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羽
摘 要:沉浸传播之中,媒介不仅仅是一种媒体,转而已经成了一种生存空间,这其中,作为传播中心、作为传播主体也是信息接收客体的人不仅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也是一种虚拟的存在,自身也成为媒介,因而被称为“沉浸人”。沉浸人自身作为人具有人性的主动性与被动性,本文探讨的是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的“沉浸人”与传播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看沉浸传播如何满足于人的主动性,同时又抑制了人的主动性,以及人的被动性如何顺应了沉浸传播的环境,强化了“沉浸”效果,从而实现自我需求的满足、自我与这个虚拟与现实并存的世界的互动平衡。
关键词:沉浸传播;沉浸人;互动
沉浸传播,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李沁副教授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是指“以人为中心、以连接了所有媒介形态的人类大环境为媒介而实现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传播”。沉浸传播具有四大特征:传播以人为中心:一切皆为媒介,人也是媒介形态;传播无时不在:现在、过去与未来融合,虚拟与现实同在,即时与恒久同在;传播无处不在。
因而,沉浸传播是以人为中心的传播方式,个人在此过程中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成为沉浸传播中的“沉浸人”。“沉浸人”既是沉浸传播时代受众的集体名词,又是沉浸传播时代的传播主体,其本身作为“人”,具有主动性和被动性双重人性,影响着传播环境,也为传播环境所牵制。
一、“沉浸人”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一)沉浸传播满足并赋予“沉浸人”主动性
1、作为“传播中心”的“沉浸人”能够自主构建信息网络
沉浸人可以构建以自己为传播中心的关系网,一方面意味着可以通过个人的关系网络来进行信息筛选,以减少不必要信息打扰。另一方面,沉浸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依赖广泛的个人和社会信息源,去发现、收集与整合信息,形成自我的认知框架。
2、沉浸传播的“众媒”给予“沉浸人”信息生产的主动性
沉浸传播下的“众媒”重构了传统媒体的传播链条,标志着传统意义的“把关人”地位的弱化或缺位,意味着信息传播的无约束和无节制,新媒体平台尤其是社会化媒体平台中受到瞩目的信息,往往是分散的用户用鼠标“投票”的结果。沉浸人获得了一种新的权力:“历史上从未有哪一个时代,如今天这样,能让普通个体拥有如此之大的话语权。”作为传者,我们总希望塑造更好的自我形象,在“拟剧”的社会中更好地扮演角色,因而在对外传播信息时进行个人化地处理。
可见,沉浸人根据自己的媒介使用需求运用媒介,从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并生产符合需要的信息。
(二)“沉浸人”作为人,本性具有被动性
1、“沉浸人”的惰性:降低成本
“我们越来越懒”。这里的“懒”指的是人们总是愿意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报偿。清华大学彭兰教授将施拉姆曾经提出了一个选择的或然率公式,以解释更广的现象:选择的或然率=获得的报偿/付出的代价
沉浸传播中的信息是无处不在的,沉浸人倾向于通过各种方式减小成本,依赖便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有效方式。依赖标题,依赖关键词,于是诸多新闻为博眼球而成为标题党、噱头党;依赖圈子,依赖社群,沉浸传播将个体能量聚合起来,成为群体能量,产生强大的“群体效应”,“乌合之众”以及“集体搭便车”应运而生。
2、“沉浸人”的惯性:形成依赖
人们容易被自己的习惯所固化,面对沉浸传播中的海量信息,人们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行为惯性去降低获得信息的成本——较之熟悉的对象,陌生的对象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显然更多,我们习惯于固定的网页模式,导航跟进,“朋友圈”里我们习惯了去“刷”以了解他人、了解圈内的事和观点,免于“OUT”。反过来讲,沉浸传播基于个人惯性便于进行“与你相关”的信息排序。
因此,沉浸传播事实上是不断激发用户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同时尊重和顺应用户的被动性,满足沉浸人的需求以推动传媒的转型与改革的一个发展阶段。
二、“个性化”强化主动性与个人的被动选择和信息泄露
(一)个性化传播提升主动性并为“信息茧房”提供可能
沉浸传播是个性化的传播,致力于了解用户及其需求,了解其行为及其心理特点,并对它们进行强化。传播学“选择性接触”理论表明“我们只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东西”,美国学者桑斯坦用“信息茧房”概念来描述这种现象。当沉浸人只选择自己关注或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时,便被动地躲在安全的温室中“自在逍遥”,却也“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
(二)个性化服务尊重用户需求的同时形成“全景监狱”
个性化服务,比如电商平台的“猜您喜欢”“大众点评”等等均是通过大数据技术了解沉浸人的需求偏好及行为特点,推送符合其需求的信息,这是沉浸传播以人为核心、尊重人需求的一个标志。作为沉浸人的我们可能越来越依赖于被“设定好”的选择路径,去跟随,去迎合,一旦失去这样的导向,便会惊慌失措,寸步难行,对环境的感知力和敏锐度弱化。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在各种信息系统中留下“数据脚印”:输入的网址、搜索的关键词、手机显示的位置等等存在于不同系统中的“数据脚印”会被记录在各个系统的数据库中,“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可以彼此印证、互相解释”,点状分布的个人数据便会汇总成连续的面状的个人生活记录,进而拼接出一个完整的甚至包含细节的个体生活图景,沉浸人必将完完全全暴露在阳光下,成为“超级全景监狱”的被窥者。
所以说,媒介技术的发展倡导尊重个性,越来越走向“定制化”,进一步满足人的主观需求,但伴随而来的是个人安全感的缺失,寻求庇护而躲进沉睡的信息温室,拒绝接受不愿意接受的信息。同时紧随而来的是个人信息的被动泄露,个人成为“全景监狱”的被窥者。
三、人与环境的互动建构了虚拟与现实共生的沉浸世界
沉浸传播中,“沉浸人”与传播环境之间相互适应、排斥、抵触、迎合、满足,从而深化了“沉浸”效果。
一方面,我们以为我们在现实世界中主动获取的信息很可能是被虚拟的后台所导向的。沉浸传播中每个人都是被激活的个体,其点击、转发、评论等形成集合行为,就可能对信息传播的大局产生影响,即优胜劣汰的马太效应——那些排行榜上的热门文章更容易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另外一些文章则可能被边缘化或“沉没”,从而影响沉浸人的信息接触,如此说来我们可以选择的信息内容范围,实际上被画地为牢。
另一方面,沉浸传播不仅是一种传播环境和状态,也是一种生存空间,其中,沉浸人更加认识到他人对自身行为的期待,不断根据自己身处的舞台以及交往对象调整自己的行为,基于个性和诉求进行多重角色的多重表演和转化,传播有利于自身形象塑造的信息,进行主动的“信息控制”。
诚然,沉浸传播中沉浸人与传播环境的互动是必然的,不断发展的新媒介技术在赋予人们主动性同时,也强化着其被动性。这种互动是传播的新常态,是传播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但沉浸传播并不是终极目标,人性、技术、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在每个沉浸人身上的能力与效果,会因人而异,存在异化、畸形等风险,应该引起人们的反思并保持警惕。我们要做的则是发挥理性、全面的主动性,消除和克服消极面,推动和促进人和整个传播进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沁.沉浸传播——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13.
[2] 王瑞琪.沉浸传播中的“沉浸人”的特征与带来的变化[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