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村社会工作介入“老人农业”问题的空间与对策

时间:2024-05-04

向芯仪

摘要:当前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城务工经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普遍,“老人农业”问题日益突出。但“老人农业”问题并非单纯的农业经济问题,还涉及农民养老福利层面的社会问题,因而为农村社会工作介入“老人农业”问题提供了实践领域和可为空间。对此,需要充分发挥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为农村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服务,帮助老人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并通过社区建设增强“老人农业”的经济供养功能。

关键词:老人农业;农村老人;农村养老;农村社会工作

一、“老人农业”的现实困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开放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从事其他产业的自由选择权越来越大,而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程度上的差距,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做出了离开土地聚向城镇的选择。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4月20日发布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2182万人,占161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374万人,占10.47%;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6750万人,占55.8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0599万人,占44.12%。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8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60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加10193万人,乡村人口减少681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20个百分点。在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人口大量流入城镇的背景下,“老人农业”问题也越发凸显了出来。

事实证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在为城市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确实给自己家庭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实现了城市快速发展和进城农民家庭经济收入倍增的双赢局面,农村经济和社会面貌也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1]。然而,经过多年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外流之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主体的流失,使越来越多的老人、孩子和妇女不得不承担起繁重的农业劳作;劳力的缺少使一些耕地不得不粗放经营,甚至许多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地撂荒现象;农村劳动力年龄总体偏大,阻碍农业生产新技术、新设备推广的同时,更是造成了农村无力建设农田基础设施的局面。另外,城市建设、工业开发建设占用大量平地良田,再加上“老人农业”季收作物茬次减少,复种指数下降,粮食产量降低,国家的粮食安全受到了挑战。

二、农村社会工作的可为空间

(一)“老人农业”问题的特殊性

“老人农业”的性质决定其不仅是经济层面的农业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层面的农村留守老人问题[2]。然而,关于“老人农业”的研究,大多是聚焦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也多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直接做经济的工作,如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农村社会建设、促使农业产业化以及农民职业化等。当然,也有少数学者注意到“老人农业”中的老人问题,比如有研究认为,成年子女外出务工加重了农村老人的农业劳动负担,降低了农村老人晚年的福利水平[3],也造成了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的减少,加重了老年人照料孙子女的负担,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福利[4],但这类研究大多仅是附带性的。对此,从农村社会工作的角度看待“老人农业”问题,将同时关注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弥补对“老人农业”问题中老人问题的关注的缺失。

(二)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

农村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其他农村工作者合作,以农村社区为基础,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运用专业方法,发动村民广泛参与,增强农民和社区的能力,在预防和解决农村社区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福利水平,最终实习农村社区稳定与可持续发展[5]。农村社会工作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务理论,且发展至今,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实务及过程模式,这都是农村社会工作针对“老人农业”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法并加以实践的基础和保证。在“老人农业”问题上,农村社会工作重视人的问题,关注农村老人的境遇。Mitiades(2002)对29位有子女跨国外迁的印度农村老人的访谈发现,子女迁移会直接影响老人的心理状态。老人能从子女处获得雇工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可内心普遍存在孤独感和压抑感[6]。与此相似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造成老人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健康状况的下降,老人对日常照料的需求会越发强烈,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的导致的精神问题也将越发凸显。对此,农村社会工作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农村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服务,从而帮助他们解决因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而造成的生活上、精神上的问题。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工作理念,在此,农村社会工作将以弱势群体和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致力于强化农村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帮助老人健全助人系统,从而增进他们将来面临问题时的应对能力。

(三)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

农村社会工作历来注重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的结合。农业部分别于2005年1月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和2008年12月发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2009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届九次会议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解冲裁法》,2012年1月国务院发布《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都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业经济发展制定新的举措,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布显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被重视程度,农村社会工作自然也将致力于解决“老人农业”带来的农村经济问题。对此,农村社会工作者将扮演好经纪人、发言人、政策影响者等角色,通过解读政策,获取里面对农业发展的助力部分,协助农村获得更多资源。在此基础上,它还将根据农村的实际所需,发挥政策倡导作用,并挖掘、链接各方资源,进行社区动员,为当地争取更多支持,从而促进农业发展,解决老人农业问题。

三、农村社会工作介入“老人农业”问题的具体路径

“老人农业”的出现,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是形成了农村留守老人这一独特的群体。面对“老人农业”带来的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问题,农村社会工作将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农村老人福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老人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服务

第一,针对老人在子女离开身边后缺乏日常照料、精神空虚的情况,农村社会工作者可以做的就是在获得当地政府部门、当地村支两委、当地其他现存机构的支持和认同,充分了解农村社区的情况,与农村老人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的基础上,整合社会工作机构和当地社区组织的资源,招募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联系当地的卫生中心,为老人开展卫生健康讲座,并定期为老人体检以促进老人的身体健康。

第二,农村社会工作者可以寻找到面临相似情况、有相同需求的农村老人,建立老人互助小组,引导这些老人相互支持与帮助,成为彼此的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社会工作者要在优势视角下引导老人的能力发挥。

第三,在界定了社区的问题和需求后,建立或者发展已有的农村居民娱乐文化小组,让老人参与其中,丰富老人乃至整个农村社区的文化娱乐生活,让老人在做完农活后不再只能以串门聊天和看电视作为休闲。娱乐文化小组不仅限于开展唱歌、跳舞类的活动,农村社会工作者还可以组织小组记录口述史、和小组一起绘制社区分布图、绘制农事历,调动小组的积极性的同时也收集了有用信息和资源。

第四,农村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介入其子女和孙辈来间接服务于老人。针对其孙辈,可以建立儿童课后照料班,将他们集中起来,每天由村里的两名居民照看。如果有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还可以让其辅导儿童的学习,而这名居民的农活、家务则可由儿童的长辈代做,农村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定期地去辅导儿童。这样不仅可以较好地照顾到儿童,还能减轻老人的负担。针对务工子女,农村社会工作者要充分挖掘、整合农村社区的资源和动员社区居民,成立联络小组。在向老人的子女解释联络小组的目的、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之后,每周定期地组织老人来到联络小组或写信、或通话、或视频与其子女交流。

除此之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申请城市里的公益创投项目,在农村开展为留守老人提供服务的公益创投项目,或者开展创业类的公益创投项目,从而帮助“老人农业”问题的解决。

(二)构建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

为了提升农村留守老人应对危机的能力,社会工作者要帮助老人建立起社会支持网。

一方面,构建正式社会网络。首先,积极接触农村社区中其他的社会机构,得到他们的理解、认可和支持。其次,从农村基层组织来看,要争取到乡村两级干部的支持。乡村两级干部在税费改革后,没有了税费收缴任务,一时还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干群关系日渐缓和融洽,但干部凝聚民心、驾驭农村市场经济和领导发展的能力还较弱;干部和农民还形成了互不打搅的消极心态[7]。就此,农村社会工作者不仅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乡村干部理清思路、找到加强社会服务职能的着手点,与其交流经济工作可以如何开展,还要做好村民和干部的心理工作,得到乡村两级干部的支持,包括:在农忙时为老人提供劳动帮扶,履行好政策指导、咨询服务的职责,落实惠农政策等。再次,就政府而言,农村社会工作者要承担起政策影响人的角色,秉持公平正义的信念,以充分的资料和具体的目标来争取政府的了解和支持,包括:增加、增强诸如免农业税、种粮补贴、农产品价格保护等惠农政策,增加、丰富服务项目,增强惠农、强农政策的宣传等。除此之外,还要努力争取企事业单位和市场的支持。

另一方面,构建非正式社会网络。就老人的家庭而言,介入老人的子女和孙辈以获得家庭支持。朋友邻里占农村老人所获得支持的很大的比重,所以农村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社区工作和小组工作的方法,强化这一支持。比如,从农民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建立各种草根组织,建立老人之家、娱乐文化小组等。

(三)强化“老人农业”的经济供养功能

第一,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每一类种养产品都有广泛的市场,每一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相对比较优势,如果选择某类最具比较优势的种养农产品实行产业化经营,是会获得成功的[8]。比如,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广西,因其资源和地理气候因素具有发展花卉的比较优势,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近年来积极发展花卉业,收入颇丰,已形成规模,成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点[9]。针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制定了许多政策法规,但是在农村,从老人、妇孺到乡镇府、村委会,都不一定真正理解这些政策。对此,农村社会工作者应该在充分理解相关政策文本的基础上,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通过政策引导,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与此同时,尊重农民意愿,探索“农业养老”的具体实现形式,通过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10]。另外,链接市场资源,将农村居民与企业对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的利润,增加农业产业的吸引力,留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同时吸引人才进入农村、留在农村,从而缓解农村劳动力流失的情况,减轻农村老人的负担。

第二,创新农村的资源利用方式。

想要搞活农村经济,单靠农业生产是不够的。在农业产业化之外,还要不断创新农村资源利用方式,开发以农业、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为依托的新型产业形态。

首先,在优势视角下,农村社会工作者要肯定农民的智慧、经验,农民自身有很多实践,对自身、当地的情况是相当了解的,农民提出的意见可能是最好的。应先将村民聚集起来,集思广益,弄清该农村的问题有什么,村民需要什么,问题可以怎么解决,农村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并将这些讨论详细的记录下来。

其次,农村社会工作者通过自身对农村社区的调研,链接资源,邀请农业、商业方面的专家对该地的优势、劣势进行评估分析,从而策划出一个项目来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比如,该农村如果适宜种果树,则可以专门划出一片果园供游人采摘,以此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再如,由于大量农民转移出去,更有不少农民全家进城而人去楼空,闲置了大量的房屋,于是可以在此基础上挖掘农村的旅游资源,以客栈,即饭店(农家菜)加旅店(特色化的装修)的方式将空房经营起来,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房屋资源,也无需太多的人力和资金投入。

最后,在确定实施项目、正式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农村社会工作者要注重考虑农民的意见,发动农村居民、注意农民的主体地位;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人力资源,如社区的义工队伍、乡绅、大众传播媒介的记者等,物质资源,如寻找商业赞助商、企业投资者、政府专项资金等;还要倡导政府对农民返乡后的创业、大学生到农村的创业的政策支持,并为其提供服务。针对农民创业所遇到的资金问题,农村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链接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资源,建立社会目标为“通过小额信贷项目使农村低收入者获得启动资金,推动农户发展微型项目,走向自立之路的“农村自立服务社”来服务于农民创业[11],从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社会工作者在深入第一线开展民族志田野工作时,要对资料进行总结和整理,为后来者的工作和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农村养老方式转换研究”(15CRK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我国养老服务支持政策研究”(2015JDZD10);江南大学2015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G2015004)。

参考文献:

[1]吴兴南,孙月红.“老人农业"的隐忧与对策思考[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4 (3):37.

[2]李俏,陈健.“老人农业”的生成逻辑及养老策略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6(7).

[3]白南生,李靖,陈晨.子女外出务工、转移收入与农村老人农业劳动供给——基于安徽省劳动力输出集中地三个村的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7(10):46-52.

[4]左冬梅,李树茁,宋璐.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院居住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1(1):24-31.

[5]钟涨宝.农村社会工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

[6]卢海阳,钱文荣.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调研世界,2014,3:37.

[7]熊主武.改变“老人农业”格局的思考[J].中国国情国力,2011(11):14.

[8]程必定.中国的两类“三农”问题及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1:6.

[9]李银雁.花卉产业成广西农村经济新增长点[N].中国经济时报,2010-4-12.

[10]李俏,朱琳.农村养老方式的区域差异与观念嬗变[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3-102.

[11]叶兴建.社会企业开发式扶贫与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可持续发展——以福建省福安、霞浦“农户自立服务社”小额信贷为例[A].徐勇.中国农村研究2013年卷·上[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3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