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4-05-04

高志强



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高志强

摘要:西藏旅游业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已成为推进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支柱产业。“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对西藏的旅游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在阐述“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及对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西藏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西藏旅游业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西藏旅游业;思考

一、“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及对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是***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提出的,是我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断加强与西亚和东南亚各国经济的深度合作。这一战略的实施必将促进我国经济向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发展。

西藏地处我国的西南,是“一带一路”中连接我国与南亚的重要通道,据史料记载,唐宋时期的茶马古道,就曾使得民间商业贸易往来经西藏拓展到南亚各国,从而带动了西藏商业贸易的兴起。“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为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此背景下,西藏必须发挥自身旅游品牌,努力提升本地区的知名度。

二、西藏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西藏旅游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步,经过1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西藏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成为转变西藏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势产业。

(一)西藏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

西藏旅游业发展经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自身的艰苦奋斗,以及其他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旅游业从小到大,从萌芽到成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

在景点景区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寺庙建筑景观为主、以高原风光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布达拉宫、大昭寺、西藏博物馆入选国家级AAAA级景点。在游客接待方面,全区有旅游企业1600余家。西藏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累计达2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230亿元,相当于全区生产总值的12%。为西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物质保障。

(二)西藏旅游业成为农牧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随着西藏旅游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旅游产业链也必将进一步延伸,旅游业辐射带动功能日趋凸显,旅游产业作为西藏农牧民主要的收入已经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4年,西藏已建成星级家庭旅馆达360家,从事游客接待服务的农牧民达1.4万户,共计5.29万人,实现旅游接待服务收入3.23亿元,实现户均收入2.48万元,人均纯收入6118元。

三、西藏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西藏地处有“世界屋脊”之美誉的青藏高原,西藏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长期制约了西藏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西藏旅游业发展面临很现实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西藏旅游业开放程度低

目前,西藏旅游开发的面积相对较少,时至今日西藏开放面仅占全区县市对外开放的17%。西藏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其开发程度较小。其次,国外旅客进藏旅游的行政审批手续繁杂,游客办理入藏手续往往得花费好长时间,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时间的机会成本。

(二)旅游景区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传统的游牧生活,致使西藏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形成一整套健全的发展体系,在景区和景点的开发、建设及管理上存在着多头管理的体制性障碍,严重制约了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水平落后。

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走特色旅游产业发展道路

西藏自治区政府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区情,制定一系列适合本地区旅游发展的规划纲要。重点支持一批有开发潜力和价值的旅游产品,公路方面,加强旅游区的道路建设,建立旅游航空网可以大大缩短游客的时间,为游客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同时,可以催生出一批新的旅游消费热点的增长。此外,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应该包括旅游医疗保健站的建设、旅游环境的建设、旅游文化的建设、邮电通信业的建设等。让游客享受到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从而提高西藏地区旅游的知名度。

(二)提高西藏旅游业的开放程度及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西藏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同时并举的生态理念原则,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大肆的开发旅游资源。加快旅游行业内部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清晰的产权关系。优化西藏旅游产业结构,西藏旅游资源丰富,民族特色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在自然景观方面,布达拉宫、藏传佛教寺庙、宫殿建筑。在民俗风情方面,如藏历年、雪顿节、沐浴节等,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都是值得开发和推广的。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如组织西藏旅游专业培训班,在内地各大高校设立专门培养服务西藏旅游建设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对藏的支援力度,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坚持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三)健全旅游产业政策、规范投资行为

旅游产业政策是国家或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套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条例。也是旅游业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西藏旅游业发展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始终坚持谁开发谁保护的理念。政府在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是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兼顾效益与生态平衡。将投资管理业纳入到旅游产业政策中,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运用法律法规的体系来指导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加强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建设的合作和交流。在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基础上,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旅游投融资体系,实现社会化投入和多元化融资,重点争取资金项目援藏和建立西藏旅游发展基金制度,并以市场化手段,积极开展旅游项目招商引资。(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彭祥琪.《“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旅游开发的基础难题与对策》[J]西藏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2]刘研、陈世江、胡大凯《西藏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西藏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2

[3]狄方耀、毛阳海、陈爱东《西藏经济热点问题》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

[4]《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新华网西藏频道,下载日期2014年

[5]谭镜明.西藏旅游产业结构化研究(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9);25-28

[6]陈立健、王珂.实现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中国藏学,2005(4);

作者简介:高志强(1991-),男,汉族,陕西榆林市人,助教,法学硕士,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研究方向:民族地区财政与金融问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