二、校企文化互动是凸显校园文化职业性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在重点打造职业性的同时,其实现形式也需要在长期发展中不断摸索,温家宝总理曾经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面向就业、面向企业,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重点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大力建设职业性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将提高学生就业率为工作目标,加强对市场主体——企业的沟通互动是非常必要的。
企业属于市场范畴,校园属于教育范畴,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之间在内容、特点以及表现形式和重要作用方面的巨大差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一旦脱离校园环境切身投入到陌生的企业工作中,其工作状态会受到自身适应能力限制,在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环境以及工作节奏甚至人际交往上都会有很多不适应;此外还有相关调查显示,高职在校生对于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普遍缺少认知和了解,数字显示,大约百分之六十三的高职在校生对于市场企业没有清晰的认识,甚至有高达百分之八十五的高职在校生不知道本专业优秀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所以,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学生在由校园向企业过渡中的距离,提前为为学生营造一个企业氛围、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而校企合作在这一环节将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的传播力和感染力是十分强大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如果可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时刻感受到来自企业文化的熏陶,并逐渐树立起职业意识对岗位价值有更深刻的了解,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据相关调查显示,所有的企业以及百分之九十一的高职院校在校生认为,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知程度将会对未来就业带来很多帮助,因此在建设高职校园文化的重视重视其与企业文化的融会贯通,不仅是高职院校的教育要求,也是市场经济主体的必然要求。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作为两种不同的群体文化,虽然两者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在形成发展、意识形态和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也是紧密相连的;第一点,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在基本意识形态上具有同构性,其文化形态都可以分成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其中精神文化都是各自文化建设的灵魂,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切实关注人的价值,将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标。第二点,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在形成发展中具有相融性,文化本身就没有特定的范围和限制,具有显著的开放性,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更是如此,两者在形成和持续发展过程中,都是一个不断吸收、融合新元素、不断淘汰落后、腐朽旧元素的过程,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多元文化要素融入其中,如企业文化、社会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娱乐文化、科技文化、管理文化等;同时,在企业文化的长足发展中,也要融入校园文化等社会文化的精华,尤其是一些校办企业和科技企业。第三点,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具有对接性,高职院校的教育旨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求发展也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对人才的要求上和培养重心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上提高人才的专业性,必须要在教育过程中融入企业实践工作,同时也包括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渗透。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和企业文化相辅相成、共同进步,要切实立足与高职院校职业性的特点,重点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还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以及市场发展要求,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汇贯通,全力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三、促使优秀企业文化进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完整的校园文化体系是充分体现职业性的文化建设特点,它主要包括文化建设中的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以及占据核心地位的精神文化,根据高职教育要求以及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适应能力以及工作能力是关键,将企业文化在切实融入到行为、制度、物质和精神建设中,在校企互动中实现完美融合,为构建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贡献力量。
(一)行为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的融入。俗话说:“家有家
规、行有行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以职业性文化建设为整体目标,大力倡导行业行为规范,并将其作为全体师生的行为导向;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使其爱岗敬业、遵纪守法,通过约束自身的行为,为今后的就业打下结实的基础。例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基于金融行业的行业规范,以诚实守信作为建设根基,倡导在校教师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在校学生明礼诚信,除此之外,该院校为促使师生人人严格要求自己,将行为规范编辑出版成《诚信手册》和《学生诚信誓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学生诚信公约》等,来规范全体师生的行为,完善行为文化建设。
(二)制度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的融入。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中,切实融合优秀企业的管理精华,并结合院校自身的管理现状使其呈现出具有职业特色的制度管理体系,因此高职院校的制度建设以企业管理文化为创新动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部分高职院校在构建班集体过程中依据企业架构模式,在班干部管理中依据企业组织模式,根据企业的管理模式施行“总经理或班长负责制”,根据企业特点开展班级GIS策划,根据企业的管理制度明确班级管理公约和规章制度,根据企业活动形式合理规划班级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感受都企业文化。
(三)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是彰显院校独特风貌和风格、体现高职院校职业特点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特别注意物质文化的职业性建设,例如,某所院校,为了突出其诚实守信的特点,在学校大门的左侧设立带有“诚”字的巨石,在某一侧门处设立带有“信”字的汉白玉,直观形象道出了人才培养以“诚石(实)信玉(誉)”为基准的教学理念。
(四)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建设体现办学理念、职业特性的高职精神文化,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持续稳定发展中,深化办学理念、升华教学价值必然要求,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是大势所趋。例如:浙江一所医学类的高等专科教育学校,校训为:“厚德厚朴、励志远志”,旨在反映该学院“重德、立志”的办学理念,同时,还隐晦的将“厚朴”和“远志”这两味中药蕴含其中,不仅传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还充分体现了该院校特有的医药文化。
结束语:现阶段高职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符合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已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现如今,高等职业教育开始从规模建设转向内涵建设,通过科学教育观、人才观的树立,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旨在培养一批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高道德的实践人才。
参考文献:
[1] 齐绍琼. 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3(02)
[2] 吴迎斌. 论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文化融合的新契机[J]. 知识经济. 2012(17)
[3] 孙云志,何玉宏. 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1(3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