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冯华
1. 奶业走出低谷了吗
假奶粉事件虽属点状散发个案,但对整个行业是个警示。乳制品进口量同比下降,占液态奶市场比例很低,但占国内干乳制品市场比例偏高。国产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比逐步提升,2015年已达53%。
记者: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到现在已经8年了,国产奶业还没走出阴影,消费者“海外背奶”现象依然不断,这次又发生假冒品牌婴幼儿奶粉案,怎么看这一现象?
李胜利:社会对奶业的关注度高,一方面说明奶业还需要提振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产业更加健康发展。
刘森淼:每一次事件对行业都是一次警醒。此次的假奶粉事件主要是暴利驱使。
记者:奶业面临什么样的形势?进口奶在国内市场占多大比例?
谷继承:当前中国奶业正经历特殊时期,产量增速减缓。2014年,全国乳制品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2015年扭转负增长,产量达2782万吨,同比增长4.6%;其中液态奶产量2521万吨,同比增长4.72%。2015年,我国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178.7万吨,同比下降7.6%。折合为原料奶约1200万吨,占国内奶类产量的比例接近1/3。
刘森淼:2014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一个可喜变化:国产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比逐步提升。从数据看,2008年~2014年进口奶粉市场份额为55%~60%以上,国产奶粉只占40%左右,但2015年国产奶粉占比已达53%。这反映出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正在恢复。
2. 国产奶真的放心吗
乳品企业生产集中度提高,奶牛规模化养殖接近50%,机械化挤奶率达到90%。对婴幼儿乳粉企业实行药品等级的监管,“月月抽检、月月发布”。奶制品抽检合格率达99.5%,与进口奶安全性没有明显差异。
记者: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国产奶的质量,到底能不能放心喝?
李松励:2008年以后,我国乳制品质量明显提高。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015年奶制品不合格率是0.5%,其他食品不合格率是3.2%,奶制品安全性可靠性比较高。
2013~2015年,我们对15个省份的近万批次生鲜乳进行评估,从几个关键指标来看,三聚氰胺:连续七年没有发现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合格率保持在100%。黄曲霉毒素M1:这是全球乳业普遍关注的指标,评估显示,国产奶和进口奶差距不大。体细胞数:国产牛奶体细胞数平均值已经降到了51万个/毫升(美国限量75万,欧盟是40万),一些优质牧场,该指标20万~30万个/毫升。
谷继承:奶源是奶业生产的第一车间。目前在生产环节,标准化、规模化程度大幅提高,存栏100头以上的比例接近50%,比2008年提高30个百分点,加快建设奶源基地,2014年乳品企业自建和参股的奶源基地超过20%。在收购环节,奶站数量大幅减少,机械化挤奶率达到90%,减少了奶源受污染风险;在加工环节,对婴幼儿乳粉企业实行药品等级的监管,淘汰了一批落后企业。
刘森淼:近年来,国家对奶业监管越来越严,2013年底出台了新版婴幼儿奶粉实施细则,可以说是史上最严,奶粉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现在对婴幼儿奶粉生产实现“月月抽检、月月发布”。
记者:国产奶和进口奶质量上有很大差距吗?
李松励:我们对23个城市的液态奶进行了评估,其中1/4的样品是进口奶。结果表明,国产奶和进口奶在安全性方面没有明显差异。部分进口液态奶保质期长达310天,且进口UHT(超高温瞬时处理)灭菌奶的糠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国产UHT灭菌奶,存在过度加热和添加复原乳的风险。因此,并不是说进口奶一定比国产奶质量高。
谷继承:奶以越快的时间进入人体,人体吸收就越好。低温巴氏鲜奶,从养殖到加工、物流、配送需要全程冷链,这是进口奶很难做到的。
3. 奶制品如何更多样
质量安全是底线,产品结构还需更加优化。乳品企业应重视产品研发,增加投入,以满足日益多元的市场需求。
记者:消费者对于奶制品的需求,安全是底线,底线之上也需要产品更多元、功能性更强,产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这些,那么我们的奶业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多远的距离?问题出在哪里?
谷继承:当前最突出的是卖奶难和价格下跌,导致一部分养殖企业亏损。推进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
李胜利:一些乳品企业在品牌营销、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投入较多,占销售额的比例约为5%~8%,这大大影响企业在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投入。
李松励:根据我们的市场调研,“北奶南运”的现象比较普遍。以广州为例,市场上奶制品最长的销售半径达4000公里,是从最北端黑龙江运过去的。这种布局对产业发展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刘森淼:君乐宝一直很重视产品创新,每年研发投入都占销售额的5%以上。
4. 如何提振消费信心
行业要加强自律,企业要用心提升品质。监管要把好生产、加工、流通每一道关口,不能只曝光不禁止。对电商、海淘等新业态监管不能留真空。
记者: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如何提振消费者信心?
谷继承:我国奶业是朝阳产业。我们是全球奶类生产、加工和消费大国,但人均奶类消费水平依然较低,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这也说明市场潜力大。提振信心,靠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加快一体化建设,实现“种养加”一体化、“产加销”一体化。只有通过一体化,才能真正建立起多方的、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解决利益不协调的矛盾,让奶业质量更加可控,提升我国奶业的综合竞争力。
李胜利:当前出现了奶源相对过剩、奶农“卖奶难”的情况,行业要加强自律,加工企业更好地保护奶源基地。对养殖企业来说,从国内外先进经验看,降低成本、提高效能还有空间。
刘森淼:重振消费者的信心需要共同努力,作为奶业人,我们要踏踏实实用心做好品质。
记者:政府应发挥什么作用?在监管层面,力度是否要进一步加强?
谷继承:从政府层面来说,首先要做好规则、规划的制定工作,对涉及奶业发展的标准法规要不断完善;其次要加大奶业的宣传力度,扩大饮奶科普宣传;三是要完善奶业扶持政策,引导奶农、乳品企业标准化生产,加大财政、金融和保险等方面支持力度,还要建立生产消费预警机制,防止生产和价格大起大落。监管部门也要不断加强对乳制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发挥好监管职能,把好乳制品生产、加工、流通等每一道关口。
李胜利:2008年以来,我国政府对乳制品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对那些屡次被曝光的不合格企业,应当加大惩罚措施,不能只曝光不禁止。在监管方面,还有一个新情况值得关注,那就是电商、海淘等流通环节的监管要跟上,不能出现监管真空。
刘森淼:今后应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管,对不合格企业、假冒伪劣产品严厉惩罚,做到百密无一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