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秦晋峡谷宜川段文化生态保护

时间:2024-05-04

赵尔奎 胡梦丹

摘 要:秦晋峡谷宜川段文化自然生态资源丰富。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秦晋峡谷区域文化生态资源商业化现象明显、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了保护生态资源,传承黄河文化,实现文化资源的有序开发,必须将修复和保护黄河生态环境放到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合理活化黄河文化,深度挖掘黄河文化内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关键词:秦晋峡谷;宜川;文化生态;保护

***总书记在2016年1月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黄河与长江同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核心问题,秦晋峡谷宜川段是黄河流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何保护黄河生态和发展黄河文化成为黄河流域经济与生态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文化生态资源保护的意义

随着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文化旅游研究开始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走向对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①。因此,加大对文化生态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保护自然生态资源是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基础,加大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不仅可以保证旅游地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保证游客更好体会到文化景观。其次,保护物质文化资源是延续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其独特性是无法取代的,保存和延续文化的重要前提就是要维护文化多样性。最后,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被旅游业所利用并能满足游客共享人类文化成果的重要战略性资源②。面对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严重的现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经刻不容缓。

2、秦晋峡谷宜川段文化生态特性

秦晋峡谷宜川段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是黄河秦晋峡谷文化生态最为丰富且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

1)生物多样性。秦晋峡谷宜川段有褐马鸡、金钱豹、金雕、木本植物等1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并分布着全国最大的白皮松次生林。

2)原生性和完整性。这里分布的鹿川峡谷、猴儿川峡谷、白水川峡谷等风景秀美峡谷景观处于待开发状态,保持了景观的原始性和完整性。

3)文化多元性。秦晋峡谷宜川段分布着蟒头山明代道教庙宇建筑群、龙王辿遗址、宜川胸鼓、宜川斗鼓等大量文化遗产,它们促成了秦晋峡谷宜川段文化多元化倾向。

3、秦晋峡谷宜川段面临的文化生态问题

1)文化生态资源商业化现象明显

为过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壶口瀑布在沿岸建造宾馆餐厅,与黄河文化景观大相径庭,破坏其文化生态景观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壶口瀑布的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这种行为掠夺了黄河原生文化,损坏了原生文化生态,为文化生态旅游涂上厚重的商业色彩。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严重流失

目前秦晋峡谷宜川段旅游开发只注重物质文化资源,忽视非物质文化资源,破坏了黄河文化的有机整体,使宜川的胸鼓、斗鼓、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巨大冲击。因此,在秦晋峡谷宜川段中应当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3)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生态旅游是要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共生,是一种强调保护当地资源的旅游③。秦晋峡谷宜川段的蛤蟆滩过度采砂行为直接造成黄河生态退化,破坏黄河资源生态系统结构和调节功能。此外壶口景区的快速发展使得壶口游客数量增加迅速,据统计秦晋峡谷宜川段2015年1~11月壶口景区共接待游客113万人次,增长17.1%④。伴随着旅游收入的增加,旅游区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巨大破坏。

4、秦晋峡谷宜川段文化生态保护策略

1)以生态保护为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制约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破纪录的雾霾天气使中国的旅游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2013年旅游数据统计,海外赴中国大陆旅游的游客人数减至5569万人。因此,秦晋峡谷宜川段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在开发过程中更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争取将秦晋峡谷宜川段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成为集康养、人文、蓝色、绿色为一体的旅游示范基地⑤。

2)合理活化黄河文化

秦晋峡谷宜川段文化内涵缺失是其旅游开发存在的重要问题。尊重秦晋峡谷宜川段文化生态,合理的将黄河文化活化,以恰当的形式和载体向游客展示黄河文化内涵,突出黄河文化主题,摆脱“假景观,真文化”现象,保證秦晋峡谷宜川段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

3)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促进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的,保护是基础,开发是目的,开发促进保护⑥。在现有基础和技术条件上,整合历史文化资源,重点筛选和保护秦晋峡谷宜川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详细保护规划,传承秦晋峡谷宜川段非物质文化遗产。

针对目前秦晋峡谷宜川段面临的文化生态旅游问题,在自然生态保护,物质文化保护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对秦晋峡谷宜川段文化生态保护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围绕保护中开发,保护促进开发的基本理念争取秦晋峡谷宜川段打造为全国知名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注解:

① 郭清霞,鲁娟.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竞争力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1):168-171.

② 阚如良,王桂琴,周军,Hsiang-te Kung.主题村落再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12).

③ 梅燕,谢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

④ 数据来源:1-11月份宜川县经济运行简析[EB/OL].http://www.ycx.gov.cn/info/egovinfo/xxgk_xxgknr/75883941-6-03_F/2015-1218001.htm.

⑤ 国家旅游局发布四大行标[EB/OL].http://www.cnta.gov.cn/zwgk/tzggnew/201601/t20160107_756636.shtml.

⑥ 孙梦阳,石美玉,易瑾.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益平衡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15(09).

参考文献:

[1] 郭清霞,鲁娟.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竞争力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1):168-171.

[2] 阚如良,王桂琴,周军,Hsiang-te Kung.主题村落再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12).

[3] 梅燕,谢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

[4] 国家旅游局发布四大行标[EB/OL].http://www.cnta.gov.cn/zwgk/tzggnew/201601/t20160107_756636.shtml.

[5] 孙梦阳,石美玉,易瑾.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益平衡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15(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