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中国传统家教文化的当代启示

时间:2024-05-04

刘四平 黄煦琦

家教文化是以家庭为载体,以家长为主导,通过日常生活对子女亲属进行的一种文化教育与文明传承。它通常以生活经验、实践智慧或价值理念的形式蕴含于语言文字等载体中,也以实践理性的样态渗透在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之中。

中国传统家教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常通过家法、家训、家规和家风表现出来。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周公姬旦就为教子而作《诫伯禽书》,谆谆教诲伯禽为人要谦虚谨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留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千古佳话;西汉时期的司马谈学富五车,官至太史令,临终之际,留下《命子迁》,希望儿子完成他未竟的大业,勿忘撰写史书,并视之为“大孝”。司马迁不负父命,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三国时期,被誉为“智慧之化身”的诸葛亮,尽管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仍不忘教诲儿辈,其《诫子书》和《诫外甥书》,教育儿辈要有远大志向,戒除欲望,心态平和,珍惜光阴,重视学习。读来发人深省。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为了告诫子孙不可妄自菲薄、骄逸怠惰,同时也希望后代能光宗耀祖,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四万多字的《颜氏家训》,在后来的一千多年里被经久传颂,成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家训。其中提出的“德艺同厚”、“严而有慈”的家教理念方法,至今光芒未减,无愧于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的奠基之作。此后,唐代无名氏的《太公家教》,南宋司马光的《家范》,宋代袁采的《袁氏世范》,明代姚牧顺《药言》,明代庞尚鹏的《庞氏家训》,明代吴麟征的《家戒要言》,明代温以介的《温氏母训》,明代高攀龙的《高子遗书》,清初朱伯庐的《治家格言》,清代孙奇逢的《教子家训》,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规》以及《曾国藩家书》等举不胜举。

这些家训家规,无不强调修身励志、持家治学、敬业报国,其“以德为本”、“以志为先”、“以耕为基”、“以读为要”乃至“以和为贵”的理念,凝结了中国传统家教文化的精华,彰显了崇德向善的核心价值取向,铸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它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必将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传统家教文化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一些封建糟粕和不合时宜的教育方法,理应加以摒弃。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家教文化的过时,相反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因为尽管时代不同,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并不会改变,就像太阳,虽是古老,但每天常新,不仅赋予人类生命,又带来光明和希望。曾几何时,正是由于丢弃了优秀传统家教文化这个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我们才变得茫然和不可理喻,以致酿成不少家庭不幸和社会悲剧。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优秀传统家教文化确实是维护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安定的强大力量,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础。因此,本着扬弃的科学态度去重新认识汲取传统家教文化中所蕴含的合理元素和优秀基因,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将给当代的家庭教育带来无穷的启示。

一、扬弃传统家教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的一生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事关孩子的未来,决定人生的成败。《三字经》曾说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老师又有何用呢?古代孟母三迁,择邻而居,造就了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造就了伟大的抗金名将岳飞。诚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学校教育,父母应该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儿童。”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乃教育之始。

古人重视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而基于家庭教育所形成的家教文化更值得借鉴。然世易时移,根植于小农经济土壤的传统家教文化,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和男尊女卑思想,与现代社会文化之间存在异质性,这无疑需要以社会主义文化为参照重新加以审视,进行“去粗取精”和“去伪存真”,对适应当代社会要求的内容加以吸收,譬如对“爱国”、“诚信”、“友善”、“勤俭”等传统美德,因与现代社会的要求有诸多一致,理应大力提倡弘扬;对其“糟粕部分”则要予以剔除,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观念。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无数事实表明,只有对传统家教文化进行扬弃,充分发掘和弘扬其现代价值,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又结合时代特点,与时俱进,才能促进传统家教文化的创造性转型,实现家教文化的科学发展和现代化,这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破解当代中国家庭教育所面临难题的有效之举。实现传统家教文化的转型,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标准融入家庭教育之中,以家庭教育为抓手,不断推进家庭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的创新,通过家庭这个平台,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家教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并把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相联系而真正落细、落小、落实,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爱国、诚信”的道德情操,养成“尚贤、友善”的健全人格,塑造出国家、社会需要的合格主体,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久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立德树人,塑造高尚品格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德”即思想道德,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基本准则和规范。道德不仅是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兴国之基,更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物类的根本属性。正如战国时代著名思想家荀况所云:“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因此,为人处世也好,为官从政也罢,必须先打好打实打牢正直高尚的道德根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十分注重道德的传承,强调“厚德”才能“载物”。古之先贤对“德”的重要性多有论述,东汉的张衡就曾说过,“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优,而耻智之不博。”宋代的司马光也认为,“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一代理学大师朱熹则更是表明,“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道德血液在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流淌了数千年,中华民族养成了崇德向善的优良传统。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道德主流积极向上,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但同时,社会道德风气也存在着不少令人担忧之处:一些领域诚信缺失,丧失道德底线,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现象时有发生。近代思想家章太炎曾感叹:“道德衰之,诚亡国灭种之根基。”道德失范的危害绝不容小觑。而“缺德”和“失德”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不无关系。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身轻心、重养轻教的现象,有悖于教育的根本所在。不可否认,知识的传授理应成为家教的重要内容,但德行教育乃家教之本,没有良好的德行,即便懂得再多的科学知识也难以“成己成物”。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填补道德的缺陷。道德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壮丽的日出”,人因道德而崇高。一个人若无道德,很难真正造福于社会。因此,我们要增强道德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能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要将如何做人摆在家庭教育的首要位置,引导子女知荣明耻、扶正祛邪,清正家风以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读书治学,陶冶情操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学习是获取新知的主要途径和方法。读书不仅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而且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古人强调:“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弟子规》扉页上说到,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教育子女读书学习。汉代学者刘向曾认为,人非生而圣贤,勤学方能有成。晚清重臣曾国藩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形象气质,……谆谆教诲,阐述的都是勤奋好学对于立志成才的重要意义。从古至今,笃学躬行者不胜枚举。如孔子韦编三绝、车胤囊萤夜读、孙敬悬梁苦读、匡衡凿壁借光等,家喻户晓。

传统家教还注重将读书与劳动相结合,旨在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培养具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古人认为“耕读”为传家之宝,要求子孙既学做人,又学谋生,培养自立意识和生存能力。注重读书学习、强调知行合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传统家教的主要内容之一,正是由于秉承了这一传统,才使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历尽劫难却不断辉煌。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社会网络化时代,唯有通过读书学习和社会实践来获取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一个不爱读书的人,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诚哉斯言!如果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学习光荣”,常吹“读书风”、“学习风”,坚决抵制“读书无用论”,尤其在家庭教育中,共产党人更要以身作则,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带头读书学习,以实际行动感染子女家人,明做人之理、养浩然正气,培养“好读书、爱学习”的良好家风,不断打造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社会,让书籍的醇香熏染我们的心灵,让哲人的智慧陶冶我们的情操,让科学的光芒祛除我们的蒙昧,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那么,“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四、注重和谐友善,打造文明家庭

家,是成长的乐园,是心灵的歇息地,是遮风避雨的港湾,是人类灵魂的归宿。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表达的是人们对一家人相亲相爱、温馨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中国古代十分注重家庭和追求家庭的和谐美好,传统家教文化也总是强调“以治家为先”的理念,古人治家,首重孝悌。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认为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古训有云:“百善孝为先”,说的就是所有的善良行为,都应该从孝敬父母开始。因此,每个人在家庭中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其次才是处理好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做到长幼有序。唐柳玭在诫子书中强调子孙要以“孝悌为基,以谦恭为本,以礼让为务,以勤俭为法。”来加强自身的德行修养。这不仅利于家庭内部的和谐有序,而且也会酿成尊老扶幼的良好社会风气。二是强调勤俭。古代家教无不反复叮嘱家人要勤劳俭朴。《朱子家训》告诫子弟“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强调的就是勤劳;唐太宗李世民在《帝范》中训教子孙:“圣世之君,存乎节俭。”曾国藩再三教育子孙:“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一粥一饭,当思来自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无不说明节约的重要性。三是强调睦邻友好。《左传.昭公三年》云:“非宅是卜,惟邻是卜。”意思是找住房应该选择邻居。《增广贤文》:“割不断的亲,离不开的邻.”说明古人注重邻里关系的融洽。而“千金买邻”、“邻丧改宴”、“六尺巷”的故事为人们所乐道。古人这些治家之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家庭美德,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发扬。

传统家庭美德对于培养人的健全人格和高尚品质有着最为贴切和深远的影响。加强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一方面要从中国传统家庭美德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又要根据现实情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给传统家庭美德注入新内容,提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在家庭生活中,做到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构建民主、平等、和谐、幸福的文明家庭,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五、言传身教,讲求实效

家庭教育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家庭教育的方式。古人非常重视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强调言传身教要“端本清源,以身率先”,对子女起到榜样示范作用。《颜氏家训》中写道:“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首任教师和品德塑造的引路人。家庭教育最主要的就是来自父母的榜样示范,正所谓上行下效,父母以身作则,子女才会耳濡目染,养成良好习惯。试想,家长没有道德底线,如何教育孩子守住道德底线?家长贪污腐化堕落,如何教育孩子堂堂正正做人?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贪官被查处后,痛哭流涕地悔恨害了孩子。在一定意义上讲,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双向互动、彼此受益,共同成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正在于此。尤其是,共产党人在家庭教育方面,必须做好表率,自觉用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严格规范自己,自觉用党纪政纪严格约束自己。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家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严以律己,防微杜渐,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一名党员干部的要求,为家人、亲属乃至人民群众树立一个具有崇高精神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典范。(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郑宏峰主编·中华家训,线装书局,2008年9月;

[2] 张颐武主编·中华家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年5月;

[3] 陈才俊主编·中国家训精粹,海潮出版社,2011年7月;

[4] 孔祥涛等著·毛泽东家风,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11月;

[5] 鲁秋园编注·红色家训,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

[6] 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著·***用典,2015年2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