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迪庆州精准扶贫情况

时间:2024-05-04

王丹 王彤 王晨

摘 要:近年来迪庆州全力精准扶贫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提升,产业扶贫得到发展,并有力推进生态扶贫,但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限制,迪庆州的精准扶贫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自然环境;产业扶贫

一、迪庆州精准扶贫工作推进现状

(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全州近95%的村民小组修建了简易的进村公路,50%的农村住户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全州居住比较集中(20户以上)的村民小组50%实现了村内道路硬化,60%的农村贫困劳动力接受了一次劳动技能培训,70%的农户有增收的产业。

(二)发展产业扶贫

迪庆州依托资源优势,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成规范化、标准化葡萄、青稞、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基地125万亩。全州有规模以上龙头企业34家,为了让这些高原特色农产品打开销路,迪庆与淘宝、京东等电商合作,实现迪庆特色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各类特色产品加工向规模化、品牌化推进,有效促进了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

(三)推进生态扶贫

迪庆按照“人下山、树上山”的原则,对居住在自然条件差、环境恶劣,对生态破坏较大、没有发展潜力、无法就地脱贫的贫困村实行生态移民,迁移到城镇附近、有发展潜力、资源较为丰富地区易地扶贫开发。2011年至2014年共实施生态移民1669户7722人,以达日、拉马足达、川达迪夏等农村生态移民搬迁点和斯永贡小城镇移民搬迁点为示范的生态移民工程,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迪庆实际的扶贫新路子,为今后的脱贫奠定了基础。

二、迪庆精准脱贫存在的问题

迪庆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具有和全国藏族聚居区大体一致而有别于省内其他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特殊的地理位置、社会形态、及自然气候等原因,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与全国大部分地区相比,差距大、困难多。

(一)贫困面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截止到2014年,迪庆全州有贫困人口11.58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6.38%,全国民族八省区为14.7%,云南省为15.49%,迪庆州的贫困发生率是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两倍之多。从2012年到2015年间,迪庆州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皆高于云南省平均水平,到2015年已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24元。但迪庆历年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却远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且差距不断拉大。2012-2015年间迪庆州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48元,570元,1591元,1755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48元,3325元,4024元,4935元。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迪庆州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主要惠及的是城镇地区,而农村未能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果实,这无疑会加剧农村地区的贫困,不利于扶贫开发工作的进展。

(二)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难以并举

迪庆州是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被划为“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迪庆州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314812h㎡,占地区国土面积的13.2%。迪庆州仍有很多牧民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大,保护区的保护与人口生计形成对资源的竞争。主要表现在:

其一,保护区通常位于农业生产水平落后、市场化程度较低,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了周边的居民对自然资源有强大的依赖性,而立法却限制或禁止对区内自然资源的获取,割断了居民与自然资源的直接联系,在没有其他缓解措施介入的情况下,直接加剧了当地贫困状况。其二,林业生态工程支助力度不够、配套政策不完善。该地区陡坡地比较多,水热分布不均,尤其是石山区,土壤较为缺乏,林苗存活率低、树木成林成材生长周期长,造林难度大,生态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三)人文因素制约脱贫工作

迪庆是进藏和联系东南亚“茶马古道”的要冲,是藏、汉文化的结合部和交集点。传统农耕模式和现代产业发展存在差异,使得扶贫开发工作有难度。一是经营理念滞后,经济来源匮乏。在绝大多数贫困农户中,受自足自给传统农业理念的影响,难以向市场提供多余的粮食及农副产品,收入来源十分有限。二是迪庆州连片特困片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带,受恶劣环境和民族文化影响,地区人民思想普遍保守,市场意识淡薄,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劳动致富的方法未被重视。三是受交通不便制约,民族聚居生活特征明显,这种集聚的生活模式,一方面增强了民族情感和文化传承,另一方面也使得该地区的思想保守和日益陈旧,贫困现象循环累积,致使社会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三、迪庆州精准脱贫的对策建议

(一)基础设施扶贫

迪庆州处于整个川、滇、藏“大香格里拉旅游圈”的轴心区,一直以来虽有区位优势,但却没有优良的交通基础支撑。“十三五”时期,迪庆州要抓住中央、省委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的重大机遇,结合迪庆扶贫开发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加快形成“一干四纵三连接十七通道”的陆路交通体系,逐步实现主干道高速化、次干道等级化、农村公路全硬化目标。积极推进香格里拉至昌都的滇藏铁路、香格里拉至昌都的滇藏高速公路、香格里拉至稻城和香格里拉至西昌的滇川高速公路、德钦梅里雪山民用运输机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完成丽香铁路、丽香高速公路建设,形成公路、铁路、航空互为补充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二)旅游扶贫

一是发展生态旅游扶贫,利用迪庆州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尤其是以自然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还可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条件。二是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迪庆州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大部分民族都还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富有民族性的服饰、饮食、器皿、工艺品、民居、寺庙等琳琅满目,少数民族的节目、礼仪、风俗、习惯等丰富多彩。三是夯实基础,改善旅游扶贫环境。迪庆州可以将旅游扶贫试点村的道路、停车场、厨厕改造、垃圾污水处理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集中打包,纳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投资规划中。

(三)电子商务扶贫

迪庆州具有很强的自然禀赋,适合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但区域位置偏远,交通不发达成为制约迪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主要因素。但在互联网+时代,迪庆州可以通上“信息高速公路”,把当地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从而实现就地脱贫致富。

一是重视引进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电商龙头在迪庆州布局设点,搭建县级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着力从农产品归集和文创包装入手。二是建立网货供应监管体系,确定特色主业、主打产品,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加工适宜网络销售的优质产品,带动贫困户从事网货生产加工,建立完善的供应体系。三是建立网络物流体系,加快贫困乡村宽带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面。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在贫困乡村设立服务网点,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提高网货配送效率。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木晓琳.迪庆藏区金融支持扶贫开发效率分析[J].时代金融,2013

[2] 中国人民银行迪庆州中心支行课题组,蒲丽敏,郭怀亮.金融支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实践与建议——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J].时代金融,2015

[3] 记者左超吴霄.激活迪庆藏区发展内生动力[N].云南日报,2013

[4] 邹波,刘学敏,宋敏,朱婧.“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绿色贫困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3

[5] 丁建军.中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程度比较研究——基于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的视角[J].地理科学,201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