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韩书海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田径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以校园田径文化作为切入点,深度解析了高职田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缘由进行了深度解剖,并以此为基础就优化高职田径课程提出了相关方案,以期在校园田径文化视角下推动高职田径课程的教学水平、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田径;教学;运动
一、校园田径文化的内涵
我国最早出现“文化”一词的是古籍《周礼》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更有西汉刘向的《说苑》中的“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古典书籍中指出文治教化其实是与“武功”一词相对应。而关于文化一词的现代内涵更是包括诸多方面。首先,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和发展的基石,它不仅占据着全世界各民族精神和灵魂的核心地位,还是决定一个民族命运的关键因素。先进的民族文化是创建现代化社会不可或缺额组成部分。再者,文化担当着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基础地位,更是作为各大高校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准。最后,田径文化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包含外在的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价值观念、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教育等。校园田径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延续和升华,大力发展健康文明的田径文化运动,是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高职田径选项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过于刻板。在大部分学生的心里,田径课就等于永远固定的形式加指定的单一动作和无穷尽的重复训练,这便是田径选项课沦为“弃课”的首要原因之一。田径课旨在提高训练者的耐力和速度,这样便不得不使得教学者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重复训练法来进行教学,在这种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的系统性教学下,学生们很快便产生厌烦的情绪,失去对田径运动课的兴趣。(2)考核方式过于单一。每一项运动都有其相对应的考核方法,田径运动也不例外,较为不同的是田径选项课的考核方式尤为单一和严苛。一般来说,仅仅通过测量一两项的数据指标是很难达到全面反映学生在田径运动训练中收到的锻炼效果。有资料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中有近七成的学生认为对于体质不同的学生在田径运动考核中却使用同一标准是极不公平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仅不能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不能对学习者自身能力的提高进行公正评判。忽略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却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考核,让学生们从内心里感觉受到了不公正的评价,继而激发了他们对于田径运动课程的躲避情绪。(3)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田径运动竞技特征明显,教学者容易陷入过分追求其竞技效果中而忽略对学生基本的体育素质的培养。对高职类学生来说,若是加大田径课程的难度,便会增加他们学习的心理压力。若是课程仅有千篇一律的内容和万变不离其宗的考核方法便会削弱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刺激有趣的田径运动训练变成了学生们不耐烦的机械模仿和重复的课堂,这不仅违背了课程开设的初衷,也与原定教学目标背道而驰,更是对田径运动本应有的活力与生机的体育精神的一种摧残。(4)教学目的不明确。田径运动因其竞技性特征而被列为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一直饱受争议。体育课程的开设初衷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以达到健康服务的目标,而田径课程的教学过程往往表现出重技术、轻能力培养的弊病。从教学者们教案的准备到教学的实施过程可看出,运动的练习大都以过分追求技术学习和身体素质训练为主,从而达到竞技效果的目的。教师们以传授专业学习者的方法来要求公共体育课学生,未免过于苛刻和严肃,这样的结果使得学生们对于技术的理解、领会和模仿产生困难,加之教师跟学生间关于取得进步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少、课堂气氛压抑、学生自我学习的内驱力不足便会引发学生们在练习上的躲、逃等现象。
三、优化高职田径课教学的应对策略
(1)树立文化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方面,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和提高思想觉悟。首先,高职体育教师应严格按照《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进行课程理念和目标的确定,明确体育教学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削弱和剔除对运动技术技巧的盲目追求;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育专业知识水平,达到教学手法和内容与时俱进。再者,教师应当对田径运动的历史有所了解,并通过对历史的研究结合现状来预计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教师除了要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知识面的提高,还应在课下或平时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并将及时反馈得来的信息作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进的第一手参考资料,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兴趣学习的课程效果。学校方面,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应当鼓励教师的教学研究,有计划地位教师创造进修和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样形成一套系统的教学研究思路和稳定的教学规模,并加以推广和发展,使田径选项课程教学困难得以解决。(2)加强理论教学,认识田径健身价值。凡体育运动,皆离不开田径运动训练。田径运动是所有运动的基础,它不受外界环境的限制,可以单人联系或集体练习,是强体、健身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代表性运动项目。田径运动因其独特的功能和特征优势在大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高校学生而言,长期的田径项目锻炼,不但可以促进他们的新陈代谢,而且还能协调人体神经系统与运动器官之间的联系以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其它内脏器官的功能。在体育赛事中,竞技从来都只是加强锻炼的积极性和增强运动乐趣的润滑剂,所以,田径运动项目的首要功能是健身功能而非竞技功能。长期进行田径运动训练可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包括提高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助于磨练意志、培养勇敢顽强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等。只有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这一重要性,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对田径运动的积极性。(3)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田径运动教学评价体系。教学上,教师应当突破传统,改单调评判方式为综合。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课程价值教育之后,应当从行动上努力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之于田径运动的热情加以积极引导。另外,笔者认为,通过集思广益的方法可为田径运动教学思路和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采用过程性综合评价,坚守“以育人为本,健康教育”的体育宗旨,将学生通过对田径运动知识的掌握和付诸实践的应用能力纳入考核当中,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4)提高教师专项素质、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从教学改革的形式上来看,主要包括教学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同时,这些也是教师能够打破传统而主动获得新知识的综合体现,对影响田径教学改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看来,提高教师教学的综合素质重在多样式运用教学方法,最大程度上使学生在每一次课堂上都能接受新知识、新感觉的传授。教师的乐教加上学生的乐学,真正实现田径教学集体育活动与娱乐为一体的教学改革。
结语: 21世纪是文化繁荣的大时代,而关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职田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一方面,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投入,通过建立健康科学的发展机制,从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更需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观念,与时俱进、集思广益,来加强校园田径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学校应多途径建设校园田径文化运动,除了明确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外,还应考虑积极引进新型田径娱乐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情和兴趣。最后,变传统刻板单一的评价方式为综合评判体系,真正贯彻“健康体育”方针,引起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自主积极性,以实现田径在高校教育价值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 尚志强.浙江省普通高校田径选项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体育学刊,2005,(4):85-86.
[2] 庄伟.普通高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发展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 报,2006,(3):108-11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