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伊力亚尔·莫合塔尔林宏泽
摘 要:工程造价管理阶段,与一定时间跨度内的社会生产效能和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并且同步工程建设活动过程,属于动态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随历史阶段的发展而提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附加在建设项目上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由于项目参建单位多、建设周期长、建设过程信息量大,项目工程管理的难度也逐渐增加,仅依赖传统的信息沟通和管理方式易导致工程造价管理过程失控。借助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软件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将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促进项目各主体的参与和配合,在工程实际施工前进行造价管理,实现从设计到施工、运营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有效避免项目完工后实际成本超出预算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全过程造价管理
一、引言
长期以来,建筑业在国内属于劳动密集型、粗放经营行业,其工作效率低、建设成本高的现象较为普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建筑物的功能、外观及舒适度等的要求逐渐增加,导致附加在建设项目上的信息量增大,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提升,造价管理问题尤为突出。为提升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保证资源有效利用率,亟需加强并改进工程管理模式,尤其是在工程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造价管理部分,基于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处理工程项目在各类相关信息,实现工程全寿命造价管理,从根源上减少工程变更和工期延误等现象,从而降低项目成本,促使项目产出效益最大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的逐步形成,促使技术变革提速,行业信息化发展加快。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建筑业的体制和机制发生变化,同时,更新建筑产品生产的管理思想、组织框架和管理方法。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工程市场竞争,开展工程项目总承包,协调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对项目的进度、质量、费用和文件等进行综合管理与控制,为推动与各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实时动态交换,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有效的管理模式[1],以此实现建筑业信息化。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筑业信息化起步较早,建筑企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主要体现在建筑信息模型的广泛应用。
借助BIM技术,建筑设计产品从二维过渡到三维或者n维,项目各参与方可以通过BIM软件直观的察看到设计结果,简化各方信息沟通,在工程施工前进行造价的管理,BIM技术的使用为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提供了可能,促使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2]。
二、国内工程造价发展现状
(一)国内造价管理模式
现阶段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定额计价和工程量清单计价并存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所谓全过程造价管理是指对项目决策阶段到项目竣工验收的项目全寿命过程中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为了便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经济关系的建立,满足项目管理要求,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均需进行概预算,具体内容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合同价、工程结算及竣工决算,建设阶段及其对应的概预算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建设阶段及其对应的概预算内容示意图
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管理方针是“全过程、全方位”,具体要求造价本身要合理,即造价的确定应尽可能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同时,实际造价不超过概算,即每一阶段的实际造价不能超过上一阶段的概算[3]。
(二)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计价模式也得到了改善,但整个工程造价行业发展水平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需解决[4]。
1、工程信息共享协同困难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部门多、层次多,各部门的规定不统一,相互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配合,同时,由于技术手段以及数据格式等问题,造价人员所需要或者提供的项目成本数据仍无法和其他部门人员直接共享,只能通过计算机处理,甚至采用手工输入等方式进行二次加工。例如在进行三算对比时,需要将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决算三个阶段的仓储数据、财务数据、消耗数据等进行汇总和比较,传统的交流方式往往造成数据的重复录入,很容易导致人为失误使信息流失或产生错误,工作效率长期处于不高的状态。
2、地区区域性明显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自然条件也存在很大差异,各省都根据自身条件制定了不同的定额标准,工程量计算规则也各不相同,致使建筑业的计价形式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因此每个地区的造价员往往只对当地的造价体系比较熟悉,积累的常用业务数据和工作经验也并不具备普适性,造价人员一旦更换了工作地区就需要重新开始,而这些数据和经验对造价工作又是至关重要的,造价机构聘请的新员工要掌握其中的精髓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导致无法很快胜任该项工作,由此可见,造价人员的流动无论对自身还是造价机构都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为此,造价机构亟需找到一个能够将历史造价数据进行整理归档,为相似的项目提供参考价值的工具。
3、精细化管理理念缺失
精细化管理,强调通过最大限度的资源利用率来降低成本,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造价上,即通过量化手段对项目投资决策到竣工验收各阶段的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而我国建筑业目前仍为粗放式经营,这种经营方式缺乏合理有效的运行体制,致使企业单纯追求最终的建设目标,而忽视在建设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控制。只有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渗透到工程的各个阶段,增强参与项目成员的成本控制意识,把定量化落实到行动上,才能使工程投资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三、BIM在造价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一)BIM技术的基本原理
在一个建筑项目中会涉及到建筑、结构、材料、安装等不同的专业人员,经历从决策到竣工几个不同的阶段,在整个过程中,同一个信息在不同的专业或者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参与方会有不同的表达和管理方式,从而造成信息冗余和共享困难等现象。
BIM的核心是信息,BIM模型的基本元素是单个构件或者物体,所有构件或物体的物理特性、几何信息、成本信息和施工要求等都通过参数方式来表达,再运用3D布尔运算和空间拓扑关系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集中存放在数据库当中,最终形成一个数字化模型。同时,以BIM作为构建基础的项目系统,可以根据项目的变更随时调整相关信息,不仅解决了信息冗余的问题,而且为各利益相关方进行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BIM技术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成本预算的第一步是算量,建筑信息模型算量与传统的图纸算量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减少手动算量,并且由于建筑信息模型中的信息是数字化的,所以模型建好后便可完成算量工作,节省大量时间,并将精力放在其他更具价值的预算工作上。
1、决策阶段
建立BIM数据模型,利用其可视化和模拟化的优势,从而为工程项目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工程造价人员可对建筑周围环境、照明及日照等情况进行分析,利用该模型中构件可运算性,对工程量进行统计,并根据造价云端系统,及时、准确地对相关估算指标和价格信息加以查询,从而有效完成工程的预算编制工作。建设单位在决策时可通过BIM模型集成项目方案和财务分析工具,并修改相应参数,实时获得各项目方案的投资收益指标,提高决策阶段项目预测水平,协助建设单位进行决策。一般而言,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项目决策到施工等阶段,将会涉及大量的经济信息和技术,有效运用BIM模型,能够快速分析相关的信息,并形成造价指标以及BIM数据库,以此确保投资估算的准确性,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建设方还可以借助于其他BIM软件对各个方案的声学、照明、纹理、色彩等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方案选择的依据[5]。
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环节,设计阶段的概算编制取决于设计深度、资料完备程度和对概算精确程度的要求,其直接影响着造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过程中应用BIM模型,可直接获取三维图形文件、进度计划及工程信息,便于后续施工中劳动力计划、采购计划、材料制定和进度款支付等项目的实施,以此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的高效化。同时,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能够通过修改建筑信息模型,直观、快速地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其造价数据由模型直接提供,方便建设单位进行方案比较和优化设计,有效控制造价。
3、招投标阶段
施工项目在发包之前,招标方会公开通告或邀请投标人,具有资格的投标人则根据招标条件对项目进行初步估算,提出报价,招标方在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下择优选择投标人,并最终签订招投标合同。作为招标方,在招标之前需要编制标底文件。标底是招标工程的期望价格,可以由招标方自行编制,也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相关单位编制,它是判断投标报价合理性的依据,应该控制其不超过概算投资。在使用BIM进行造价管理的情况下,招标方可以通过设计方提供的BIM模型直接抽取项目的全部工程量信息,由此将有效避免漏项情况发生,并从软件中获取最接近市场的价格编制标底,我国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标底的编制方法主要有综合单价法和工料单价法两种。同时,借助BIM技术与网路技术的结合,招投标管理部门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监督指导工作,避免暗箱操作,促使招投标全过程透明化、真实化和有效化[6]。
4、施工阶段
BIM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中,主要是在资金使用计划、进度款结算、索赔管理、工程变更、工程计量以及偏差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由于在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许多变动因素无法预测,导致工程项目实际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难以控制,因此对于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而言,其主要将造价控制目标值制定为计划投资额,在施工过程中对造价目标值与实际值进行定期比较,有效分析其产生偏差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有效达到造价控制目标。基于BIM模型自动化的特点,无缝对接工程量,充分利用无线射频技术,从而对建筑空间和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获取,合理审核和安排资金。
5、竣工阶段
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是指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由业主编制的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投产或使用全过程的全部实际支出费用的经济文件。在实际工程中经常由于资料不全、信息缺失、现场签证不合理等问题引起双方纠纷,尤其是在双方材料用量之间存在差异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核对,导致延误交付使用时间,给双方带来巨大损失。基于BIM技术,所有的物理信息和几何信息都可以储存在BIM模型中,业主采用实物在建设工程的竣工结算中,运用BIM系统还能对建设工程进行多方对比,用计算机代替预算员完成工程量的核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预算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经过BIM的多维计算处理,能够对数据统计、分析及对比等,以此作为建筑企业内部数据共享平台,为类似建设工程的开展提供了有效参考依据[7]。
四、BIM技术在工程造价领域的发展建议
BIM如此便捷,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BIM在我国尚且处于起步阶段,其外界环境并不成熟。
1、BIM技术的推广。由传统方式主导的建筑市场还相对较为封闭,很多中小城市仍无法接触BIM所带来的变革。BI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主要还处于发达城市中,国内建筑行业整体缺乏对BIM的认识。大部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院安于现状,并没有主动了解BIM所带来的技术革新。BIM技术的运用将大幅度提升建筑业的综合效益,但是需完全被各方接受还需要更多相关知识的宣传。BIM的优点越来越突出,参建方与政府都应加大对该技术的重视程度,并加强各地区的宣传学习和推广。
2、BIM技术应用软件协和。经过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内外已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软件。与此同时,这些软件对于初学者使用还有一定难度,需要经过专人培训讲解。各软件之间的不兼容也给使用者带来众多不便。并且国内造价信息因地制宜,致使各软件自成一体,具备严重独立性与区域性,无法体现BIM数据的共享性。因此仅当BIM的相关软件之间形成互通互联、数据共享时,BIM的各项应用才能被更深层次的挖掘与推广。
3、BIM技术人员培养。在运用BIM技术的造价管理体系中,要求专业造价人员尽快熟悉建设工程项目,同时,参与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及验收等过程,熟练掌握BIM应用技术和造价管理知识,制定出基于BIM的造价管理措施与方法,通过各项造价工作的管理来实现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组织协调。国家及地区应当应该重视基于BIM造价管理的专业人才的培训与发展,使BIM在建筑业的应用从建模状态进行进一步深入发展。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速度和要求不断提高,使得工程项目的数量和规模较以前有着大幅度增加,因此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为实现其经济效益,需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同时,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竞争激烈化,计价方式变革等新时代特征都推动着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业主、设计部门、施工单位、中介机构,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对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需求和重视[8]。BIM技术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行业之中的一次成功的变革和创新,与工程造价管理的传统方式相比,BIM技术的运用提升了工程项目建设发展的综合效益,实现信息动态传递和实时共享,以此减少项目变更,从根本提升造价管理的工作效率。BIM已逐渐融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之中,但是仍处于基础状态,其广泛应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需政府和参建方协同工作,共同推广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计算与管理,乃至建筑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作者单位:1.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大连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 卢立明.工程造价管理中信息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
[2] 何波.BIM建筑性能分析应用价值探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1(3):63-71.
[3] 崔晓.BIM应用成熟度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4] 徐晓婷.工程造价管理新思维[J].中国科技博览,2012(13):268-268.
[5] 胡珍.工程造价管理中BIM的有效运用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5(9).
[6] 李雯.探索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6).
[7] 张天骄.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5(6):224-225.
[8] 李函霖.论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6):87-8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