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校训与高校文化的双向建构和共生关系

时间:2024-05-04

刘晔颖 邱武奎 杨雪

摘 要:本文借鉴组织行为学中企业文化与企业理念的关系,分析了高校校训与高校文化的应然性,在组织行为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高校校训与高校文化之间的关系。高校校训与高校文化两者之间是相互构建相互依存的关系。校训对高校文化的形成具有表现培育引导的作用,而高校文化又对校训的生成提供了来源与活力,对校训的传播和感召给予了支撑和承载的平台。

关键词:高校校训;高校文化;企业理念;组织文化

一、校训与文化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核心,是办学目标和办学原则的集中概括,它既凝练了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特色,又承载了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和价值取向。[1]从这个意义上讲,校训作为办学理念的内核,是办学理念的外在表现与载体。它的本质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一致的。只不过作为校训,有其特殊的要求,如简短精炼,以便“悬之校中公见之地”供学生时时“注意和实践之”,所以相比之于办学理念,它更像是一种抽象化了标语口号,将理念的精髓简洁的表达了出来。因此,我们常常可以通过一个学校的校训了解到该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从而对该学校的精神、风气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办学理念通过将校训的思想扩展和具体化,更易于在管理和实践中践行。

现代组织行为学认为组织文化和企业理念是一个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企业理念就是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企业存在意义的哲学思维,它是一种观念或思想,它包括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愿景、企业精神等内容。[2]作为一个现代组织,我们可以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关照校训与高校文化之间的关系,借鉴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之间相互构建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从不同的侧重点挖掘校训与高校文化的相互作用,以期对高校管理的实践提供新思路。

二、校训对高校文化的建构作用

从根本上来说,校训其实是校园文化的一个表现方面,校训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组织行为学认为企业文化具有可塑性,它是组织在其生存发展过程中逐渐总结、积累培育而成的,会受到组织领导人观念等人为的影响,已经形成的组织文化也非一成不变,它仍可以通过人为的后天努力加以塑造,并随着对文化的理解不断调控。校训作为企业理念的精炼与内核,最开始体现的是学校领导者的对传统文化的把握和精神的追求,尔后通过规章制度、仪式等引导其潜移默化为学校大多数主体的精神文化,成为了校园文化的核心。同时校训又经常以标志性的建筑存在于校园内,所以也属于校园物质文化的一种。它的这些特点使其与高校文化有着特殊的联系,它对高校文化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传承与表现作用。观之校训,大多是在高校已有的文化传统和现有的文化背景下凝练形成的,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同志曾说:“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不同的传统、精神,不同的校训、校风,是大学展示的‘文化名片,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是它构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因此,一个学校的校训既是对其既往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当前精神的表现。它创造性的概括了学校文化传统,承载了学校过去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时代的创新,以精炼的语言表现出来,将这种抽象性的精神明确化,使得广大师生更容易了解,而它又是在过往文化基础上的抽象与凝练,也更容易得到认同。

(二)培育与塑造作用。 高校校训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和追求可以培育高校文化的形成和重新构建。大学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方面,具有隐藏性、情感性和群众性,一旦确立,便使受教育者产生“心理契约”暗示作用,能作用于良好校风的逐步形成,从而必将对学校的现在和将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的形成是在这种心理契约的暗示下经过长时间的生存发展过程逐渐总结、积累培育而成的,而高校文化形成之后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时刻在这种文化精神的熏陶中不断锤炼和调整,越来越趋近目标和期望,最终形成优秀的高校文化。

(三)激励与凝聚作用。企业理念常常表现为一个组织的目标和方向,以及对成员的要求。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会使人的行为具有方向性,引导人的行为去达到某种结果。企业理念对企业的激励作用也可以借鉴到校园文化中来,学校虽然不像企业那样需要获得利润,但是它的目标是教育出更多更好的学生,校训很多时候就是对学生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例如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从不同方面对学生的品德行为提出了要求,激发了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同时这种统一的目标或观念使师生产生了共同的价值和行为取向,成为组织的精神纽带,师生在学习生活中为着这个目标共同奋斗,表现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引导与教育作用。如前所说,高校校训是高校办学理念的集中概括和升华,它对师生的行为品德提出了一定的目标和要求。校训所传达的这种精神文化从其诞生其就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能对师生们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将校训的要求和标准不断内化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断引导着校园文化的主体向着校训传达的精神目标发展。同时,高校也通过将办学理念应用到学校诸多奖惩活动和规范中去,通过这种强化作用使师生们更容易明白什么是学校所倡导的,更容易让他们内化学校的理念和目标,这样一种制度增加了行为的驱动力,从而对文化的形成起到引导和教育作用。

三、高校文化对校训的辐射作用

组织文化是组织长期形成的独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它的形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它一旦形成,也将会对处于它的辐射之下的人和事产生巨大影响,组织文化对组织中的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说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为文化所塑造。高校的文化对学校的管理者及校园文化的参与者也有着类似的辐射作用。

(一)制约作用。从校训的来源分析,校训是一个学校对其文化传统的抽象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通常是与其学校传统的精神追求和办学实践一脉相承的。一个好的校训必须与其独有的校园文化相符合,因此校训的生成虽然来源于办学者的理念,但是这种理念也是在不断的去糟取精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校训的形成必定会受到该学校固有的文化沿袭的影响,而在长时间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实际的校园风气和精神也会影响办学者的观念和价值取向。这些文化氛围都对校训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导向作用。组织文化的导向作用与组织文化的排异性是相联系的,组织文化能够将全体员工的思想行为统一到组织发展的目标上来,不仅对组织的个体起到作用,对组织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也起导向作用。办学者对文化的去糟取精的过程原本就受到所处时代地区的文化的影响,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就是受到毛主席关于实事求是这一句话的深刻内涵的论述的影响。这种文化导向的作用是相互的,它受到时代地区的影响成为办学的理念,并发展为全体成员的目标,又通过这种理念反作用于校园文化,使这种精神更加突出和浓郁。

(三)支撑作用。高校文化对校训的支撑作用表现在高校文化是高校校训文化的来源和承载。如上文所述,校训与校园文化之间作用是相互的,高校校训来源于高校文化,又反作用于高校文化,而只有有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才能孕育出好的校训,而校训也只有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才得以发展。

总之,高校校训与高校文化两者之间是相互构建相互依存的关系,校训对高校文化的形成具有表现培育引导的作用,而高校文化又对校训的生成提供了来源与活力,对校训的传播和感召给予了支撑和承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罗先凤,高永贵,大学校训研究综述[J].商业圈,2007(21)

[2] 韩福明,企业文化核心概念及其概念间关系辨析[J].商业时代,2007(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