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澎湃新闻”上线的成功看中国传统媒体转型的策略

时间:2024-05-04

祝婷婷

摘 要:本文试着从澎湃新闻的发展模式中探析当下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策略,使新闻业的发展能够找到自己在时代潮流中的位置和价值。

关键词:澎湃新闻;转型策略;新媒体

一、澎湃新闻的创新与特点

(一)全方位的新媒体发展矩阵

澎湃新闻在运用不同的媒体平台时有着不同的关注。APP客户端主要针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根据CNNIC“我国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比起2013年下半年,每周多花54分钟上网。”①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早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时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渠道。澎湃新闻APP客户端的内容主要有五部分组成,分别为“时事”、“财经”、“思想”和“生活”、“问吧”五部分。其中有22个时事类栏目,主要以传播时事政治类信息为主;8个“财经”类栏目,主要围绕金融财经类报道为主;10个“思想”类栏目,主要以评论类文章和文学类文章为主;7个“生活”类栏目,主要以提供关乎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信息类的文章为主。

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用微博、微信的人数迅速增加,微博的媒体加V功能和微信的公众号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多方面的渠道。澎湃微博的关注人数目前已达到170多万。微博的内容主要是新闻摘要的资讯,微信的内容主要是重点稿件的发送。新闻稿件首先在网页和APP刊发,稍后在微博和微信呈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相互结合,实现了媒体的资源整合。

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参与度高的优势,“澎湃新闻”顺势提出,要打造“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在APP客户端上设计出“提问”和“跟踪”两大功能,不仅帮助读者满足对信息提出疑问的诉求,而且还便于读者对相关的以及感兴趣的主题进行长期跟踪阅读。在自媒体中还可以设置“澎友圈”,方便用户拥有进行沟通和互动的空间。

(二)优质内容的生产优势

澎湃新闻依托于其母体传统媒体《东方早报》的历史底蕴,有着深厚的内容创作基础,同时澎湃新闻抓住了时代的脉搏,看准时政深度解读这一媒体市场的空白,自称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立志成为中国第一时政品牌。所以其一上线,就以有深度与思想见长,分析问题角度独特,迅速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澎湃新闻有海量的报道内容,同时内容分类明确。澎湃新闻目前共有47个栏目,同时具有订阅功能,客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订阅相关的栏目阅读。时政类的“打虎记”、“一号专案”、“中国政库”、“舆论场”等,财经类的有“10%公司”、“自贸区连线”、“地产界”、“牛市点线面”等。思想类包括“私家历史”、“艺术观”、“专栏”等,生活类包括“有戏”“运动家”、“生活方式”等栏目覆盖了政治、经济、体育、生活等多个方面。

二、澎湃新闻的成功对当下中国传统媒体的转型的启示

澎湃新闻在当下传统媒体艰难转型时期,能够异军突起,迅速走红,其成功的经验可以为传统媒体转型所借鉴。

(一)定位精准

“澎湃”明确表示:他们不做新媒体门户。在中国传媒市场中,门户网站的地位确实很难超越。“澎湃”清醒地意识到,必须专注自己最拿手但新媒体门户们又不太擅长的领域——高品质的专业化的资讯。澎湃新闻充分发掘成为中国第一时政品牌。这一定位是精准的。

由于2014年是政府反腐力度最大的一年,同时本着民众对于政府的“打虎”新闻有着强烈的知情欲和好奇心,因此澎湃新闻把握住时代的趋势和市场的动向,以深度报道的时政新闻为主打,使得澎湃一上线便能迅速吸引民众的眼球,打开属于自己的传媒市场。

因此在中国新媒体环境下的今天,受众市场细分以及用户需求多元化,传统媒体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结合市场的需求,找准精准定位,实现成功转型。

(二)“内容为王”

澎湃新闻的初步成功,得益于其直接承袭了《东方早报》的内容特色和原创优势。澎湃新闻的报道,从阅读感来看,基本符合澎湃新闻自己定下的内容生产所遵循的四大原则:“通俗但不庸俗,懂批评也懂建设,听民意但不迎合,谈问题也谈主义”以及“澎湃希望在信息纷杂的时代,由追问洗出真相,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与见解”的初衷。

此外,澎湃新闻的成功,还迎合了正在迅速发展中的移动互联网,内容的呈现方式、时效性、交互性、渗透力等都相对传统媒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仅仅依靠“内容为王”并不能够取得如此迅速的成功。凭借互联网呈现方式的灵活性、迅捷性和交互性,过去无法在传统媒体上及时或生动呈现的内容,无法实现的互动,现在都可以实现了,充分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当然,对传统媒体来说,新闻内容生产的属性其核心要素,是不能被忽视,也不能被取代的。以《南方周末》为例,在新媒体时代下,其能够以深度报道见长而长期存在并且深受受众认可,足见“内容为王”这一要素依然是传统媒体发展中不可小觑的一部分。

新媒体时代的碎片式的信息传播尽管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知情需求,但在对事物的深刻挖掘方面的需求并不如传统媒体。因此,如澎湃新闻做出精准的市场定位后,借助新媒体技术更好地发展内容生产力,既能实现严肃新闻的移动化,又能够满足用户海量阅读的信息需求,这是传统媒体转型必须学习和探索的重点。

(三)立足于移动新媒体“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

传统的客户端是以“内容为王”的理念发展,而商业客户端则奉行“用户至上”的理念。在新媒体时代下,澎湃新闻是以商业的形式出现,不仅要满足用户对内容的需求,也要通过细致的服务满足用户因内容而衍生的其他需求。以用户为中心,根据用户的需求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服务,进而进行产业链的开发。比如“跟踪”、“提问”功能则是根据用户个性化的需求来设置的。

此外,“澎湃”新闻在考量自身和其对手的优劣势基础上,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内容生产方式和传播发展战略。澎湃敢于割舍已站稳脚跟的纸媒,将重心放在新媒体上。以不同于《东方早报》的传统媒体的模式,从事互联网时代的内容生产。澎湃新闻的47个栏目大多是由微信公共号转化出来的。澎湃新闻启用后,以这些微信内容为基地,形成了现在的“澎湃”项目。“澎湃”的用户至上理念以及移动媒体下的内容生产方式即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产物。

传统媒体在转型的经营策略中,需要借鉴澎湃新闻这样立足于移动媒体的互联网思维,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做好全媒体运营的方阵。(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注释:

① 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2014-7-21.

参考文献:

[1] 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4-7-21.

[2] 唐绪军,吴信训,黄定新,刘瑞生.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 吴信训、喻国明、胡泳.从上海报业新动向看中国传媒业转型与政媒关系[J],.国际新闻界.2014 年第 2 期

[4] 张涛甫. 新一轮传媒改革时代的开启—“澎湃”新媒体解读[J],新闻记者.2014.11

[5] 朱春阳、张亮宇.澎湃新闻:时政类报纸新媒体融合的上海模式[J],中国报业.2014 年第 8 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